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寫了一篇博文《》,沒想到寫了之后很快被廣泛轉載,也有很多人表達了對文章觀點的贊許之意。我想很多看過的(沒看過的建議先看一下)網友一定會接下去關心另外一個問題:既然這種產品經理+項目經理的組織結構設置具備很好的優勢,如何才能打造這種黃金組合呢?
應該說在“如何”這個問題上,還是有很多學問可以展開來說的。不過我忽然想起前幾天和原來的一個領導在爭論我原來的一個同事能力的問題。我們都一直認為這個同事不能勝任工作,可以解釋為是工作能力不足,但是對於原因的理解很有不同。領導就認為這是先天的智力問題,我則認為不是智力問題,是到達工作崗位之后,沒有一個很好的成長環境。
在我的工作生涯中親眼見過很多優秀的同事,上到騰訊的COO,下到一般的產品經理。得到的啟示就是,這些人並不是智力超群,有些甚至也並不很勤奮。只是看到了他們在公司的一個合理的組織結構下,長期專注於某個或某些能力的培養和積累。不要太長時間,3-4年之內,想做的不好都不容易。
之所以要先把這個問題拿出來說,是因為如果你們也認為產品經理或者其他關鍵崗位是要靠天賦的,是需要招聘招出來的,那本文接下去的內容就沒必要讀了,文章到此break。但是你仔細想想,或者到招聘網站上隨機的招幾個招聘需求分析分析,大部分的公司似乎就是這么認為的,即需要天賦,需要從別的地方挖來。要不然也不會很多獵頭公司生意什么火。我就親歷過這樣的事情,獵頭剛剛從S公司挖來2個人,另外的獵頭又幫S公司到我們公司來挖人。這么一對換,大家薪水都漲點,看來對員工來說是好事啊!
所以說,這個員工在你的公司是不是人才,是不是有能力,歸根到底還是掌握在你公司手里的。認同我的觀點的,接下來就聽我慢慢談談一些具體的管理方法。
在上次的博文中,我們提到了一個來自騰訊的故事,那個3頁和30頁的例子。(至少我看到的騰訊公司文化就是這樣,項目經理很寬厚仁愛,他們不會鄙視產品經理不懂技術,因為他們很清楚,只要產品經理對市場的把握是准確的,自己的業務就可以壯大。) 必須先切一刀,這一刀和我們很多人理解的稍有區別。一般人認為產品經理的PRD必須寫得很完善。在這里,我認為產品經理可以完成一個不完善的PRD,由項目經理最終完善。如果有人提出疑義認為項目經理沒時間做,那我下文跟你來掰扯項目經理的時間問題,總之我認為項目經理有時間來完善這個文檔。
先說一下項目經理可以不可以不完善這個3頁的文檔,大家可能會笑了,不完善怎么可能,新來的小開發人員,什么都不懂,不寫清楚細節,一本無字天書,讓他們來發揮,那不亂套才怪呢。我想大部分人在這點上還是很好理解的。
既然剛來的小開發人員看到無字天書會不知所錯,為什么項目經理就可以呢?這也就是項目經理的一個必備條件之一,必須在這個業務長期的從事開發工作,我覺得怎么也要1-2年時間。也就是說面對在線上跑着的這個產品,比如“百度空間”,后台數據庫有哪些表,每個表有什么字段,字段的數據格式,程序有幾個類,有多少方法等等,全都爛熟於心了。
再來探討和解釋一下前文說的項目經理時間不夠的問題。我就問過一個管了7-8個PHP開發工程師的WEB開發的小頭頭,他說每天時間不夠用。我詳細問每天的工作內容,原來他1天中還要有半天來寫PHP代碼。那肯定不夠用啊。這里我們必須統一思想,就是寫編碼的工作相比較來說是技術的環節中最不值錢的工作。一個熟練的PHP開發工程師幾千塊錢市場上還是好找的。編碼是相比較什么來說的呢?就是相比較編碼工作之前的事情。從需求分析開始、系統分析、概要設計(數據庫設計、類圖)等等。這些工作我認為就是互聯網項目經理所應該主要負責的工作。任何情況下,也要在把以上工作順利完成之后,再考慮適當做些編碼的工作。但是根據我所知道的,現在項目經理能做好前面的工作就不錯了。所以公司領導應該明確的去制止承當項目經理相應職責的一些崗位人員參與編碼的工作。
有了上面說的項目經理的職責,你也就清楚了項目經理應該怎么培養。首先要具備技術開發的方方面面知識,例如PHP(.NET or JAVA)數據庫、甚至javascript、RIA等前端等技能。再者就是要對這個項目的技術實現的很多細節爛熟於胸,也就是說從事過本項目的編碼工作。然后就是還要非常理解這個產品的業務思路,某種意義上來說,項目經理也是一個產品經理。這個方面,我認為是騰訊的一個特色的地方。最后最后,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理解的項目管理的一些方面,比如具備一些項目管理的方法,溝通能力比較強一點等等。
項目經理培養的具體的人理資源操作方法呢。我覺得不一定非要外面去挖,從畢業生中培養,3-4年足夠了。你要是找個名牌大學計算機系的碩士,人家大學都學6-7年了,你說該會的基礎技能還能不會嗎?就算說有些太具體的,例如MySQL的具體用法,有那個基礎,來公司之后,也會很快補上。項目管理的具體方法,這個最好培訓,什么時候培訓都可以。但是溝通能力可能就有先天的因素了,所以還是要從畢業生中找些比較外向的,那些太內向的,可能就不適合做項目經理的培養對象了。選好了人,就開始讓他從web開發做起,因為是苗子,千萬別讓人給挖走,或者因為什么不順心的事情離職,做好員工關系。待到2年之后,我看就可以輪崗了。去WD(web developer)部門輪3個月。去DBA部門輪半年之類的,時間允許的話,SA(system adminastrtion)部門也可以去待待。或者如果自學能力強,可以給個什么公司內部的小任務,自己邊學邊摸索。總之到2年之后,就不能再拿他當一個普通的web開發人員來一味的狠用啦。當已經成為你的一個出色的項目經理之后,你切忌他拿除了領導之外的最高工資,這是應該的。我覺得給到15-20k不算為過。最好還是拿出些期權之類的東西,搞定他。
項目經理我就暫時說這么多吧,以后想起什么來再補充進來。接下去就來說產品經理了。
在開始產品經理之前,我們還是要再重申一遍,產品經理(廣義)的5大職能:
a)用戶研究
b)產品設計
c)項目開發
d)產品運營
e)市場推廣
來自騰訊等公司引入的這個項目經理崗,將環節c的工作包給了項目經理,所以在騰訊,產品經理就應該負責其他4個環節了。剛才也說了b到c的一個交接物就是一個不太完善的產品需求文檔。c到d的那肯定就是一個測試上線的產品了。
所以,如果這種按照這種拆分之后的產品經理(狹義)+ 項目經理,產品經理懂不懂技術似乎就不這么重要了。但是你會發現現在很多公司的實際情況,還是存在很大問題的。我就認識一個產品經理,被他的同事認為是一個能力比較強的產品經理,我開始也沒搞明白他哪強。慢慢才知道,原來是所謂的c這個環節較強,你去評估他的日常工作,你會發現大部分時間是耗費在那個c的環節,在管理開發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一直在和工程師在溝通,很多可是那些新來的小開發哦。管理的效果,我就不想多說了,他似乎沒怎么做過開發,他應該也對后台既有代碼不怎么熟悉,他應該更不懂數據是怎么回事...... 總之慘不忍睹。量化的來說,就是2條,完全不能保證開發進度和開發質量。
這種專注於c環節的產品經理,我覺得他們有一個特點,就是有一面牆,一邊是工程實現,一邊是了解用戶,他騎在牆頭上,兩只腳都沒着地,騎牆派。結果自然是做不好產品,從公司離職了,去了新公司,過了1年多,聽說又到了另外一個公司。這個產品經理,由於自己耗費了大量時間在和c環節的扯皮上(扯皮這個詞我沒想出更好的詞來,如果是有效溝通絕對不叫扯皮,一般大量的無效溝通,才叫扯皮),所以我看到的他在職業生涯過程中基本沒有時間提升自己a、d和e環節的能力素質。b環節我不敢妄自評價,不過其他懂的人評估說也不太行。
那么費了這么多筆墨來講這個故事,還是要說明,你要是認准了我前面的說得那種(產品經理+項目經理)組織架構。你招聘這種騎牆型產品經理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甚至還不如招個畢業生好。
說清楚了c環節不歸產品經理(狹義)負責了,那懂不懂技術就不再是產品經理的主要考慮因素了。其他4個方面,誰重誰輕呢?怎么也要排出了優先級吧。我覺得這個問題還真是有趣,不能一刀切,關鍵成功因素(KSF)的評估上 ,各有千秋。從騰訊的情況來看,QQ做成了,靠啥?回答是用戶體驗。那好,接下去郵箱,影音......全都強調用戶體驗,似乎主要存在於產品設計環節的用戶體驗一招吃遍天下似的。那paipai怎么就不靈了呢?所以說對於這種電子商務性質的產品,似乎d環節運營是更重要的東西,只有好好運營才能積累大量的賣家商品,這樣才能更加便宜和多樣,產品平台爛點也是沒關系的。比如就有多事之人對taobao和有啊進行了對比,發現有啊的很多細節之后更加設計的符合用戶需求。另外e環節市場推廣對電子商務也很重要,我就有一個朋友在談及為何不在paipai上購物,只在taobao上購物時候,就說感覺的在taobao上購物時在大商場,在paipai上購物是在路邊攤。哈哈,用戶為什么這么感受呢?我也覺得奇怪呢!但不管怎么樣,這就是品牌問題,騰訊老板是不是該買本David Aaker的品牌三步曲好好讀讀!
上面談到有些業務類型的驅動因素還是在運營和市場,但就互聯網總體來看,驅動因素處在產品設計環節的還是大多數情況。以騰訊為例,大部分業務還是做的不錯,主要因素就是他們十分看重產品設計環節。盡管騰訊整個公司缺乏運營和市場的氛圍,有些產品甚至不用對外打一分錢廣告,用戶群還是在不斷擴大,就是這個道理。此外,騰訊也很重視a環節用戶研究,但是這里的用戶研究是打折扣的。一些小公司創新時候,很多情況下是“無中生有”,發現了一些潛在的需求,然后創新一個產品去滿足需求。騰訊大部分時候就像網民痛批地那樣,是學習別人。誰做大了,騰訊就會有產品經理把它吃透,這里面也需要做數據分析和論證。只不過比起完全創新,難度稍低而已。
騰訊不做市場,不代表這個職能環節就不能起作用。騰訊不做市場,其實也在內部在用大量的推廣資源進行用戶告知。對於一些沒有大量內部資源可用的業務,就不得不考慮自己的產品如何進行市場推廣的問題了。總之,產品經理(狹義)除了外包給項目經理之外,其余還是都要精通,否則就可能功虧一簣。
這幾個要素之間,不一定有重要性的前后之分,但是從掌握的順序上,我到是覺得有一班規律可言。如果你已經是一個工作多年的有工作經驗者,比如你從事幾年市場經理的工作,或者你有幾年調研公司工作經驗,那可以做產品經理時,以自己擅長的領域為切入點,然后在工作中再慢慢滲透其他能力。如果你說你做了很多年文秘、會計、律師......那我也不知道你如何切入產品經理了。
通常新畢業生來說,還是開始從b環節,產品設計開始起步。然后隨着年齡和職位的增長,可以在向用戶研究和市場推廣方面的素質滲透。現在有些公司招來的人不分長幼高下,一律產品經理,我覺得是不是可以細化成產品助理、產品專員、產品經理、高級產品經理。不是按照念頭來區分,而且看以上方面的素質的全面程度。產品助理就可以協助高級產品經理做做產品設計,產品專員可以獨立做產品設計、產品經理可能就需要有用戶研究的技能了,需要對自己的產品的市場前景負責,到了高級產品經理可能就要做品牌規划了。從時間上也是,前幾天一個朋友抱怨說自己27歲了,除了做設計之外,對用戶研究和市場幾乎不懂。我說你着什么急啊,你這個年齡畢業4年左右,已經掌握產品設計能力很好啊,等到30歲再學會產品規划也不遲啊。
具體來說人力資源角度的培養,培訓和輪崗也是主要手段。不會photoshop不行吧?會photoshop之后,可以對很多ued概念很有切身感受,比如行間距,留白等等。有些ued理論還真是需要系統的學學,你要是不知道在哪買書的話,那我告訴你,西單圖書大廈46401架一定有讓你受益匪淺的書,周末可以拿個小凳去 。不會spss不行吧?否則你知道什么是卡方檢驗嗎?不知道你怎么跟數據分析人員進行溝通呢?整合營銷都沒聽說過的話,怎么能驅動市場推廣部給你做事呢?區分不開品牌形象、品牌聯想、品牌價值號召力這些概念,你怎么能規划品牌呢?這些都要學習和掌握,人力資源部門應該好好更新一下自己的培訓計划,不要總是如何減壓、如何溝通、如何星座算命(囧嗎)。
多說一個特別的方面,產品經理的培養,有時候還要靠錢堆。什么意思呢?就是跟開發不一樣,產品經理的有些工作需要費用,比如市場推廣,市場調研。有時候領導就會說,錢有必要時候在花。我說沒必要也要花。學開車,在考完理論之后,還要上路實習呢!黨領導的難道就的這些產品經理會在你需要的時候就能做好調研嗎?一定是需要有一個慢慢進階的過程。給他們時間和少量的資金,讓他們鍛煉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