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點擊next,執行下一個步驟
3、根據提示,創建一個虛擬的磁盤,並點擊下一步
4、按照默認的,選擇SCSI格式的磁盤即可,點擊next執行下一步
5、按照默認的點擊下一步即可完成虛擬磁盤的添加
之后使用 fdisk -l命令會查詢不到新增加的設備,需要手動掃描或者重新啟動虛擬機
1.進入/sys/class/scsi_host/目錄,輸入ls查看所含文件
2.執行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0/scan 命令使主機識別新增的硬盤。
紅色部分依次改成第2步時看到的文件名。
二、對添加的硬盤進行分區











注意事項:
1.linux文件系統說明:
在linux里可使用的文件系統有:
Ext2:早期的格式,不支持日志功能
Ext3:ext2改良版,增加了日志功能,是最基本且最常用的使用格式了
Ext4:針對ext3系統的擴展日志式文件系統,是ext3文件系統的后繼版本
ReiserFS:也有日志功能,其特點是處理小檔案時速度快。
XFS:穩定與高效,在大小檔案混合的系統里有優越的表現。
JFS:特色是最不占用CPU資源,如果你的電腦老舊那么這是最好的選擇。
2.linux和windows文件系統的不同之處
Linux采用的是樹型結構。最上層是根目錄,其他的所有目錄都是從根目錄出發而生成的。微軟的DOS和windows也是采用樹型結構,但是在DOS和 windows中這樣的樹型結構的根是磁盤分區的盤符,有幾個分區就有幾個樹型結構,他們之間的關系是並列的。但是在linux中,無論操作系統管理幾個磁盤分區,這樣的目錄樹只有一個。從結構上講,各個磁盤分區上的樹型目錄不一定是並列的。
3.linux文件存儲結構
Linux正統的文件系統(如ext2、ext3)一個文件由目錄項、inode和數據塊組成。
目錄項:包括文件名和inode節點號。
Inode:又稱文件索引節點,是文件基本信息的存放地和數據塊指針存放地。
數據塊:文件的具體內容存放地。
當查看某個文件時,會先從inode table中查出文件屬性及數據存放點,再從數據塊中讀取數據。
4.自動掛載和手動掛載
4.1手動掛載:使用mount /dev/sdb1 /要掛載的目錄(自己自定義)
訪問時:cd /掛載的目錄 即可對其進行存儲和訪問
4.2自動掛載:修改/etc/fstab即可
使用vim /etc/fstab打開配置的文件,然后將下面的一行文字添加即可
/dev/sdb1 /media(這個掛載的目錄你自己設置即可) ext3 defaults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