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累托圖(Parete)的使用方法


帕累托圖是石川大師的管理七工具之一(因果圖、控制圖、流程圖、直方圖、帕累托圖、趨勢圖、散點圖)

繪制帕累托圖與繪制直方圖的方法相同,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是:

1,帕圖需要按項目的頻率大小順序排序

2,帕圖需要包含一個累積百分比線(也就是雙縱坐標,左邊的縱坐標表示幀數——也就是頻次,右邊的縱坐標表示累積頻率)

舉例說明:

針對近期客戶滿意度下降問題,根據頭腦風暴會議討論的潛在問題原因:

網站工作人員設計問卷並進行了隨機客戶調查,結果如下(省略魚骨部分):

百分比一列數據是為了展示給大家看,累積百分比是怎么來的,刪除后得到下圖:

繪制帕累托圖如下:

注意事項:

1、帕圖要留存,改善前與改善后的圖做對比,可以評估出改善效果

2、帕圖是管理手段,而非目的,如果數據項目已經很清晰,則無需浪費時間制作帕圖

3、占比0~80%區間的為主要因素,可以稱作A要素

     占比80%~90%的為次要因素,可以稱作B要素

     占比90%~100%的為一般因素,可以稱作C要素

一般因素中分類不合理會導致上升到次要因素,次要因素分類不合理還會導致上升到主要因素區,分類要確保合理而明確

4、帕圖的主要目的找出主要原因,並采取合理對策,如果第一項依靠現有條件很難解決或者花費很大,可以避開第一項從第二項着手。

使用場景:

需求分析、缺陷原因分析、問題原因分析等

帕圖缺陷:

使用帕圖可以找出頻率最高的影響因素,有些因素可能頻率並不高,一旦出現,可能對客戶滿意程度影響較大,這種問題是帕圖無法解決的,帕圖的數學依據是根據頻次篩選最關鍵的一個或幾個原因。

因果矩陣就是利用不同原因對結果的影響程度區別,對原因進行優先排序,從而找到主要原因的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字不易,且讀且珍惜,轉載請注明出處:SimonK @http://www.cnblogs.com/simonk/

更博時間:

周一到周五每天一更,時間8:30-9:40之間

周六/周日/法定節假日 不定期

歡迎訂閱!

下節預報:因果矩陣介紹以及使用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