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F04 查看當月所有交貨都已經開好發票,並與實際打印發票要一致,VFX3則是銷售發票的會計過賬檢查。當月的發票應該全部開出並且過賬才對(即兩個Tcode的當月清單均為空才是正確的)。特別注意樣品交貨。
這樣可保證當月收入與成本匹配。
2,COOIS 查看生產訂單狀態,收貨數與確認數應一致,另外,如果采用了物料分類賬,為了避免在產品對差異分攤的影響,請把所有訂單都做DLV或者TECO 技術完成處理。這個要求,對保證生產成本的正確至關重要(為保險起見,請全部用DLV,如果生產訂單中有聯產品,則聯產品也應打上交貨已經完成的勾)。
3,S_ALR_87013611 查看成本中心報表, 在后續成本要素分配分攤過程中, 做完每一步都要在這里刷新報表查看結果是不是正確。注意成本中心(組)及費用要素(組)的選擇,生產成本中心不應該出現非制造費用科目有金額。管理費用要素組也不應該出現生產成本中心,一定要先做這個檢查。發現不匹配,應做糾錯分錄處理。
在進行下面的步驟之前,最好是先發出系統通知,請所有用戶登出系統,以避免與結賬操作互相沖突,對結賬過程產生不利影響。
4, KSV5/KSU5 分配與分攤. KSV5分配在初級成本要素之間, KSU5分攤則是在初級與次級之間進行費用的重分配, 最終目標是把生產費用合理地分攤到生產成本中心去. 如果是各車間共同費用分攤到各生產車間,最好是采用KSV5,這樣可以費用的原始科目分攤轉移(注:這個對后面的差異計算及作業價格重估有影響)。如果是采用KSU5,則要用到次級(43類型)成本要素進行結轉,這樣查看報表時看不清楚費用科目的來龍去脈。KSU5 如果不用次級成本要素,則必須用到成本結構(TC:KSES 維護)。還要注意循環的屬性:重復和累計的選擇,以及接受方以什么為基數分配接收。KSU5應該也可以實現KSV5的功能。如果要在生產成本中心之間再進行分攤轉移,則應該采用KSU5。
我們選擇使用KSV5。並且在ksv5之前,先用ksvb進行計划分配。
5,KSS1 差異計算 (如果KSV5/KSU5錯誤應用,差異計算也會錯)
6,KSS2 作業成本分割(固定與變動)(注意同上)
7,KSII 作業價格重算 (得到實際作業價格)(結果受到上面三步的直接影響)。注意這里可以選擇期間,意味着可以得到幾個月的累計實際作業價格。這是進行成本計划時重要的參考數據。如果某個生產成本中心有作業發生,但是確沒有成本金額產生,或者有金額產生但是沒有作業發生,兩種情況都會帶來問題。沒有作業發生等於是一個分式的分母為0,會發生無法相除的致命錯誤!如果沒有金額,則分子為0,雖然現在不致命,但是到后面,會告訴你某個作業類型的實際價格無法確定,仍是致命錯誤!
8,CO8A 聯產品成本預結算(預分配),當存在聯產品時必做。保險起見,一般都做一下這一步。
9,KKAO 在產品成本計算 (在產品成本從生產成本狀態轉入在產品科目,形成存貨,當使用物料分類賬時,在產品並不分攤差異,這一點要特別注意,也是因為這一點,請避免產生在產品,這是神人SAP屠夫最有用的建議之一)。
10,KKS1 生產訂單成本差異計算,比較耗時,請耐心等待。結果出來后,會發現很多條錯誤類型的消息。這里需要經驗判斷,哪一些錯誤是不需要理睬的:例如某個訂單沒有dlv或者teco的狀態,某個訂單是clsd狀態,或者別的已經知道原因並且處理過的錯誤信息。這一步要慎重對待。如果發現新的錯誤信息,則一定要先處理完錯誤才能繼續。這時候請尊重顧問,向顧問虛心求教!切記。
11,CO88 生產訂單結算(這里,如果在結算版本中配置的在產品轉出的會計科目同時生成了初級成本要素就會出錯, 必須刪除這個科目的成本要素)。如果前面都順利,則生產訂單的結算一般不會出現問題。這一步完成之后,生產訂單就都處理完畢了。但是差異並沒有實際結轉,要繼續以下重頭戲:物料分類賬的結賬
12,CKLMCP 以下物料分類賬的結賬內容較多,並且交錯影響:
物料賬月末處理: a.選擇 CKMLCP
物料賬月末處理: b.確定順序 CKMLCP
物料賬月末處理: c.單級處理確定 CKMLCP
檢查單級處理確定中的錯誤(如果處理中發現錯誤,並進行了修改,請重新從“物料賬月末處理: a選擇 CKMLCP”重新開始操作)
物料賬月末處理: d.多級處理確定 CKMLCP
檢查多級處理確定中的錯誤 (如果處理中發現錯誤,並進行了修改,請重新從“物料賬月末處理: a選擇 CKMLCP”重新開始操作)
物料賬月末處理: e.消耗的重新評估 CKMLCP
上面這幾步完成后,要先打開新的期間才能繼續:
打開新的物料期間 MMPV (打開期間前,必須已處理完所有的單級及多級的錯誤)
打開新的會計期間 OB52 (打開這兩個期間后,新的物料標准價格才能下達)
然后繼續:
物料賬月末處理: f.記賬清算 CKMLCP (測試運行) (此步驟必須先測試運行)
檢查物料賬月末處理是否正確,OK后才能
物料賬月末處理:f.記賬清算 CKMLCP (正式運行)
查詢物料賬相關報表,檢查數據是否正確。其實只要查看F.01報表中的存貨與生產成本,所有差異都結轉為0,生產成本也結轉為0,就表示正確無誤了。但一般會存在幾分錢的零頭差異,這是正常的結果。生產成本的零頭差異,一般在成本中心報表中可以看到。而存貨差異的零頭差異,則一般可用ckmvfm查看明細(未分攤的差異)。因均為零頭,而且在系統運算過程中無法避免,所以一般都是用總賬調整分錄直接在FI中調整即可。
13,月末成本處理及物料賬結算完成。打開鎖定用戶。通知大家可以繼續正常使用系統了。
最后在CKMLCP中的標志價格那一步,作用是在物料主檔的會計1視圖中以移動平均價更新未來價格。這一步沒有必要做。
至此,成本結算就差不多了。 再返回去看成本中心報表,所有生產成本中心應該結平(轉走了),但一般情況下會出現幾分錢的余額,這屬正常現象。如果余額較大,應分析原因,以避免下一期再出現較大余額。但本期可以直接在FI中用調整分錄調整一下就可以了。
另外要看F.01 報表中在產品與生產成本科目的余額. 生產成本科目的余額按道理應為0才對, 因為在產品結算后, 生產成本的余額就全部轉到在產品科目了.
此時所有物料,在系統中的成本已經轉換成了實際成本。月末庫存成本也為實際成本。實際成本:移動加權平均成本。系統中是使用周期成本來表述。
以上為最重要的月末結賬操作。從上面的描述可知,月末結賬的內容很多,而且因為在結賬過程中要凍結系統,一般人員不能使用,所以要求在半天,最多一天的時間內完成。過程中每一步都很重要,不允許出現錯誤,否則遺害整個系統。如果過程中出現錯誤,必須要有經驗的人員進行處理,必須是處理完錯誤之后才能繼續。因此需要資深的,對系統有全局把握的人員負責。當公司人員無法解決問題時,還必須得到外部顧問的幫助。(讓人尷尬的是,SAP公司的技術支持人員,不會幫用戶解決使用上碰到的非系統錯誤性質的問題)
以下還有三個重要的結賬操作:
14,FAGL_FC_VAL 外幣評估。 這一步要在所有外幣業務處理完,特別是外銷的收入。做完收入還要核對,例如跟報稅的資料核對。一般配置兩個變式,一個是要在下月初沖回,如果應收應付科目,一個則是不沖回,如貨幣資金科目。請按變式操作,不要隨便動變式的任何配置。
15,F.19 GI/IR收貨與收發票的對比,即在途存貨與暫估應付賬款的記賬。 請按變式操作,不要隨便動變式的任何配置。一般為暫估應付賬款,即已經收貨但沒有收到發票的狀態。這時的負債的是一個臨時的,暫估的金額,因為最終是以發票金額確認負債的。
16,FAGLF101 應收應付科目余額的重分類。請按變式操作,不要隨便動變式的任何配置。應收科目的余額正常應該在借方,但如果出現在貸方呢?就應該重分類為負債。相反,應付科目的余額正常應該在貸方,但如果出現在借方呢?就應該重分類為資產。
以上完成之后,SAP的系統月結就完成了。
此時還可以做一些非生產制造成本費用的,非外幣業務的,非應收應付的總賬分錄。如果沒有,請及時關閉已經結賬月份的期間。
最終關閉舊期間: OB52
只有關閉了舊期間,這個期間的會計報表才是固定不變的。
數據已經定型,接下來,各位分析師們,就開始各種數據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