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


閱讀目錄

 

一、背景

  可能剛踏入職場的小伙伴們感受不深,畢竟初出茅廬敢闖敢拼沒有包袱。但是隨着工作年限的增加,開始成家、父母漸老,不自覺地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這時候其實會面臨一個難題,就是自己每天一共24個小時,如何去合理的划分時間在工作和家庭之中。我想這個問題應該有不少“職場老人”深有感觸吧。

 

二、我們常見的景象

  作為技術人我們常常看到的景象就如下面幾種。

  場景1:

    公司近期有一個大的里程碑發布,但是又逢家里有突發急事需要3天時間處理。這時一頓糾結啊。請假吧,對不住其它團隊的人;不請吧,家里的事也不能放任不管。

 

  場景2:

    公司的團建和家人聚餐的時間產生了沖突。大家也知道團建是拉近同事之間關系很好的一劑良方,提高凝聚力,使得共事的時候能產生更多的認同感和共鳴。但是家人聚會,更是難得的機會,畢竟和同事相處的時間還是遠遠多於家人的(畢竟一天至少8小時在工作吧)。

  其實這種沖突的場景還有很多,筆者暫時也就記得這幾種(記憶力退化o(╯□╰)o)。大家如果有記憶比較深刻的場景,也可以留言一起探討下,抒發各自的觀點。

  

三、筆者的解決方案

   筆者我也是深受這個問題的困擾,我的解決方案其實比較簡單:四象限法則 + 你的個人價值觀。四象限法則可能大家都比較熟悉,就是下面這圖1,類似的應該都見過:

                【圖1】

  那么,為什么還要有“個人價值觀”,這點在於每個人的心中都得清楚自己每一天過的是為了什么,是為了自己的功成名就,還是為了你身邊的人做付出。這會導致2個截然不同的導向,“事業型”還是“家庭型”。

  OK,那么我說一下我個人如何來結合這2個點形成自己的一套決策框架的。

 

四、思路分解

  首先,我們還是和常規的四象限法則運用一樣,先排除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因為此類事情在工作上大部分都是自我驅動的一些創造性的事項(這些事項理論上都是自己的興趣所在,都不是被動的)。例如:在我們IT行業,如何運用新興技術提升公司某項業務的能力;在家庭中是類似於,什么時候做一次掃除這樣的事情。

  其次,針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大部分場景也是沒有沖突的,因為事項A先和事項B先,對整個大的計划來說影響幾乎沒有。當然如果事項A和事項B的耗時周期同時是月級別的另說。但是我想這種場景不常見吧,因為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有一個長周期的事項需要我們來跟進,我覺得這種情況比較少。

  OK,那么剩下的就是2個緊急的:重要緊急和不重要緊急。從這里開始就需要個人價值觀的干預了。

  我們所謂男左女右人妖站中間,無法避免的有一部分群體其實還是不太能清楚的拿捏好自己對工作和家庭的傾向。那么這里有3類群體(事業型、糾結型、家庭型),這3類群體對重要緊急和不重要緊急的決策是不同的。

  1.【事業型】

    這類群體在這2個點上決策的優先級是:重要緊急(工作) > 重要不緊急(工作) > 重要緊急(家庭) > 重要不緊急(家庭)。

  2.【糾結型】

    這類群體在這2個點上決策的優先級是:重要緊急(工作,反之也行) > 重要緊急(家庭,反之也行) > 重要不緊急(工作,反之也行) > 重要不緊急(家庭,反之也行)。糾結型的人也會在一件事情的決策上表現出猶豫的感覺,花更多的時間來做“思想斗爭”。其實筆者就是這個群體的一員,很想的去兩頭兼顧,一般都會壓榨自己,甚至在2件事之間來回切換(感覺雙線做事練的都爐火純青了╮( ̄▽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也有此文的產生。

  3.【家庭型】

    這個群體和事業型完全反過來:重要緊急(家庭) > 重要不緊急(家庭) > 重要緊急(工作) > 重要不緊急(工作)。

 

五、結語

  希望此文作為一個引子,讓大家好好的思考究竟如何來選擇自己的方向,引用哲學上的一句話:“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共勉。

 

 

作者:Zachary
出處:https://zacharyfan.com/archives/254.html

 

 

▶關於作者:張帆(Zachary,個人微信號:Zachary-ZF)。堅持用心打磨每一篇高質量原創。歡迎掃描右側的二維碼~。

定期發表原創內容:架構設計丨分布式系統丨產品丨運營丨一些思考。

 

如果你是初級程序員,想提升但不知道如何下手。又或者做程序員多年,陷入了一些瓶頸想拓寬一下視野。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跨界架構師」,回復「技術」,送你一份我長期收集和整理的思維導圖。

如果你是運營,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束手無策。又或者想了解主流的運營策略,以豐富自己的“倉庫”。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跨界架構師」,回復「運營」,送你一份我長期收集和整理的思維導圖。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