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得之五十四】管理者不能事無巨細,但細節又決定成敗。元芳你怎么看?


場景再現
================

{一次非正式談話}

部長:前幾天我看過你提交的項目總結報告,感覺里面有很多問題都是可以避免的。

     比方說“Release Miss 那條”,完全事先做一個CheckList,然后再安排一個人監督就可以了。

     這樣低級的失誤被客戶指摘,感覺有點冤呀。

PM:是呀。

     有很多問題都是細節沒有做到位,如果我能抽出點時間多看看、多查查,也不會這樣狼狽。

部長:細節決定成敗啊

PM:我有不解 “我不能事必親躬、事無巨細,但您又談細節決定成敗,是不是哪里我理解錯了”

部長:……………

================

我感同身受,因為我也有類似的經歷。

項目失敗了做AAR(After Action Review),在逆推真因的時候,往往會定位到某一個細節的疏忽,然后作為總結教、訓整理成冊。為避免類似問題再發生,在新項目開始時往往會參考這方面資料做成風險管理計划,這樣就有效的避免同樣錯誤二次發生。

在AAR會議上,當得知因某一細節的疏忽導致全盤皆輸時,我恨不得時間能倒流,當時間回檔到這一刻,我發誓“我會把這一細節作為當做我的Task來做,並要做到盡善盡美”失敗的教訓就是這樣,沒有重新來過,只有總結和反省。

 

我也曾有場景中{PM}的疑惑,甚至有段時間認為兩者是矛盾、對立、互斥的,但隨着時間的沉淀,我想試着寫出我對其的認識和理解。

管理過項目的朋友都知道,項目中無外乎有兩類事:

  • 看得見、摸得着 WBS
  • 消耗你工時近80%的溝通

這些事都由你PM一個人來做,所謂“事必親躬、事無巨細”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更是做不到的。

即使你付出了常人數十倍的努力你做到,你換來的是什么?你想了嗎?

l   有一天你因私事請假,團隊會亂作一團。

l   有一天你加班至深夜,望着空盪盪的四周,你感嘆道沒有能幫助你的人。

l   有一天當你要離開這里升遷時,你卻發現沒有可提拔的候選人。

這就是你“事必親躬、事無巨細”換來的結果,難道不是嗎?

“管理者不應該事必親躬、事無巨細”鐵則是對的,沒有錯。學會放權、授權,學會項目的事大家做,才能保證自己有時間做他人代替不了你的事。

管理項目可以看似是金字塔管理,處於不同層次的管理者都自己要做的事。

比方說,高層管理者會把大部分時間花費在管理多個點上,而每個點下方的面,則由低級管理者(或責任人)去完成,下級對上級負責,作為上級的你是不是省去了很多工作。

 

話已至此,不得不談談“細節決定成敗”。

很多管理者把任務、權力下放之后,缺少前期、中期、甚至后期的監督、WT(Walk Through)意識。有時候聽到下屬主動報告工作狀況時,也不知其雲里霧里,當下屬交付任務時,管理者卻罵道“你這廢物,這是我想要的嗎?你沒聽懂我說的話嗎?這點事都辦不好,你還能做什么?”

有人把其歸結於“溝通MISS”。

我個人認為項目中的細節無外乎包括三種規章制度、計划與監督(驗收標准),細節疏忽注定事與願違。(當然了除此之外還包括與客戶溝通的言談舉止等等細節,此處暫且不述)

這里不是號召大家把制度做得越完善越好;把計划做得越細越好,甚至到以小時為單位分配任務;監督做得越嚴越好。我是想說三者(制度、計划、監督)是相輔相成、相互彌補的,項目細節的體現皆見於此。比方說 管理者向下屬分配任務,下屬可以根據任務量及內容,制定或是詳細、或是簡單、或是口頭、或是書面的計划,然后雙方再合意擬定出相應的監督方法及檢驗標准,最后按照工作流程、制度作業。

一來,可以統一意識,避免歧義

二來,事事有章可循。做事前,看着計划和監督/驗收標准,可以洞察出有哪些不足或是缺陷,大大提高了做事的成功率。

無論你怎么努力,都會有想不到的、顧及不周的從你眼皮底下溜走,注重細節只是控制溜出的個數罷了,這樣做或許會占用你部分時間,但這總比“事后諸葛亮”“懊悔時拍大腿”要強的多吧。

規章制度、計划、監督/驗收標准是項目細節的體現,只要制度得當、計划正確、監督有力,任何人或事都會達到預期效果。“細節決定成敗”鐵則也是對的,沒有錯。

“管理者不可能事無巨細”和“細節決定成敗”兩句話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管理者不能面面俱到、事事親躬地處理每一件事,唯獨可以把控的便是制度、計划和監督的細節。

 

說了這么多,也不知觀點是否正確、是否偏激?

您是否也曾有過場景中{PM}的疑惑呢?是否也有您獨到的見解呢?

希望能留下您的足跡,期待您的參答。

 

===================================

菜鳥級 QQ管理交流群:295388584
微信互動(管理心得交流站):GLXDJLZ
剛剛初步,菜鳥征集中。。。。。。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