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人員應該如何讓產品經理妥協


 
文章背景,來自於群內周五晚上的一次頭腦風暴式的思維碰撞交流活動。活動主題由 無痕哥發起。文章版權屬於群內發過言的任何一位同學,我只是做了簡單的梳理或整理。
1. 技術人員了解產品這個崗位所需要做的事情,然后試着從產品的角度出發,考慮當前頁面功能的真實需求,挖掘更深層的可擴展需求,從而在另一個方面去引導產品。
比如:一個注冊頁面,當前產品想到的是一個普通的用戶注冊,但是在整個的平台中,可能還有vip邀請注冊,這時候可以試着想兩個能不能合在一起,如果不能合在一起,就要分別處理。
  
2. 有的公司沒有專門的產品,則有項目經理兼任。但如果項目經理不懂技術,且在職權范圍內有決策權,這個就比較難溝通。
這樣可能導致的情況是:從產品看,提出的需求確實可以使用戶體驗更好,但是做起來就要很多時間,項目周期就要拉長。
這種問題,個人感覺:應該從全局考慮,做某個模塊或欄目內容是充分的給項目經理講清開發周期,所需要的人員配置,然后復雜的他就妥協了。
因為項目經理只是單純的提了一個產品需求,他並不能充分的了解開發的周期,所需的人員,以及開發完,到測試回溯完的時間段。
一句話,他並不真正的清楚做這個需求的成本,了解這個成本之后,果斷的妥協了。
他可以選擇不信任,但要委婉的可以建議他找另外組相關人員重新評估這個時間。
這個環節最主要還是詳細的溝通,耐心的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如果雙方都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能妥協,這需要上報更高級別的上級,進行更高級別的評審。
簡單說,需要老大來拍板,這時候問題就簡單了,把球T出去。
樂觀的估計,如果項目經理或產品覺得你說的有理他還是會接受的,首先要用自己的專業見解與產品溝通,達不成共識說明你的觀點沒有專業性。
當然這個建立在扎實的技術功底或豐富的行業經驗上面。
最后一點建議:一個產品的立項到設計開發測試上線,其實周期是挺長的,樂觀的自以為的壓縮開發周期,
以為技術是簡單的,以為平常看到的就是一個開發的結果,忽略了開發背后所做的種種勞動。
主觀的認為開發是不耗時間的,然后就是時間還很緊張。這樣就需要更多的技巧,更多的溝通策略來達到目標的一致。
這只是一種極端的情況,有的產品剛入行或沒有經驗,固執的以為,他代表着用戶,假想自己是用戶。
並沒有真正的站在用戶的角度,也沒有在全局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忽略了公司成本的重要性,以一個一項情願達目的的想法做事,就會拖垮眾人,
這時候如果沒有一個真正的項目把控者出現,就會讓項目走入誤區。
 
3. 不同公司不一樣的,技術驅動還是產品驅動甚至商業驅動的公司氛圍都不一樣
產品驅動的公司產品非常強勢,說啥就是啥,你說不行啊,按你那么做時間會很長的,他們笑眯眯得說沒關系。然后某個周末leader問,產品現在什么進度?他們就開始添油加醋了。
這種情況個人的建議是所有的溝通要以會議的形式正式的溝通,會后有專門的一致郵件發給相關人員,並抄送給相關leader。
避免被動情況的產生。
 
4. 產品上線后,后期的維護成本,新需求的產生,如何應對?
產品上線后,后續的維護同樣重要,用戶使用一段時間后,提出自己的想法。
這個時候就可以更新一個新的版本,把一些新的建議或想法加進去。
這就完全是拼經驗的,改的多了,在寫代碼的時候就已經做好的預防修改的接口或代碼容錯性。
一般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寫過的東西再寫的時候時間縮減
一個產品/項目經理需求改的太多,然后開發人員一天備份一個,后果就是拖慢了開發周期,造到更高層的責備,然后開發悄悄的閃了。
然后在新補一個人進來的周期是1-3個月,對整個團隊或產品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5. 老是在前端這個層面來修改東西,修改完了在去讓領導抉擇,選擇。
其實這是一個真正流程上的失誤,在產品出原型稿的時候,就需要評審一次。就算沒有原型稿,在設計出高保真效果圖的時候,再需要評審。
這樣做的目的不就是早期把一些視角上的問題消化掉。
如果出現讓前端修改效果來大面積的達到需求,這時候需要完整的設計效果圖,否則后期沒辦法收尾。
這樣也方便測試統一做回滾測試。
當然這需要靈活有一些簡單的東西,可以直接吃掉。
 
最后總結收尾,引用自下面網址:
產品經理需要擁有很高的產品設計、用戶體驗感知能力,這里所說的產品設計和體驗感知都必須圍繞公司戰略和產品方向進行展開,初級產品經理最容易犯的錯誤是把太多的時間摳在產品的設計細節上。說具體些,就是把產品的交互設計和UI設計看的太重,幾乎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axure原型圖的設計上了,而忽視了理解鑽研公司戰略、產品方向、以及產品本身應該重點考慮的地方。
在很多產品相關的網站和博客,你會發現討論和分享的絕大多數都是圍繞體驗和交互設計相關的內容,這個怪像容易讓初級產品經理陷入泥潭,會造成產品整體感覺喪失。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產品的整體嗅覺,需要具備站在高度對產品有全局的把握能力,任何不站在整體生態、產品方向和公司戰略下討論體驗設計都是耍流氓。
 
這段話個人認為引用的這段很是經典,分享給諸位,消化一下,說的很實在。
 

前端開發qq群:159758989 ,禁止閑聊,非喜勿進~!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