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招聘市場慢慢成熟。關於這一點,在程序員的招聘過程中,尤為突出。
我在國內面試了至少幾十家企業,一線到二線,經歷各種奇怪的人,‘技術經理’,‘HR’...
想起很多有趣的招聘公司,在面試的時候總會和你聊很多東西。過程很短,但是內容很多,信息量很大。
最近的一次在澳洲的面試過程更是如此。技術負責人問我說,你一般用什么做開發前端...
初學者,或者沒有項目經驗的人,一般會說,我用jQuery,AngularJS,backbone...
這樣子回答,會讓提問題的人興趣盎然。如何前端開發本身是很泛的話題,從電腦到移動端都能說出很多東西。
這類問題,其實很容易回答,但要想回答得好,需要自己有完整的知識體系做支撐。可以參考,網上各種前端技能樹。
大概能這么回答,一般寫網站,會用到常見的MVC結構,UI上會用到Boostrap,Amazeui等。
JS上用過AngularJS,JQuery,ReactJS。一些特別的動畫特效,用canvas的粒子特性。
后台上,各種后台語言,相應的模板語法,有很多語法糖,一般用到就查,都做過一些。
還有代碼打包工具。測試,調試,IDE等都能隨便說一些......
這里說完大概兩三分鍾,基本上技術面試已經可以過了。畢竟是寫代碼的,懂了的話,有這種思維邏輯的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細節都可以在google中去完善。時間久了,自然而然的遇到了很多問題,一般人能系統話的說出這些話,也能很自然的懂很多東西。
大公司的面試就喜歡問一些所謂的刁鑽一些問題。考驗一個人是不是不求甚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例如,會問,如何在網頁中復用一個長列表,避免占用內存過高,有沒有遇到性能瓶頸的問題,ReactJS的比較算法有沒有了解過。源碼閱讀的水平到了什么階段。
這里,我就忍不住吐槽一下,媽蛋,知道了又怎么樣,還不是每天寫不斷被產品經理要求刪除並且低質的代碼...
還不是每天寫着按照設計稿的一像素糾結的代碼,還是做各種市面上不通用的所謂的‘精致’的動畫,頂着需求,做一只加班狗。都是工作而已。
吐槽歸吐槽,上面被問到的這些問題一般也難不住我,哈哈,因為我定期翻閱很多的人的博客啊,他們都會提及到,我都會做了一些search。
這是一個普通的,工作了三年,相對高級工程師崗位,技術面試過程,能回答上來的東西了。
雖然要做到也不是一時半會,一下子就會。但還是很容易的。很多人都已經按部就班的做到了。即使用了5年...
做法也很容易,主要就是多思考,多看有幫助的文獻,多看代碼。例如,程序員修煉之道這類的書籍。
系統化的思考能力不難掌握,難得是持之以恆的去完善修改。一直保持最初的追求。
接下來,5年的資深技術人員面試,就涉及到架構的設計問題了。我也不算資深的架構師...還回答不好這個問題。
這里強勢插入,一種更好的姿勢,Github。很多人並不擅長去如何表達自己。Just show their the code.
這也很好啊,維護自己的github,定期開源一些小項目,自己也維護一些項目,也是非常好的選擇。就看你寫過的代碼風格,也能很好的表達。
我到了澳洲這邊,在海外的時候,由於口語不是特別六,所以面試的時候,把自己的github也放到簡歷上,效果很好,第一天找工作,第二天上午面試,下午入職。
這邊地廣人稀...我運氣還不是一般的好,還是本地上市公司...
再次吐槽一下可能在面試過程的不公平待遇。可能會被拒絕,不一定是能力問題,可能還是薪資問題。
我還記得幾年前畢業的時候,找的第一份工作,被HR問有什么要求嗎?我說薪資不能低於5K。
人家就開始教我做人的道理。年輕人不要好高騖遠,xxx,然后給我發了offer,薪資4500,希望我好好考慮。
還有之后一線大公司的面試,過了技術面試后,HR想壓薪資,不斷的說自己公司多好,沒錯,就是‘蘇寧’~~~
“我們一般只要985,2111的,你們只是普通的一本,已經是特別的xxx了....”
不合適就直接拒絕就是了何必接着刁難人,來凸顯大公司的優越感。但是HR妹子也是為了公司利益,沒什么好說的。
老實說,里邊的技術水平真的不咋地,我見到有做iOS在蘇寧水平也很一般...也不是特別好的公司...對待技術人員也不是特別好...
我是做后端的...一般不寫前端...但是這邊的工作一般要求什么都會寫,所以,就問了上面的問題。
問完后,反而不問我后端的問題了,和我聊起了人生。平時有煮飯嗎?有女朋友了嗎?
Anyway,多花時間去積累,思考,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總能讓自己的職業生涯越來越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