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單塊硬盤容量的增大和硬盤價格的下降,2TB的磁盤使用將很快會普及,由於傳統的MBR方式存儲分區表的方 式缺陷,將可能導致很多分區工具不能正確地讀取大於2TB容量的硬盤而無法正常分區大容量硬盤。其實linux在很早就已經有相關的工具來化解這個困境 了,那就是parted。 parted是類似fdisk的命令行分區軟件,假設我們在linux系統中有一塊未分區的硬盤掛載為/dev/sdb,下面為parted分區方法:
-
首先類似fdisk一樣,先選擇要分區的硬盤,此處為/dev/sdb: # parted /dev/sdb
-
現在我們已經選擇了/dev/hdd作為我們操作的磁盤,接下來需要創建一個分區表(在parted中可以 使用help命令打印幫助信息): (parted) mklabel
Warning: The existing disk label on /dev/hdd will be destroyed and all data on this disk will be lost. Do you want to continue? Yes/No?(警告用戶磁盤上的數據將會被銷毀,詢問是否繼續,我們這里是新的磁盤,輸入yes后回車)
-
創建好分區表以后,接下來就可以進行分區操作了,執行mkpart命令,分別輸入分區名稱,文件系統和分區 的起止位置 (parted) mkpart
-
分好區后可以使用print命令打印分區信息,下面是一個print的樣例 (parted) print
-
如果分區錯了,可以使用rm命令刪除分區,比如我們要刪除上面的分區,然后打印刪除后的結果 (parted)rm 1 #rm后面使用分區的號碼
-
到此結束,q退出,然后mount掛載分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