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准備階段(Preliminary)
企業架構開發方法各階段——預備階段
1.1.1 目標
預備階段的目標是:
- 對進行企業架構活動的組織的背景和環境進行審查。
- 明確企業架構的贊助人,以及其他將被創建企業架構這項業務指令所影響的主要干系人,並確定他們的需求和優先級、他們與組織的關系,以及他們之間所需的工作行為。
- 確保所有將要被涉及到的或受益的人員致力於架構過程的成功。
- 促使架構贊助者為將要受到影響的業務領域的工作制定需求。
- 明確受此業務指令影響的各個企業組織元素,並對其范圍進行界定。此外,還需要為這些元素定義各種約束和假設。
- 定義組織的“架構足跡”,包括負責執行架構工作的人員、他們的位置以及職責。
- 定義用於進行企業架構建設的框架和詳細方法。
- 確定一個治理和支持框架,用來在整個ADM過程中為架構治理提供業務流程和資源方面的支持。此種框架將會確保目標架構的適用性(fitness-for-purpose),並對其在進行過程中的效能進行評測。
- 選擇和落實用於支持架構活動的各種工具和基礎設施。
- 定義架構原則,而這些原則將會成為約束架構工作的一個部分。
1.1.2 方法
預備階段在於為企業或組織定義在哪里、為什么、誰負責、如何創建架構,以及架構的大體內容是什么,具體包括如下幾個主要方面:
- 確定企業的范圍,並借此明確將要從企業架構中獲益的各個干系人。
- 為了在某個企業中為采用何種框架做出一個有效且明智的決定(包括如何對框架進行裁剪,從而適合組織的需要),明確組織背景和環境是必需的,這包括針對如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 企業架構的商業模型和企業架構活動的預算計划。
- 企業中與架構相關的干系人以及他們的關注點。
- 組織的意向和文化。
- 當前用於支持變更執行和IT運營的各個流程。
- 基線架構景觀,包括企業當前的狀態以及其景觀如何通過文檔的形式來表現。
- 將要使用架構框架的組織的技能和能力。
- 架構工作需求:處在架構工作背后的業務需求驅動了針對架構工作的需求和性能指標的制定。這些需求應該足夠清晰,從而使得業務輸出和資源需求得以被界定,同時簡要的企業業務信息需求以及與之相關的企業架構工作策略也將被定義出來。
- 制定原則:在此階段制定的架構原則將會成為日后用於約束架構工作的各種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 明確組織的管理框架:企業架構開發方法是一種通用的方法,它既可以適用於各種行業,亦可以與企業中已經存在的各種管理框架相融合。一般來講,能夠與TOGAF相互協調的管理框架包括業務能力管理、組合/項目管理方法、運營管理方法和解決方案開發方法。這些框架並不是相互隔絕的,而是相互交疊並組合在一起來為組織提供價值,因而TOGAF也不能僅僅着眼於IT實現,而應該擴展視野,將關注點放到其對整個組織的影響之上。這種與組織中其他框架的融合也為組織在引入TOGAF時提出了要求,即組織應根據自身特點對其進行適當的改造。
- 將各種管理框架進行關聯:由於組織中存在着各種作用不同的管理框架和方法,因而他們與企業架構之間的合作關系應該得到明確的定義。在TOGAF規范中列出了如下圖所示的一張管理框架關系圖:
組織中管理框架之間的關系與交互
- 為企業架構/業務變更的成熟度評估進行規划:能力成熟度模型(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是一個根據各種選定因素而進行評估的有效方法,在企業架構的建設中亦是如此。成熟度的實際水平為組織的變更能力提供了一個戰略上的評測以及一系列用於改善組織能力的步驟。一個好的企業架構成熟度模型應該在很大程度上涵蓋了企業的各項特性,這既包括業務方面,也包括技術方面。每個組織都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各項評測因素,並據此建立起適合於自己的成熟度模型,不過TOGAF建議組織應以某現存並且開放的成熟度模型(例如NASICO、美國聯邦企業架構成熟度模型等)為基礎來定制符合自身需要的成熟度模型,而不要憑空創建。
1.1.3 輸入與輸出
在當前階段所需的輸入材料以及此階段輸出的各種交付物歸納如下:
輸 入 |
參考資料 |
TOGAF標准 |
其他架構資料 |
||
非架構性輸入 |
董事會策略和業務計划、業務原則和策略、業務目標和驅動力 |
|
當前運行中的主要業務框架 |
||
治理與法律框架,包括架構治理策略 |
||
用於對項目進行研究審查的預算 |
||
合作第三方以及相關合同 |
||
IT戰略 |
||
架構性輸入 |
企業架構組織模型,包括:
|
|
當前企業架構(如果存在),包括:
|
||
當前企業架構原則 |
||
當前企業架構資源庫 |
||
輸 出 |
企業架構的組織模型,包括:
|
|
定制的企業架構框架,包括:
|
||
企業架構資源庫的雛形 |
||
針對業務目標、原則和驅動力的聲明或引用 |
||
架構工作要求書 |
||
治理框架 |
1.1.4 步驟
在當前階段中所要執行的各個步驟歸納如下:
- 界定將要受到影響的企業組織的范圍。
- 確定治理和支持框架。
- 定義並建立企業架構團隊和組織結構。
- 明確並制定架構原則。
- 選擇架構框架,並對其進行定制。
- 落實相關架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