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架構研究總結(25)——TOGAF架構開發方法(ADM)之遷移規划階段


1.8 遷移規划(Migration Planning)

image

企業架構開發方法各階段——遷移規划

 

1.8.1 目標

      本階段的目標是:

  • 確保實施和遷移規划與企業中各種管理框架相協調。
  • 通過對每個進行中的成本/業務分析賦予業務價值,來為所有的工作包、項目和構建塊進行優先級評定。
  • 最終確定架構願景和架構定義文檔,使其與批准的實施方法一致。
  • 與相關干系人一起確認在機會和解決方案階段中定義的過渡架構。
  • 創建、演進和監控詳細的實施和遷移規划,該規划為在機會和解決方案階段中定義的過渡架構的實現提供必要的資源。

1.8.2 方法

      這一階段的重點在於通過與各項目組合和項目經理的通力合作,來創建一個可行的實施和遷移規划。這一過程中的活動包括評估各種遷移項目之間的依賴性,以及他們的成本和收益,而這些按照其優先級排序的項目也正是一份詳盡的實施和遷移規划的基礎。實施和遷移規划為架構補足了各個項目級的任務,以及其所需要的資源,而且該規划也是企業管理框架發布的規划家族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規划通過緊密的協調合作,確保了業務價值的交付,以及用於完成必要工作的資源的可得性。此外,這一階段還需要確保所有關注於企業架構但身處企業架構范圍之外的組織機構能夠了解實施和遷移規划的范圍和重要性,以及企業架構對他們的活動所帶來的影響。最后,機構的演進循環過程需要被建立起來,從而保證架構的相關性,並且使得在持續的改善過程中所獲得的經驗教訓也得以被記錄下來。

1.8.3 輸入與輸出

      在當前階段所需的輸入材料以及此階段輸出的各種交付物歸納如下:

參考資料

架構參考資料

非架構性輸入

架構工作要求書

能力評估

溝通計划

架構性輸入

企業架構組織模型,包括:

  • 受影響的組織范圍
  • 成熟度評測、差距及解決方法
  • 架構團隊所擔當的角色和職責
  • 架構工作的約束
  • 預算需求
  • 治理和支持策略

治理模型和框架,包括:

  • 企業架構管理框架
  • 能力管理框架
  • 投資組合管理框架
  • 項目管理框架
  • 運營管理框架

定制的架構框架,包括:

  • 定制的架構方法
  • 定制的架構內容(交付物和制品)
  • 配置和部署工具

架構工作說明書

架構願景

架構資源庫,包括:

  • 可重用的構建塊
  • 公開且可得的參考模型
  • 組織特定的參考模型
  • 組織標准

架構定義文檔草案,包括:

  • 戰略遷移規划
  • 基線業務架構1.0版
  • 基線技術架構1.0版
  • 基線數據架構1.0版
  • 基線應用架構1.0版
  • 目標業務架構1.0版
  • 目標技術架構1.0版
  • 目標數據架構1.0版
  • 目標應用架構1.0版
  • 影響分析—項目列表和章程

架構需求說明草案,包括:

  • 差距分析結果(包括對於業務、數據、應用和技術架構的對比)
  • 架構需求
  • IT服務管理一體化要求

現存業務程序和項目的變更請求

經過確認和驗證的架構路線圖

能力評估,包括:

  • 企業架構成熟度概況
  • 轉型准備報告

過渡架構1.0版,包括:

  • 確定的關於差距、解決方案和依賴性的評估
  • 風險注冊表1.0版本
  • 影響分析—項目列表
  • 依賴性分析報告
  • 實施因素評估和推導矩陣(Deduction Matrix)

實施和遷移計划0.1版

實施和遷移計划1.0版

定稿的架構定義文檔

定稿的架構需求說明

定稿的架構路線圖

定稿的過渡架構

可重用的架構構建塊

架構工作要求書(項目實施方面)

架構契約(標准的,關於項目實施)

實施治理模型

從經驗教訓中產生的變更請求

1.8.4 步驟

     在當前階段中所要執行的各個步驟歸納如下:

  • 確認管理框架與實施和遷移規划之間的相互作用
  • 為每個項目指定業務價值
  • 估算資源需求、項目時間和可用性/交付工具
  • 通過進行成本/收益分析和風險驗證對遷移項目進行優先級排序
  • 確認過渡架構的各增量或階段,並更新架構定義文檔
  • 生成架構實現路線圖和遷移計划
  • 創建架構演進循環,並對受到的經驗教訓進行記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