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談到了FB的期權操作問題,保證一個固定收益或者得到一個以低價買入FB的機會。
首先說下基本概念:
call:是指買權
put :是指賣權
但是這兩種期權又分別對應了long和short的兩種操作,即買入和賣出兩種操作,對應的是不同的投資策略:
四種操作方式適合的情形是不同的:
1、買入call是獲得了一種權利,可以用固定價格購買股票;所以需要支付這種權利的價格;
2、賣出call是承擔一種義務,需要以固定價格給對方規定數量的股票;所以你可以為這種義務收取服務費;
3、買入put也是為了獲取權利,就是可以以固定價格賣股票,也要為這種權利支付費用;
4、賣出put也是承擔義務,到時候要以規定價格把別人的股票買過來;所以可以收取服務費。
這里買入call和賣出put的很相似,到時候你都是得到股票;不同的是你買入call是你的選擇權,可以買可以不買;但賣出put是義務,到時候你必須買。所以,根據看漲或看跌的不同情況就需要選擇不同的操作策略了。
買入期權需要支付的是期權費用,收益率是在該期權費用上計算。比如以1元買入6月期30元的某股票,如果到時候他漲了32元,你的收益是100%;所以是在看漲的時候買入call。
賣出call是義務,可以或的固定的權利金;為的是獲取固定收益。比如你現在持有了A股票,以2元的價格賣了6月期30元的call,到期后你就要以30元的價格賣出股票。如果到時候股票價格高於30元,你將不能獲得高出部分的收益;如果是低於30元,別人可以選擇不買;那你也就繼續拿着該股票吧。那2元的權利金就算是你這段時間的收益了。

買入期權需要支付的是期權費用,收益率是在該期權費用上計算。比如以1元買入6月期30元的某股票,如果到時候他漲了32元,你的收益是100%;所以是在看漲的時候買入call。

賣出call是義務,可以或的固定的權利金;為的是獲取固定收益。比如你現在持有了A股票,以2元的價格賣了6月期30元的call,到期后你就要以30元的價格賣出股票。如果到時候股票價格高於30元,你將不能獲得高出部分的收益;如果是低於30元,別人可以選擇不買;那你也就繼續拿着該股票吧。那2元的權利金就算是你這段時間的收益了。

買入put也是你獲得權力。你以以28元的價格持有了A股票,然后怕他6個月后跌到28元以下。現在又有30元的put在交易;這時候你可以以1元的價格買個put權;6個月后你至少可以以30元的價格賣出該股票,即使股價下的也至少可以保證1元的收益;當然,如果超過了30元,你也可以不賣該股票,而享受股價上漲帶來的收益。你的成本是28+1元。

這就是這次討論Facebook的例子。我們認為FB的價值高於騰訊是沒問題的。如果是20元的價格就是和騰訊市值差不多,那在這個價格之下我就願意買。但我不知道到時候6個月后他是不是會跌到20元以下,那我也可以從這個判斷中獲利。這就是賣put。
現在FB 6月期的put是2元,我可以交18元的保證金賣出FB的put;如果到時候FB跌不到20元,別人就不會將FB 的股票賣給我,那我只是收取2元的收益,以18元的成本計算,年化收益率也可以超過20%;如果到時候跌到20元以下了,那我就要以20元的價格買入FB的股票,減去2元的賣put的收益,我的成本其實是18元,我拿着挺放心的;就繼續持有等股價漲吧。
這次就簡單了解基本概念,其實后面還有關於期權的知識;留存鏈接有機會再看。
http://wenku.baidu.com/view/fceadfec102de2bd960588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