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得少卻考得好Learn More Study Less》這本書最早是從褪墨網站上看到的,crowncheng翻譯了全文。這本書介紹了不少學習方法,非常適合在校的學生,原文的作者Scott Young在高中和大學的學習成績很好,但花在學習上的時間並不太多。
全書一上來引入了Holistic(整體性學習方法)這個單詞,用來與死記硬背(Rote Memorization)學習法相區別,書的第四部分為小結,所以主要內容實際上是三個部分:
一、策略Strategy
二、技術Technology
三、其它Beyond(譯者翻譯為超越,但實際上是談一些與學習相關的精力管理、計划安排等事宜)
一、整體性學習策略
1. 三個概念
作者首先引入三個概念想表示信息在大腦中的存儲方式,為了理解這三個概念,作者用來城市地圖來進行比喻
結構Construct:作者把它與城市City進行類比。城市中有許許多多的建築物和道路,沒有道路相連的建築物將難以找到,一個知識點如果有多條通道相連,你就會更容易地理解和應用該知識點。
模型Model:本書中使用“書的目錄”來說明,Model的目的是壓縮信息,而比喻法Metaphor就是一種壓縮信息的辦法。
高速公路Highway:就是城市之間的高速公路,想要各種知識點活躍起來,實際上就是這些有創造力的聯結方法。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這三個概念理解還是相當有困難的,至少對於我來說是這樣的。我感覺最重要的可能就是聯結(就是這里的高速公路,用來將各種知識點串結起來)和比喻(用熟知的事物來描述新學的知識),當聯結的知識點越來越多后,可能學習的效率就會越來越高吧。
這里需要強調的就是Metaphor這個單詞,書中翻譯為比喻,在字典里經常翻譯為隱喻和暗喻,是用來與Similes(明喻)相區別的,這兩個單詞實際上文學上的單詞。
引用原文中的翻譯如下:
比喻法在整體性學習中扮演的角色是類似的,比喻就是在不熟悉的知識和熟悉的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比喻在文學中主要提供視覺上的相似,在整體性學習中比喻聯系的是類似的過程,事件或者信息的順序(其實比喻法不必拘泥於二者有多么相似,只要有一點相似,不管是視覺、聽覺、感覺還是直覺,也不管是原理,目的還是過程,都可以拿來比喻,比喻法也就是建立模型的方法)。
原書作者認為整體性學習是對發生在大腦里學習過程的一種模型,一種比喻。作者非常推崇這種比喻法,
譯者crowncheng認為認為本書的精華就在於比喻法,整體性學習的核心就是比喻法。比喻法的本質是一種用已有的知識結構來理解新知識的辦法,但是這種理解不是在原有的知識結構上添磚加瓦,而是用原有熟悉的模型來幫助我們理解整合新的知識及聯系。
2. 熟知結構
在講結構Construct時,提到了幾種熟知familiar的結構,感知型結構(Sensory Constructs)、關系型結構(Relationship Constructs)和基礎數學型結構(Basic Math Constructs)。不管什么結構,實際上都是根據你的個人經驗而來的,你如果熟知物理,你就盡量用物理的知識來進行類比(或稱為比喻、暗喻或隱喻),如果你熟悉數學、天文、地理、文學、生物,那你的想像力就太豐富了,這可能就是為什么知道的東西越多學新東西就越容易的原因了。
3. 整體性學習法的六個步驟
獲取、理解、拓展、糾錯、應用和測試。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步驟並沒有嚴格的順序,當你學習新知識的時候,這些事情是交錯進行的。
感覺這幾個過程又特別像是軟件開發過程中的瀑布模型(這也是我用的一種比喻),特別是其中的測試環節,軟件工程中分為需求測試、單元測試、功能測試和集成測試,這里的測試與前面的五個過程都有聯系。
4. 信息結構
1)Arbitrary確定信息
Arbitrary這個單詞很難翻譯,crowncheng的譯文里翻譯為“隨意信息”,它是一系列事實、日期、定義或規則,它們缺少邏輯分類。比如人有206塊骨頭,這些武斷性的數字就是一些需要機械記憶的內容,也沒有太多的道理可講。
這類信息如果不反復記憶,則非常容易遺忘,可以采用三種辦法增強這些知識點的記憶:
聯結法Linking
掛鈎法Pegging
壓縮法Compression
2)觀點信息Opinion
觀點信息是存在爭論的信息,觀點信息在論文中很常見。
對於觀點信息,最大的難點在於獲取階段,你需要檢查大量的信息以尋找其中的模式,而不是去記憶具體的細節,速讀技巧對於收集信息非常重要。
圖示法是記憶這類信息的最有效方法。
3)過程信息Process:
過程信息是教你如何行動的信息,是講述一系列動作、操作的信息。比如,講述如何游泳的知識,編寫一段電腦程序,建造一所房子等。
學習這類信息最重要的是不斷練習、重復動作。不過,建立正確的背景概念對於節約時間也很關鍵。
過程信息的最大難點是需要實際投入大量的時間用於練習。你可以對概念理解的不好,也無須學完全部的材料,但是你必須要實實在在的練習。明白正確的背景模型,然后付諸實踐。
內在化Visceralization
暗喻法Metaphor
圖示法Diagraming
模型糾錯Model Debugging
4)有形信息Concrete:是那些在實際中可以觀察到、看到、聽到或觸到的信息。
5)抽象信息Abstract:抽象信息缺少與感官的直接聯系。數學、物理、心理學、計算機和化學主要涉及的是抽象信息。量子物理學和微積分中有大量抽象的信息,不容易馬上想象出圖像來。
抽象信息與確定信息Arbitrary正好相反,抽象信息非常難以理解,但邏輯性很強;而確定信息非常淺顯,但邏輯性差。
在學習抽象信息時,整體性學習優勢明顯。通過將信息轉化為更易理解的圖像形式,可以在知識點之間建立廣泛聯系。內在化和比喻法是兩種主要的辦法。
不過實際上,大多數信息都介於抽象和具體之間。
應對枯燥的課程:當你碰到“枯燥”的課程時,不要馬上抱怨。問題可能在於老師教你時沒有和你的經驗聯系,而使用整體性學習方法,你可以將內容與你感興趣的東西相連。
5. 學習的目標
是為了通過考試,還是為了有進一步的應用?不同的目標決定了不同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偉大的學習目標產生偉大的學習效果。
要關心是不是學到有用的知識,學習上的投資會給你的生活帶來巨大的益處,前提是你能真正應用那些花時間學來的知識,學習而沒有實際的應用目的只是時間的浪費。Learning without a practical purpose is a waste of your time.
二、整體性學習技巧
1 獲取觀點Acquiring Ideas
1) 快速閱讀Speed Reading
2) 流筆記Flow-Based Notetaking
2 聯結觀點Linking Ideas
1) 隱喻Metaphor
2) 內視化Visceralization
3) 圖表化Diagraming
3 處理確定性信息Handling the Arbitrary
這里面實際上就是講了一些記憶技巧,《冠軍記憶術》這本書里講得比這詳細的多。
1) 聯結Linking
2) 掛鈎Pegging
3) 壓縮Compression
4 拓展觀點Extending Ideas
1) 實際應用Practical Usage
2) 模型糾錯Model Debugging
3) 基於項目的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三、其它與學習有關的事情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