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人員績效評價方法


1、編寫目的
本文檔是對獨立測試人員的績效考核從測試能力方面進行考核的依據,其它考核的標准參照支持服務中心的部門考核大綱,該標准僅作為整體考核標准中的綜合考核的一部分。


2、適用范圍
本標准適用於軟件測試人員的考核。


3 、評價標准與原則
3.1提交BUG的數量和執行測試用例的數量
測試中發現的BUG數量:
1)同一個項目組內,提交bug數
2)每人日提交的bug數
3.2測試人員發現的問題的本身價值
1)Bug的嚴重程度是衡量bug的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好的bug應該是極端嚴重的,對系統造成極大危害的。
2)Bug的雙方面評判,對於bug的價值開發人員在另外一個角度上進行評判。
3.3、測試文檔的質量
測試文檔的質量往往是測試人員的測試水平的反映,只有對系統進行了充分的、深入測試的測試人員才能寫出高質量測試報告,說明測試的全面性和測試過程的質量
3.4 測試技能水平
1)測試用例設計水平
2)測試工具掌握使用水平
3)測試結果分析判斷水平
3.5測試技能以外的綜合能力
考察一個測試人員的責任心,如果一個測試人員工作不符責任,隨意敷衍,即使提交的問題單數量多,也不能證明他測試的質量高。其次積極的工作態度是提高測試質量,和整體團隊風氣的關鍵,溝通能力直接影響測試的工作效率與不同部門間的合作分工。
1)工作態度
2)溝通能力
3)鑽研能力
4)團隊合作能力


4、考核辦法一覽表

類型

評價參數

參數值

說明

 

 

 

 

 

 

 

 

缺陷單

總分:70

提交缺陷總數(5)

單位(個)

基本考核指標

 

提交非缺陷數量(5)

 

單位(個)

要測試人員意識到處理非問題影響測試,開發的工作效率

提交有效缺陷數(20)

單位(個)

基本考核指標

 

 

提交缺陷分類數(20)

A (重大)

加權系數   0.3

B(較重)

加權系數   0.2

C(較小)

加權系數   0.2

D(一般)

加權系數   0.1

E(建議)

加權系數   0

回歸缺陷數(5)

單位(個)

基本考核指標

 

 

 

爭議缺陷數(5)

 

 

 

單位(個)

是否存在對需求理解,系統構架設計,系統設計等方面引起爭議的問題,體現出測試人員發現問題的深入層次,反過來也反映測試人員對業務的理解能力。  基本考核指標

 

 

 

非獨立測試發現的缺陷數(5)

 

單位(個)

非獨立測試人員(如:開發人員,用戶等)發現的問題數 。基本考核指標

嚴重缺陷所占比例(5)

A/(A+B+C+D+E)=%

基本考核指標

 

 

技能

總分:10

設計執行用例數  (5)

單位(個)

基本考核指標

用例難度(5)

困難  普通  容易

加分考核指標

 

 

工具掌握能力(+5)

了解理論

簡單運用

復雜操作

熟練精通

 

 

 

加分考核指標

 

 

 

 

文檔

總分:10

 

缺陷描述(5)

A( 優秀)

B (良好)

C (普通)

D (不合格)

問題描述是否清晰

問題定位的附件是否完整

問題描述語言是否規范

 

測試報告的質量(5)

A( 優秀)

B (良好)

C (普通)

D (不合格)

報告描述是否清晰

報告分析是否到位

報告描述語言是否規范

 

綜合

素質

總分:10

工作態度(6)

積極、情緒變化大

基本考核指標

溝通能力(2)

良好、一般

基本考核指標

自學、鑽研能力(+3)

強、普通、差

加分考核指標

團隊協作能力(2)

合作性強、 差

基本考核指標

注:缺陷分類算法:
A*(1+加權系統)/(A+B+C+D+E)*20
B*(1+加權系統)/(A+B+C+D+E)*20
C*(1+加權系統)/(A+B+C+D+E)*20
D*(1+加權系統)/(A+B+C+D+E)*20
E*(1+加權系統)/(A+B+C+D+E)*20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