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lan中電纜源和目標的確定規則


使用過Eplan的都知道,生成電纜總覽時會有源和目標,電纜是怎么定義源和目標的呢,下面給大家講解。
確定源和目標
按照下列規則確定電纜的源和目標:

首先考慮結構標識符中標識性的層結構說明。
如果兩端都是端子或插頭並且標識字母相同,計數器小的則為源。

    示例:X1 在 X4 前,所以 X1 為源。X4 在 X33 前,所以 X4 為源


如果兩端都是端子或插頭並且標識字母不同,兩端又是不同的"X",則按字母順序第一個標識字母為源。
  • 示例:A44 在 B34 前,所以 A44 為源。


  • 如果兩端都是端子或插頭並且標識字母不同,但一個標識字母都是"X",則標識字母"X"始終為目標。

    示例:對於 Y4 和 X33,Y4 為源,X33 為目標。對於 A4 和 X33,A4 為源,X33 為目標。


  • 如果兩端不是端子或插頭,則按字母順序第一個標識字母為源。

    示例:M34 在 M4 前,所以 M34 為源。L4 在 M34 前,所以 L4為源。


  • 如果連接只有一端是端子或插頭而另一端不是,則帶有端子或插頭的一端始終為源。此規則的適用不依賴於標識性的層說明(規則 1)。
  • 如果電纜有多個目標,上述規則應用於(圖形的)第一根芯線。
  • 如果設備標識符只切換至連接的一端,則將保留電纜的源和目標。
  • 如果設備標識符同時切換至兩端,則將根據前述規則重新確定源和目標。

芯線排序

芯線在設備芯線自動分配時排序。排序決定芯線分配的順序:

  • 如果電纜只有一個源,則在原理圖中根據其順序排序。如果源為端子排,則芯線的排序對應端子排序。
  • 如果電纜有多個源,則首先按組根據源排序芯線。為確定源的順序使用上述用於確定源和目標的規則。

     例外:如果目標是插頭而源不是插頭,且另外在設置: 電纜對話框中激活了芯線始終根據插頭順序排序復選框,就按照目標上的順序排序。

 

備注:線纜的線芯是可以修改線芯的源,目標方向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