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理解:帶有熒光標記的DNA探針可以用於檢測活體內特定基因的表達情況,活體成像。
熒光原位雜交方法是一種物理圖譜繪制方法,使用熒光素標記探針,以檢測探針和分裂中期的染色體或分裂間期的染色質的雜交。熒光原位雜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在放射性原位雜交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非放射性分子細胞遺傳技術,以熒光標記取代同位素標記而形成的一種新的原位雜交方法。
FISH(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技術是一種重要的非放射性原位雜交技術。它的基本原理是:如果被檢測的染色體或DNA纖維切片上的靶DNA與所用的核酸探針是同源互補的,二者經變性-退火-復性,即可形成靶DNA與核酸探針的雜交體。將核酸探針的某一種核苷酸標記上報告分子如生物素、地高辛,可利用該報告分子與熒光素標記的特異親和素之間的免疫化學反應,經熒光檢測體系在鏡下對待測DNA進行定性、定量或相對定位分析。
參考: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