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我們曾經整理過一篇文章是關於微信小程序對於在線旅游業的影響的一些反思(淺談微信小程序對OTA在線旅游市場的影響),近日由於生活工作的需要走訪了一些房地產的住宅商品房,突然想到微信小程序對於房地產行業會有哪些影響呢?整理思路,案文如下。
![]()
眾所周知,小程序打出的特色招牌就是“免安裝、掃碼即用、用完就走”,這些更多的是利於用戶的體驗,以及實體的成交!很多人會覺得小程序對於房地產公司的宣傳和發展來說效果並不明顯。最重要的是小程序還有致命的弱點——不能被分享到朋友圈,不能長按二維碼,不能點擊鏈接跑到瀏覽器,不能……也就是說現階段大家能想到的所有互動營銷的方式都被拒之門外了。正因為如此,我們目前在微信小程序入口能夠搜索到房地產行業的小程序也只有萬達地產,連萬科,綠城,碧桂園這樣的行業大佬都沒有參與其中,反而是一些房產中介媒體推出的小程序比較多,像安居客等。因為房地產開發商向來都注重營銷的宣傳,對於將營銷宣傳看的如此之重的地產商來說,對微信小程序沒興趣也就不足為奇了。而為什么萬達會這么快的推出旗下的微信小程序,更多的因素並不是因為其房地產開發的身份,萬達作為目前國內的電影院線、酒店、體育、文化旅游公司,擁有每日數千萬的線下客流量和豐富的應用場景。小程序的場景交互特性非常適合萬達集團的多種業態,將成為萬達集團提供用戶零距離服務的一種新途徑,進一步提升萬達集團互聯網戰略和客戶服務體驗。它需要順應趨勢來進一步提升萬達集團互聯網戰略和客戶服務體驗,目前上線的小程序也只是試水,只有對萬達的最新資訊等,相信繼首個微信小程序成功上線后,未來還將有多個小程序上線,
為超過1億的用戶提供便捷的服務。
那么問題來了,小程序對於地產界就真的沒有用嗎?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小程序的設計是為了讓用戶更快捷的獲取服務,有服務的地方就有小程序的發揮空間。而地產商賣房子其實也是賣一種服務,住宅的背后是整個物業服務團隊的支撐,商業廣場背后是整個購物體驗服務的支撐,更不用說現在大家追求多元化的發展,在教育、養老、健康、長租公寓等領域的嘗試。所以小程序和房地產開發商之間是有一定的契合度的。
那么我們需要反思一下:對於房地產開發商來說,最重要的改變是什么?
1.最大的改變是—— 謝天謝地,不用再開發原生APP了!開發費錢費力,還要考慮安卓版和IOS版,還很難保證裝機量和用戶活躍。
2.第二個改變是—— 從信息推送思維,轉為真正的 服務產品思維。 應用號出現之后,每一塊二維碼的背后都是一整套完整服務。
3.第三個改變是—— 技術越來越承擔更重要的營銷角色。 “策略+創意+技術”成為衡量地產營銷人的綜合指標。
房地產企業應該怎樣去應用“小程序”來享受紅利呢?
小程序設計之初就是從用戶的角度出發,那么我們完全可以從用戶的角度來考慮。對於地產商來說,可能涉及到服務的用戶無外乎兩種,一種內部置業顧問,一種外部客戶。
對於內部置業顧問——主要針對營銷流程,包括客戶管理、案場管理等
營銷流程工具化:試想有一款小程序,能夠通過識別特定的二維碼實現到訪客戶自助簽到,潛在客戶管理、客戶看房、算價、開盤、收房交付、媒介監督工具、客服交流工具等系列流程,將營銷過程工具化,並統一管理,是不是簡單方便很多,最關鍵的是項目再多,客戶再多,也不用擔心超手機內存。還可以仿照在線商城的模式,通過搞房源秒殺、尾盤促銷等活動,便於房企進行潛在客戶的挖掘。
對於外部客戶——主要針對住宅、商業體驗等
產品介紹:在項目銷售現場,尤其是樣板房可以在不同的房間,特色的設計處理上增加二維碼標簽,讓客戶通過掃碼的方式來自己了解產品,一則可以減少員工配置,二則可以讓客戶多一些體驗,能發現並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來了解。甚至可以增加收藏、喜歡或者直接購買等功能,便於后期置業顧問對潛在客戶的挖掘,和有用信息的收集。
居住體驗:
房子不僅僅是房子,更是居住體驗。智能家居與大理別墅房地產領域的跨界結合早已開始。微信應用號,有可能幫助企業在智能住宅領域進行更創新的嘗試。智能家居APP的小程序版,對門窗、照明、家電、安防、環境監測、醫療健康等設備實現一整套的控制。
商業服務:一個商場做一個APP,是划不來的。但一個商場擁有一個“小程序”,則是非常划算的。很少有用戶會為了逛一個商場下載一個APP,但絕對會為了獲得更全面直觀的體驗去使用小程序。小程序可涵蓋服務商家、折扣優惠、停車訊息等用戶感興趣的內容。“用戶掃一掃或者搜一下即可打開應用。也體現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戶不用關心是否安裝太多應用的問題。應用將無處不在,隨時可用,但又無需安裝卸載。”
地產衍生產業鏈:教育、健康產業、親子、長租公寓、產業孵化中心…… 這些需要大量“線上服務”的衍生產業鏈,將會有新玩法。 炫酷演示: 因為視頻等多媒體組件,小程序肯定比普通的H5網頁擁有更豐富的展示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