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流程概要:
【1】. 分類賬在物料主數據的影響
首先描述下SAP中物料價格的 物料主數據相關的幾個點:
q價格控制(Price Control): 決定物料計價方式。
S 標准價格(StandardPrice)
V 移動平均價格/周期單價(MovingAverage Price/ Periodic unit Price):
在選擇V時,是指移動平均價;
在物料帳啟用后,如果選擇S3組合,物料平時使用S價格,在物料帳過帳后,系統會自動將該期間的價格控制改為V,這時是指月加權平均價。
q價格確定(Price Determination):只有激活物料分類帳,該字段才可以使用。
2 基於交易的(Transaction-Based):基於交易,即移動平均價來計算價格,適用於價格控制V或者S
3 單/多級(Single-/Multilevel):基於單多級,即月加權平均價格,只適用於價格控制S;
q注意:
物料帳啟用后,價格控制和價格確定不能使用MM02進行修改,只能使用CKMM進行修改。
【2】.成本估算;
qCK11N: Create Material Cost EstimateWith Quantity Structure
單個運行成本估算
qqCK40N: Edit Costing Run,
批量成本估算 (期間估算計划價格)
qqCK13N:DisplayMaterial Cost Estimate With Quantity Structure
【3】.作業價格重估
作業價格重估計
作業價格差異:作業價格差異做為物料實際成本的一部分,是應該參與實際成本計算。
Current |
Solution |
Description |
1、不進行實際作業價格重估; 2、做為成本中心差異的一部分,在月底的時候分攤到COPA |
Tick Solution 1: 1、進行作業價格重估; |
1、作業價格差異參與實際成本計算; 2、作業價格差異不能再傳入COPA; 3、差異流向:成本中心->生產訂單->生產訂單差異->物料; 4、成本中心報表中需要明細行匯總,才能得到作業價格差異的總金額; |
Solution 2: 1、不進行作業價格重估; 2、在Material Ledger中作業價格差異參與實際成本計算; |
1、作業價格差異參與實際成本計算; 2、作業價格差異不能再傳入COPA; 3、差異流向:成本中心->物料; 4、成本中心報表中能直觀的看到作業價格差異的總金額; |
實際作業價格:= 實際成本中心費用金額/實際作業量
報工時轉移金額:=計划作業價格*實際作業量
作業價格重估時轉移金額=(實際作業價格-計划作業價格)*實際作業量
---------------------------------------------------------------------------------------------------------------
主要操作步驟如下:
Operation:
ØKSS2: Actual Cost Splitting
實際成本分割(Actual Cost Splitting):用於將成本中心發生的實際成本分攤到對應的作業上。
ØKSII: Execute Actual Price Calculation
作業價格計算( Execute Actual Price Calculation ):用於將成本中心發生的實際成本除以作業的實際發生數量,得到作業的實際價格。
ØMFN1/CON2: Revaluation at Actual Prices
作業價格重估( Revaluation at Actual Prices ):用於將實際作業價格和計划作業價格的差異,乘以作業的發生數量,得到應重估的金額,把這個金額再由成本中心轉到生產訂單中。
---------------------------------------------------------------------------------------------------------------
Report:
ØS_ALR_87013611: Cost Centers: Actual/ Plan/ Variance
ØCO03: Production Order Display
ØKSBT: Cost Centers: Activity Prices
S_P99_41000062
---------------------------------------------------------------------------------------------------------------
【4】.實際成本計算
q單層差異和多層差異
物料本身所直接發生的差異叫單層差異
其他物料轉給本物料的差異叫做本物料的多層差異,不計算多層差異是不完整的
---------------------------------------------------------------------------------------------------------------
q物料帳運行都在Tcode: CKMLCP: Costing Cockpit中運行,共分8個步驟:
Selection:選擇物料,一般所有的物料都要選擇;
Determine Sequence:決定順序,決定物料運行的層次;
Single-Level PriceDetermination:單層作業價格確定,計算單層差異,該步計算完成后,最低層的物料,因為沒有多層差異,價格已經確認;
Multilevel Price Determination:多層作業價格確定,多層差異在物料間結轉,該步完成后,所有物料的價格都已經計算出來。
Revaluation ofConsumption:消耗重估,對消耗應當承擔的差異進行計算;
WIP Revaluation:WIP重估,計算WIP應該承擔的差異。
Post Closing:過帳關閉,物料帳的憑證過帳到總帳;
Mark Material Prices:標計物料價格,將本期的實際成本標記為下下期間的標准成本。
---------------------------------------------------------------------------------------------------------------
qTcode:
ØCKMLCP: Costing Cockpit: Actual Costing Execute:用於物料帳運行
ØCKMVFM: Value Flow Monitor:顯示物料帳不能處理的差異
ØCKM3: MaterialPrice Analysis:顯示物料帳的價格計算過程及差異分攤。
---------------------------------------------------------------------------------------------------------------
【5】實際價格調整
qMR22借貸物料
用於手工調整物料的實際成本;
調整物料的實際成本,生成憑證如下
Dr:物料(例:FG.cost_pr.vari.STD)
Cr:對方科目(實際成本調整科目)
對方科目本設置為實際成本調整科目,但是因為調整后台配置,
因為現在對方科目為多個,且只能自動過帳,所以對方科目在轉出時,可以通過“ Variance_Output_ML”科目轉出。
MR22因為是手工調整物料成本,必須有實際的理由,例如在前台業務出錯,發現時前台業務已經不允許調整時,才可以用這種方式進行調整。
qTcode:ØMR22:Debit/Credit Material:借貸物料,用於調整實際成本;ØMR21:PriceChange:價格更改,用於調整標准成本/移動平均價
ØCKMVFM: Value Flow Monitor:用於查看物料帳不能處理的差異;ØCKM3: MaterialPrice Analysis:用於查看物料價格的計算過程及差異分攤的結果。
---------------------------------------------------------------------------------------------------------------
【6】期間重估
qKE27:Periodic Valuation
KE27用於在期未,根據物料帳計算出來的物料的實際成本,對COPA中的銷售成本進行重估;
對於實際銷售成本的重估,可以重估銷售成本總額以及成本結構;
實際的銷售成本=實際的銷售數量*物料的實際成本;
重估根據COPA中的F類型記錄,生成新的F類型記錄;
KE27重估只會影響COPA報表,不產生總帳憑證;
qCOPA中涉及實際銷售成本重估的值字段
q與物料帳相關的報表有以下幾類:
Ø物料帳模塊本身增加的報表
ØCOPA報表(增加了實際銷售成本及銷售成本差異字段)
Ø標准成本/實際成本/計划成本比較報表
ØOverhead實際間接比率計算報表
Ø生產訂單實際成本報表
qTT-codeT
ØCKMVFM: ValueFlow Monitor
ØCKM3: MaterialPrice Analysis
ØS_P99_41000062: Prices and Inventory Values
ØCKMTOPSTOCKVAL: Material with Highest Inventory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