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雪球期權總結


常見雪球期權總結

從風險溢價的角度來看,雪球類產品的本質是買方通過承擔下跌的尾部風險,換取遠超無風險利率的票息收入。對尾部風險的承擔則是通過成為看跌期權賣方的形式實現的。

標准雪球期權

標准雪球期權(【1】)合約的基本要素如下:

  • 當前價格 \(S_0\)
  • 敲入水平 \(K_{in} \ll S_0\),遠小於當前價格水平;
  • 敲出水平 \(K_{out} \ge S_0\),大於等於當前價格水平;
  • 一系列敲入觀察日期,通常是每天觀察
  • 一系列敲出觀察日期,通常是每月觀察
  • 票息利率 \(C\)
  • 敲出或到期后票息收入的計算方式,\(C\) 乘以合約持續期(年化)

合約運行期內存在三個關鍵情景:

  1. 發生敲出,此時提前終止合約,並且買方根據合約持續期獲得票息收入;
  2. 發生敲入之前合約到期,買方根據合約持續期獲得票息收入;
  3. 發生敲入后不再敲出,此時買方轉換角色,成為(平值)看跌期權賣方。

名詞解釋:

  • 敲出,退出雪球期權合約
  • 敲入,到期后(可能)進入看跌期權

標准雪球期權的變種

帶敲出保護的雪球

與標准雪球相比,帶敲出保護的雪球前幾個月不設置敲出觀察,避免過早敲出,以提高票息收入。

階梯式雪球

與標准雪球相比,階梯式雪球(【2】)的敲出水平是遞減的,前期較高而后期較低,一方面減少過早敲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增加持有一段時間后敲出的可能性。

不追保雪球

標准雪球中,買方一旦轉換成為看跌期權買方可能面臨追加保證金的情況。與標准雪球相比,不追保雪球(【5】)的買方將進入一個熊市價差而不是看跌期權,買方面對的最大損失被鎖定,有效減少尾部風險暴露的同時避免追加保證金情況的出現。

OTM 雪球

與標准雪球相比,OTM 雪球(【2】)的買方將進入一個虛值看跌期權(執行價通常等於 \(K_{in}\))而不是平值看跌期權(執行價通常等於 \(S_0\)),同樣可以減少尾部風險暴露。

看漲型雪球

與標准雪球相比,看漲型雪球(【2】)發生敲出后的收益不再是單純掛鈎固定的票息利率,而是下面兩者的最大值:

  • 固定票息利率乘以合約持續期
  • 標的資產增長幅度乘以杠桿率

壁虎型雪球

與標准雪球相比,壁虎型雪球(【3】)增加了額外的退出機制,具體而言,是在經典雪球策略上增加了“避險事件”。即首先定好避險事件觀察日,若在該觀察日之前,產品雖然未觸發敲出事件(即沒有突破價格上限),但只要掛鈎標的在此前從未跌破約定的避險事件界限(通常是當日價格/期初價格的一個閾值),則觸發避險事件,客戶將會拿到一部分比例的年化高收益,產品也將提前終止。

小雪球

與標准雪球相比,小雪球(【6】)沒有敲入條款,由於不用承擔下跌風險,買方在期初需要支付期權費購買小雪球。

觸發結構

與標准雪球相比,觸發結構(【4】)敲出后的收益不再取決於合約持續期的長度,而是一個絕對收益值,可以彌補標准雪球由於過早敲出導致低收益的缺陷。

同鑫結構

與標准雪球相比,同鑫結構(【4】)沒有敲出條款,期末的收益按照下列規則:

  • 從未發生敲入,買方得到票息利率乘以合約持續期
  • 發生敲入,且期末價格 \(S_T > S_0\),買方得到 \(\min(\frac{S_T-S_0}{S_0}, C)\) 乘以合約持續期
  • 發生敲入,期末價格 \(S_T \le S_0\),買方進入平值看跌期權

鳳凰結構

與標准雪球相比,無論最終是否進入一個看跌期權,鳳凰結構(【4】)都會根據“有效持有期”(在敲出或到期前,價格介於敲入敲出之間的天數)支付票息。

開放問題

怎樣定制雪球期權的條款,一方面滿足買方的風險偏好,另一方面減少風控端的管理難度?例如,在判斷敲入時用平均值,以減少某些希臘值的劇烈變化。

參考文章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