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即使您的目標受眾特征非常廣泛,您仍應確定該受眾群體中的特定用戶組,以用於UX研究和設計。
當設計服務於大量不同的用戶時,利益相關者有時會指出設計必須以“每個人”為目標。這種方法可能比關注某些類別的人更具包容性,對於需要有強烈需要的組織尤其具有吸引力。吸引更多客戶或用戶。
但是對目標受眾的任何范化范疇的定義,實際上會導致大多數人的實際可用性理解的降低。如果不了解用戶是誰,您就有可能獲得有偏見的研究結果和不連貫的設計選擇。
您並不總是需要精確的用戶特征類別,但您確實需要知道誰將使用該設計,以及他們將嘗試使用它做什么。
設計Anyone就像打包到任何地方旅行
在您打包旅行之前,您可能至少收集了一些有關以下內容的信息:
- 你打算待多久
- 你將要做什么樣的活動
- 您目的地的天氣如何?
想象一下,如果你不知道是否要去周末短途旅行去豪華度假村或者去南極洲進行為期六周的探險,那么試着去旅行做准備。如果你沒有所需要的背景,你怎么可能為一次偉大的旅行帶來合適的用品呢?
在不了解您的用戶的情況下設計產品就像打包旅行而不考慮您的目的地 - 兩者都可能以令人不快的驚喜結束,而這可能是通過一點預見而避免的。
完全相同的原理適用於設計。確保我們的用戶擁有良好的體驗並不一定意味着我們需要定義他們的一切。但我們確實需要對他們即將開始的旅行做出很多定義:他們將開展哪些活動,以及他們需要哪些內容和功能才能使這些活動成功和愉快?
與任何人進行測試不是每個人都在測試
在評估設計時,會出現無法定義用戶的一個大問題。如果您計划進行一項研究,但不限制誰可以參加,您可以輕松地讓所有參與者彼此非常相似。如果您的系統僅用於為一種類型的用戶提供服務,那么這不是問題,但如果您的目標是大眾市場用戶,那么您可能會錯失很多見解和機會。
想象一下,您正在為當地通勤者和游客使用的城市交通系統設計網站。如果您計划與10人進行可用性研究並讓任何人參與,您最終可能 9名通勤者和1名游客。(或者更糟糕的是:10個上班族,如果你招募住在你辦公室附近的用戶的便利樣本。)你可能會學到很多關於上班族但很少關於你的其他重要受眾 - 那些由於缺乏而遇到獨特挑戰的游客熟悉當地的地理。
只需5個用戶就可以從可用性測試中學到很多東西。但是,如果您的受眾包括一系列具有根本不同的任務,需求和期望的人,那么5個用戶將是不夠的。相反,您將需要來自每個主要類型用戶的4-5名測試參與者。(如果每個組完成的任務之間仍然存在一些重疊,那么每組中的用戶通常會少一些。)在找到這些人之前,您必須知道如何區分不同類型的用戶。
越過“每個人”:大型受眾的有意義描述策略
描述一大群人的自然方法是轉向人口統計事實,如年齡,性別,職業和收入。在招募參與者進行用戶研究時,擁有一定的人口多樣性絕對是好事。但是這些事實通常不能描述您應該關注的內容 - 目標用戶之間的區別,這些區別實際上會影響他們與您的設計交互的方式。城市交通系統上的旅行者可以按年齡分組 - 例如16-24歲,25-55歲,55歲以上。這種多樣性可能會發現一些差異,因為處於不同生活階段的人往往會有所不同時間表。但我們仍然可能錯過了剛剛訪問或最近搬到該地區但尚未熟悉該城市的人的觀點。
設計師和研究人員需要了解人們的行為方式。因此,為他們組織信息的最佳方式是根據人們的實際行為對人進行分組,而不僅僅是人口統計類別。
對於大量受眾而言,嘗試描述用戶行為的全部范圍似乎勢不可擋。例如,不同的人可能使用交通系統在數百個不同的地點之間旅行,原因有很多,例如求職面試,聚會,約會,學校,醫生預約,工作等等。訣竅是根據它們的哪些部分實際上可能使人們與系統進行不同的交互來組織所有這些不同的使用場景。
如果您為大量受眾設計,使用頻率是識別不同類型用戶之間有意義區別的良好起點。
使用頻率通常區分不同的組
通常,頻繁用戶的行為與偶爾用戶不同。但如果你只考慮“每個人”的行為方式,這些重要的差異很容易被忽視。通過將您的受眾划分為頻繁和不常用戶的不同組,您可以開始檢測重要的模式和趨勢。
想象一下,您正在使用擁有大量用戶的應用程序。有些人可能比其他人更多地使用該應用程序。使用頻率的變化既是用戶類型之間重要差異的原因,也是其影響:
- 頻繁使用會導致熟悉界面並快速完成重復任務。
- 頻繁使用是需求和目標的結果:人們更多地使用它,因為任務或內容對他們很重要。
反之亦然 - 不經常使用意味着對用戶的熟悉程度較低且不太重要。當然,也有例外:一些使用場景很少但非常重要(例如買房),而某些界面甚至對於每天使用它們的人來說仍然是個謎。但對於許多設計,根據人們執行任務或與系統交互的頻率對人員進行分組,將揭示有關他們的需求和挑戰的寶貴見解。
即使您需要為頻繁和不常用的用戶提供服務,區分它們仍然很重要,這樣您就可以理解並支持與每個組相關的行為群集。
如果您想增加受眾的整體規模,那么必須將非常罕見的用戶定義為不同的群組,因為這些是您未來的潛在客戶。理想情況下,您應該掌握一些有關您希望擴展到哪些新市場的具體信息; 但即使是被定義為“目前沒有使用我們產品的人”的團體也會通過強制考慮那些不熟悉設計的用戶來幫助設計和研究。
除了使用頻率之外,還有許多其他方法可以將大量受眾細分為更具體的群體:
受眾差異化 | 例 |
---|---|
目標優先級: |
如果他們處於流感並發症的高風險群體中,人們可能更有動力去尋找有關獲得流感疫苗的信息。 |
領域知識: |
目前的房主將比首次購房者了解更多關於抵押貸款的信息。 |
使用可能性: |
擁有汽車的人不太可能成為公共交通的常客。 |
應用用戶類別以改善UX結果
當您確定了受眾的重要特征時,您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應用它們:
- 數據驅動:審查分析或調查數據,以估算划分用戶群的截止點。例如,您可能會發現每天有10%的用戶訪問,70%的用戶每周訪問,20%的訪問次數較少。
- 簡單截止:即使您沒有定量數據,也可以根據軼事用戶評論選擇一個截止點 - 例如,每周至少訪問一次的人是常用用戶,每周訪問次數少於一次的人是不常用的用戶。你的群體可能與真實的發行版不完全匹配,但是如果你只是舉起手來對待所有用戶就好像他們都是一樣的話,你仍然會好得多。
比在組之間找到確切的截止點更重要的是確保它們成為您的研究和設計規划的一部分。根據組之間差異的深度以及對使用和業務的影響,您可能會認為這些組足夠獨特,需要針對不同任務進行單獨的可用性研究。或者,通過不太重要的區分,您可以簡單地確保在招募參與者進行研究時包括來自每個相關組的人員,這樣您就可以觀察到他們期望的內容和行為方式上的任何差異。與您的設計團隊共享類別,並在頭腦風暴和計划會話中顯示它們(例如,通過創建角色來表示每個類別)。
雖然乍一看似乎勢不可擋,但從大量受眾中識別有意義的細分並不一定非常復雜。即使在這方面做出一點努力,也可以大大改善您的研究和設計成果。
來自尼爾森諾曼集團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