軟件工程網絡15個人作業3——案例分析


題目

很多同學有誤解:
軟件工程課是否就是理論課?
或者是幾個牛人拼命寫代碼,其他人打醬油的課?
要不然就是學習一個程序語言,搞一個職業培訓的課?
都不對!軟件工程有理論,有實踐,更重要的是分析,思辨,總結。在課程中,自己組織團隊寫一個軟件,然后分析,這樣能根據切身體會來分析,很有價值,但也有可能“身在此山中”,未能看清全局。而且,課程時間有限,我們也不能做很多具體的項目。因此,我們也需要從間接經驗中學習,分析。別人的項目的成敗同樣能夠給我們很多啟發!
我們生活中很多時候要和軟件打交道,大家上課開小差時候玩的手機游戲,買火車票的網站,互相聯系用的微信、QQ,等等都是軟件,都很值得分析。

你為何成為它們的用戶?
它們的團隊做對了什么,做錯了什么?
如果你來做,會做得更好么?
通過各種案例分析,評測,辯論,總結,我們就能看到軟件工程的原則在實踐中的種種體現,學好軟件工程,幫助我們在實踐中做得更好。

第一部分:調研, 評測

1、產品

智慧集大平台——集大通APP

2、產品功能

“集大通”是我校統一通信平台,集消息推送、應用入口、組織機構、單點登錄等為一體,目標是方便學校辦公、服務與通信,方便師生學習、工作、生活與娛樂,成為學校信息化的入口平台,成為“智慧集大”的窗口——“微門戶”,同時實現移動信息化。

3、下載並使用,描述最簡單直觀的個人第一次上手體驗

剛點集大通出現的界面

之后的界面如下:

感受:
因為我使用集大通也有快三年的時間(雖然中間有好幾次因為內存問題卸載了,那時候手機內存小的。。。),我已經有點忘了剛上手的體驗的體驗。第一次使用集大通的時候是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說要下載集大通,我就下載了。當時使用集大通主要是在上面找老鄉,看一些學長學姐的朋友圈。我還是重點說一下現在的感受吧。首先說一下優點,集大通查成績的功能真的很方便,你不用每次要查成績都要登一下教務處,輸入密碼什么的。個人覺得很贊。還有失物招領的功能。我剛開始用集大通的時候還沒有這個功能。我有一次我公交卡丟了,發在朋友圈,消息太雜,很容易把我發的刷沒了。有了失物招領的功能就不會有這個擔憂了。但是集大通有一個我覺得很不好的地方,就是軟件功能是很多,但是我實際用的軟件就那幾個。我想要的功能的界面卻很不友好。比如i集大,我覺得集大通可以填寫留校申請是很方便。我也是因為知道集大通有這個功能就去使用了一下,但是界面就感覺是網頁直接鏈接過來一樣。給我的體驗就很不好

4、bug

用專業的語言描述 (每個bug 不少於 40字),如有必要, 可以配圖。
博客插入視頻的方法
可以看我的博客:http://www.cnblogs.com/yangxy/p/8678990.html
(1)bug1
點應用中心后,界面出現應用圖標閃大概3秒的情況。經過我多次測試,我發現是每個分類的第一個應用圖標都會閃。情況看下面的圖

有沒有覺得閃到不行!我每次點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對於這個閃圖標我個人覺得有一定程度影響軟件的使用感。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手機的型號的原因。我問了我舍友她們都沒有這個問題。但是我還沒換手機前也是出現這個問題。
出現這樣的情況個人覺得是因為用背景色將顯示區清除之前圖像,然后才顯示圖形,而背景色往往與繪圖內容反差很大,這樣在短時間內背景色與顯示圖形的交替出現,使得顯示窗口看起來在閃。如果將背景刷設置成NULL,這樣重繪圖形都不會閃了。
(2)bug2
應用軟件里的功能打開是網頁版。先上個圖

首先集大通可以直接打開跟大學生有關的應用比如易班,i集大是挺好的。但是從圖大家可以看出這些還是維持網頁版,要找到你想要的東西就很不方便,畢竟手機屏幕那么小,不能一下子看到全部。那我就可能會選擇用電腦搜網站看,給我的體驗感會更好。易班的功能比較不好是瀏覽不方便,但是有的應用軟件功能是填寫信息及其不方便,我感覺應該沒有人想用這個應用功能去填寫信息吧。如何不方便填寫請看下圖

它界面就是這樣,也不可以向左划一下,讓填寫內容顯示出來,排版都是亂的。
(3)bug3
點擊功能出現加載的情況,如圖:

這是我試過多次都出現這樣的情況。特別是第一個是新聞點進去,直接加載不了,點重新加載也一直不能出來。但是點其他新聞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點開應用一直在加載中,一開始會以為是網不好,但是點其他不是上述的軟件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如果使用這個功能使用頻率比較高,就會感覺很差。
(4)bug4
個人課程表不是真正的個人課程表,感覺跟班級課表一樣。

如圖這個課表,我是沒有選接入網這門課,但是課程表還是有顯示。我大二的時候有選公選課,但是我的課程表沒有顯示出來。因為這個界面不能顯示所有信息,你需要點擊具體課程,才會跳出具體信息如圖:

個人覺得不是很方便。
(5)bug5
既然學生沒有權限訪問,為什么還要有這個添加這個功能?比如我點開應用軟件中的人事的功能出現以下界面

可能有的人不覺得這是個Bug,會覺得你沒有權限那並不代表,別人也不能使用。但是這個軟件是針對學生開發的,如果學生沒有權限查看,可以不添加這個功能,而不應該為了看起來軟件功能很齊全,而設計這個功能。那可能有人會說,這個功能是給管理人事的人使用的,可以擴大用戶人群。但是你想管理人事需要查成績,查課表等功能嗎?這些功能對他來說是無用的,他會因為要使用人事而下載該軟件嗎?
(6)bug6
新聞的界面里的內容不能稱作新聞,本來給出的圖應該要是最新的一條新聞,但是經過我這幾天的“努力”,還是點不開最新的新聞,下面的圖是第二新的新聞

從圖大家也發現了這篇新聞的日期是2017.7.3,而現在已經是2018年三月了。這應該不叫新聞了吧。而且我沒懂這個新聞的分類是屬於什么。因為應用軟件里有學院新聞,集大新聞,都是清晰。而這個新聞板塊排在比較重要的位置,但是實際去看這個新聞的有幾人?大家都不會願意從2017年7月到2018年3月還是看同樣的新聞吧?

5、相信每個同學的朋友中一定有人需要用這樣的軟件, 選擇一個朋友(用戶)進行采訪,並加以記載。

(1)介紹采訪對象的背景和需求
采訪對象:女大學生年齡21歲,網絡工程專業,集大通資深使用者--我親愛的舍友
一開始使用集大通主要是想查成績,查課程表,查校園卡余額,后來集大通有了校園卡充值的功能,覺得這個功能很方便。
痛點:下載軟件太慢,不知是否是軟件占用的內存較大,集大通的下載速度相對於其他軟件慢了很多。還有集大通教務系統的界面不能忍,菜單占了大半屏幕,主要的信息界面只有一點,界面設計有待改進。
其他需求:可以網上充電費
**(2)讓采訪對象使用10 – 30 分鍾該APP的功能 **

使用過程:
(因為已經下載了就沒有下載過程)首先點開APP,第一眼看到的是課余生活,這個界面基本沒變過,點了一些社團,也只有枯燥的社團簡介。然后進入個人界面,點擊課程表,查看課表,可以查看上課時間和上課地點。如果想蹭課可以點擊右上角的按鈕,可以查看其他班級的班級課表。然后退出課表,點擊應用中心,看到課堂助理,好奇點擊進入。該功能還不能正常使用。我們現在上課用的是課堂派,功能相對完善。退出課堂助理,點擊宿舍分配,發現界面簡單,時間還出現錯誤。退出宿舍分配,還點擊其他應用,發現部分應用出現加載不了的情況。退出個人中心,點擊朋友圈,發現里面的內容很多都是個廣告跟招聘信息,信息雜亂,可靠性要打個問號。點擊新聞,發現新聞沒有更新。
(3)描述用戶使用這個產品的過程,用戶的問題解決了么?軟件在數據量/界面/功能/准確度上各有什么優缺點?用戶體驗方面有問題么?
基本上解決了用戶需求
a.數據量:挺大,比如:每天都有學生發布動態,微博的更新,校園卡消費記錄
b.界面:界面各項功能分組清晰,易於查找。界面不符合大學生的審美,圖標過大。界面一成不變,容易審美疲勞。
c.功能:有的功能加載不了,反應較慢,播報課程延時。
d.准確度:查成績的結果還沒出現錯誤,但是有一個小的錯誤是宿舍入住時間。因為我們是16年才搬到三號樓的,但是宿舍分配顯示的時間是2015年-09-11,這是我們入學的時間。
我們使用過程還出現播報出錯

但是相比大一很多功能都有改進,特別是校園卡充值,解決了校園卡用圈錢機充值經常失敗的問題。聯系校友方便,輸入對方名字就可以查找到對方。失物招領功能解決了失主找不到物品,物品找不到失主的焦急。

(3)用戶對產品有什么改進意見?
還是界面問題,希望逢年過節,界面可以有其相關元素。功能加載快一點,播報課程及時一點,最好提前播報。添加公眾號可以適當給出推薦的公眾號,界面也比較飽滿。
**(4)請選擇一個結論:經過這么多工作,你一定有充分的理由給這個軟件下一個評價: **
一般。集大通的功能雖然多,但是並不是每個功能都能發揮它的作用。雖然有這些功能,但是使用的頻率較少。(建議集大通工作人員可以做一次需求調研)比如集大通有聊天工具(通過關注對方,就可以進行聊天,至於對方是否回答,要看對方是否有使用集大通),現在的同學主要使用QQ或者微信。另外一個是課余生活這個版面(相當於社團查找的功能),一開始大家對這個版面多少有點感興趣,因為這算了解社團的第一步吧,但是后來發現這個版面從有這個版面到現在都沒有更新,也沒發布最近的社團活動。可以這樣說,不知道這個版面是干啥的?同樣新聞版面也是相同問題,它是一開始是有更新的,但是從17年7月后就停止更新了,也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是不是放棄了這個版面了?集大通使用感不好,絕大多數是因為界面的不友好,這點是受到較多吐槽的。雖然集大通有不少的缺點,但是還是在不斷的進步,大部分功能還是能解決學生的基本需求。比如,前段時間有不少同學出現用集大通對校園卡充值失敗的情況,后來更新后就解決該問題。很多功能都是一步步完善,發現新的需求,就會添加相應的功能。

[附加題]除了定性的結論,是否能有定量的結論 (就像比較時髦的手機評測那樣, 跑個分?), 如何定量地評價一個軟件?

測試方法 評分(各項滿分10分)
軟件權限 9
安裝與卸載安全性 9
數據安全 9
UI測試 6
導航測試 8
圖形測試 5
功能測試 6
性能測試 7
兼容測試 8
用戶體驗測試 6

總共測試十個方面,總分100分,得到73分。

第二部分:分析

1、使用此軟件的所有功能 , 估計這個項目做到這個程度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團隊人數6 人左右, 計算機大學畢業生, 並有專業UI 支持)。

因為集大通功能比較多,如果要實現此軟件的所有功能,那所需時間比較長。但是該軟件可以先發布能實現核心功能的軟件。之后再通過迭代更新軟件。

需求調研2周
需求分析1周
系統設計1.5周
軟件編碼3.5個月
軟件測試2個月

2、不要寫成一個羅列功能的流水單子! 而是要集中火力在一個場景,這個場景中典型用戶有什么需求,軟件如何解決了需求(或者沒解決),UX 有什么細節是好的,差的,請結合書上UX的內容來分析。

場景:去上課途中發現忘記要上課的教室在哪一家
典型用戶:剛開學沒多久的在校大學生
從用戶的第一印象上來說,要找到課程表的步驟比較多,首先要打開軟件,然后點我的,再點課程表。有時候時間很趕就會覺得很繁瑣。但是一打開課程表可以直接找到你所要上課的教室。課程表的每個課程信息用不同的顏色標示出來,易於分辨。

3、你在第一部分發現的bug,為何軟件團隊不能在發布前修復?他們是不知道,還是有意不修復?你覺得是什么原因?從下面的可能性中選取幾個:

  • 對用戶需求掌握不好
  • 具體的設計質量不高
  • 開發人員粗心大意
  • 測試把關不嚴,敷衍了事,沒有注意在特殊的配置或環境下測試
  • 其他
    (1)應用圖標閃的bug屬於測試把關不嚴,敷衍了事,沒有注意在特殊的配置或環境下測試。因為並不是所有的用戶,都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前面也說了,我舍友用她的手機就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
    (2)應用軟件里的功能打開是網頁版的bug屬於其他。我覺得它屬於后期要完善的內容,只是現在還沒完善而已。因為之前的大學主頁也是這樣的情況,但是我上次更新了一下軟件,發現它的界面就改成手機版的。
    (3)點擊功能出現加載不出來的bug屬於具體的設計質量不高。因為我覺得它可以做到不出現這樣的情況。
    (4)個人課程並不個人的bug屬於對用戶需求掌握不好。因為我覺得集大通可能為了自己開發的方便直接從教務處讀取課表(教務處課表與集大通課表顯示的內容是一致)。它可能覺得學生是希望看到所有課程,即班級課程。但是它的班級課程可以通過查詢找到。

4、團隊在哪一個層次還有問題? 可以把自己想問軟件團隊的問題都列出來, 也許就能得到團隊的親自解答了!

該團隊主要由計算機畢業生構成,對學校教務處訪問和收集學生信息存在問題。畢業生團隊經驗比較不足,對於項目的進程可以很好的推進嗎?像這樣人數較少,經驗不足的團隊要采用何種模式進行軟件開發?

5、從各方面的問題,推理出這個軟件團隊在軟件工程方面可以提高的一個重要方面 (具體建議)。

從以上所說的bug問題也好,采訪內容也好,都可以看出一個關鍵性問題,那就是對於大學生最需要的功能和比較少用的功能排版的問題。對於在校大學生的基本需求和額外需求沒有主次之分。比如軟件一打開的界面是課余生活的界面,(而且這個界面一直都沒有變化)如果一打開的界面是當天該用戶所上的課程表就比較好。

第三部分:建議和規划

(參考《構建之法》第8章功能的定位和優先級;第9章項目經理)

1、這個軟件/網站/服務有很多可以提高的部分, 如果你是項目經理,如何提高從而在競爭中勝出?

要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就要有吸引大學生的亮點,解決在校大學生的需求。大學生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查成績和課表。軟件一打開應該就是課表,因為課表的查詢率比較高。可以把個人課表做成每日課表,就是在當前頁面只顯示該天的課程,這樣就可以一目了然。

2、目前市場上有什么樣的產品了?

因為該產品的使用者是大學生,大學大部分都有類似的產品。我問了一下我福建醫科大的朋友,她們也有類似集大通的軟件,她們叫超級課程表。下面是她學校的產品界面

3、作為新的項目經理,這個產品的核心用戶群是什么樣的人, 典型用戶長什么樣?學歷,年齡,專業,愛好,收入,表面需求,潛在需求都是什么?

這個產品的核心用戶群和典型用戶都是在校大學生,年齡分布在17歲到24歲,專業是該大學所開設的所有專業,表面需求是查成績、查課表、校園卡充值,潛在需求是校園招聘

4、功能:你要設計什么樣的功能? 為何要做這個功能,而不是其他功能? 為什么用戶會用你的產品/功能? 你的創新在哪里?

可以用 NABCD 分析(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0/12/01/1893323.html).
我要設計一個可以查詢大學生招聘的功能,即校園招聘。
原因如下:
(1) N (Need 需求)
對於大學生來講畢業后無非三種選擇:考研,考公,就業。找工作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那么如何快速獲取針對大學生的招聘信息是很重要的。對於畢業后不從事本專業的同學來說,就可以了解其他專業的工作的需求。這個功能不僅僅受益於即將畢業的學生,對於畢業后選擇就業的同學就可以提前了解市場需求,提前做好准備。在集大通的朋友圈偶爾可以看到一些兼職招聘,但是沒有針對畢業生的招聘信息。現在我們學校畢業生找工作的渠道主要是就業會舉辦的雙選會和各種找工作的網站,比如58同城。對於雙選會,大部分同學並不知道雙選會舉辦的時間(大四同學有通過群通知知道,其他年級的同學一般是不知情的)和招聘的商家信息(招聘的商家信息與工作要求是到現場才知道,沒有明確目標,導致盲目面試)。而且雙選會的舉辦次數相對較少,不能滿足同學的需求,如果可以讓同學在其他時間段了解到有需要本校人才的招聘崗位,可以提高就業率,增強找工作的便利。其他的招聘網站信息量過大,對於初次找工作的同學,不能很好找到有保障的工作。對於找工作大家最難就是面試了,要是有面試經驗分享,那就可以解決這個需求。這也是招聘網站所沒有的。
(2) A (Approach 做法
可以與學校各個學院和校的就業會進行合作,找到要招聘的企業,讓社團負責人及時發布招聘信息。社團舉辦雙選會的時間與具體的招聘信息也可以在該版面上發布。對於面試經驗的版塊,可以通過采訪已經就業的學長學姐,分享他們的求職經歷。其次該功能數據量比較大,需要可以做到快速檢索的和數據處理。
(3) B (Benefit 好處)
就業問題是是大學生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校園功能與58同城等其他找工作的網站的區別在於針對性,針對應屆畢業生這個群體。應屆畢業生就可以很快速在校園招聘上找到自己想要面試的崗位,提前做好面試准備。而且這個功能使需要本校畢業生的企業可以找到自己所需人才,需要找工作的同學可以快速掌握信息,可以主動去應聘,不需要等待就業會舉辦雙選會才去應聘。這樣同學可以通過該功能進行投遞簡歷,掌握找工作的主動權。同時該功能可以進行求職分享,讓找工作的小白快速掌握面試要領。
(4) C (Competitors 競爭)
對於可以查成績之前有一些微信公眾號可以查成績,后來有發通知是有關信息泄露。但是查成績,查課表還是可以通過教務處。要想讓集大通留住用戶,而不是下載完就卸載,關鍵在於便捷性與解決當前所需。而校園招聘是教務處沒有的功能。雖然有就業會舉辦雙選會,但是應聘生不能提前知道所要應聘崗位的需求,也不知道有什么可以應聘的崗位。這樣就降低應聘成功的可能性。競爭對手主要是招聘網站,如58同城,趕集網。我們這個功能針對是本校畢業生,具有針對性,招聘的企業主要也是廈門周邊的企業。而且招聘的信息有學校相關人員進行審核,可靠性與安全性比較強。

(5) D (Delivery 交付)
主要還是通過寄錄取通知書的時候,讓學生下載軟件的方式,可以保證有大量的學生都使用該產品。可以通過就業會的宣傳,舉辦雙選會的時候進行功能介紹以及社團進行下宿舍推廣。

5、如果你有錢可以招聘 6 個人, 有 4 個月的時間, 你作為項目經理, 應該如何配置角色 (開發, 測試,美工等等)?

第一周:六個人都進行需求調研;(因為人員較少,此時還不用進行代碼編寫,為了收集更多信息,所有成員進行需求調研效率比較高)
第二周:六個人進行需求分析;(可以有更多不同的意見)
第三周:六個人對想要實現的各個功能詳細規划與設計;
第四周~第十周:五個人做開發,一人做美工;(美工的工作量不是很大可以一個人完成)
第十一周~十六周:三人修改,兩人測試,一人美工。(至少兩個測試可以使用伙伴測試的方式)

6、描述你的團隊在16 周期間每周都要做什么,才能在第16周如期發布軟件的改進版本,並取得預想中的成績。

發布改進版采用迭代方式進行軟件開發,安排如下:

第一周:進行需求調研,了解當下大學生還有什么需求;
第二周:可以進行需求分析,如何實現各項功能;
第三周:對想要實現的各個功能詳細規划與設計,分配好角色,可以五人開發,一人美工;
第四周:進入開發時期,直到第十一周;
第十一周:進入測試階段,直到十六周,測試期間,也要分配好角色,可以三人修改,兩人測試(伙伴測試),一人美工。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