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為TCP/IP的協議模型,主機到網絡層又被稱為網絡接口層,網絡互聯層又被稱為網間層。
網絡接口層:實際上,TCP/IP參考模型並沒有真正描述這一層的實現,只是要求能夠提供給其上層一個訪問接口,以便能在其上傳遞IP分組。由於這一層沒有被定義,所以其具體實現的方法隨着網絡類型的不同而不同。
網間層:它的功能是把分組發往目標網絡或主機。本層定義了IP協議,RIP協議,負責數據的包裝、尋址和路由功能。同時提供ICMP用來診斷網絡信息。
傳輸層:包括了面向連接的TCP與面向無連接的UDP。傳輸層的功能是使源端主機與目標主機上的對等實體可以進行通話。這里的對等實體我理解為進程,通過端口進行通信。
TCP是一個可靠的協議,可以負責將上層傳遞下來的字節流分解成報文段並傳遞給下層,可以將下層接收到的報文根據順序進行重組后遞交給上層。TCP還有負責流量控制的功能。
UDP是不可靠的協議,主要用於不需要對報文進行排序和流量控制的場合。有些信息在傳輸過程中需要速度並且允許丟包,比如視頻、語音等,可以使用UDP協議進行傳輸。
應用層:應用層對應着OSI的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個人以為OSI模型這三層功能都太過簡單,所以可以合並為1層。協議有HTTP,FTP等協議。
下面請看兩個圖來理解TCP協議的三次握手和四次分手。
三次握手。
四次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