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架構研究總結(23)——TOGAF架構開發方法(ADM)之技術架構階段


1.6 技術架構(Technology Architecture)

image

企業架構開發方法各階段——技術架構

 

1.6.1 目標

      技術架構建設階段的目標是將應用架構中定義的各種應用組件映射為相應的技術組件,這些技術組件代表了各種可以從市場或組織內部獲得的軟件和硬件組件。由於技術架構定義了架構解決方案的物理實現,因而它與實施和遷移規划有着很強的關聯。技術架構定義了技術組合的基線和目標視圖,以及從基線架構到目標架構的一份詳細的演進路線圖,並借此識別出在過渡過程中的關鍵工作包。技術架構是制定架構信息集合(包括業務架構、信息系統架構、技術架構)的最后一步,因而它支持在特定遷移情景中的成本評估。

1.6.2 方法

      在當前階段的各項活動中,架構團隊需要考慮在架構資源庫中是否存在與技術架構相關的可利用資源,特別是如下幾個方面的資源:

  • 在IT資源庫或IT服務目錄中記錄的現有IT服務。
  • TOGAF技術參考模型(TRM)。
  • 組織所處行業的通用技術模型。
  • 與通用系統架構相關的技術模型,例如The Open Group中關於集成信息基礎設施的參考模型(III-RM)。

1.6.3 輸入與輸出

      在當前階段所需的輸入材料以及此階段輸出的各種交付物歸納如下:

參考資料

架構參考資料

候選產品的產品信息

非架構性輸入

架構工作要求書

能力評估

溝通計划

架構性輸入

企業架構組織模型,包括:

  • 受影響的組織范圍
  • 成熟度評測、差距及解決方法
  • 架構團隊所擔當的角色和職責
  • 架構工作的約束
  • 預算需求
  • 治理和支持策略

定制的架構框架,包括:

  • 定制的架構方法
  • 定制的架構內容(交付物和制品)
  • 配置和部署工具

技術原則

通過的架構工作說明書

架構願景

架構資源庫,包括:

  • 可重用的構建塊
  • 公開且可得的參考模型
  • 組織特定的參考模型
  • 組織標准

架構定義文檔草案,包括:

  • 基線業務架構1.0版
  • 基線技術架構0.1版
  • 基線數據架構1.0版
  • 基線應用架構1.0版
  • 目標業務架構1.0版
  • 目標技術架構0.1版
  • 目標數據架構1.0版
  • 目標應用架構1.0版

架構需求說明草案,包括:

  • 差距分析結果
  • 來源於之前階段的相關技術需求

架構路線圖的業務、數據和應用架構組件

經過改善和更新的架構願景階段中的各交付物,包括:

  • 架構工作說明(如有需要,進行修改)
  • 經過驗證的技術原則或新的技術原則(如果產生的話)

更新的架構定義文檔草案,包括:

  • 基線技術架構1.0版
  • 目標技術架構1.0版
    • 各技術組件以及他們與信息系統之間的關系
    • 各技術平台以及它的解構組成
    • 環境和位置
    • 期望的處理負荷以及技術組件間的負荷分布
    • 物理(網絡)通信
    • 硬件及網絡說明
  • 代表相關干系人關注點的視角下的各種視圖

更新的架構需求說明草案,包括:

  • 差距分析結果
  • 從業務架構和信息系統架構階段輸出的需求
  • 更新的技術需求

架構路線圖的技術架構組件

1.6.4 步驟

      在當前階段中所要執行的各個步驟歸納如下:

  • 選擇參考模型、視角和工具
  • 開發基線技術架構描述
  • 開發目標技術架構描述
  • 執行差別分析
  • 定義路線圖組件
  • 通觀整個架構景觀來明確和解決相關影響
  • 進行正式的關系人審查
  • 最終確定技術架構
  • 創建架構定義文檔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