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量
一般变量的声明方法为:类型名+变量名+变量初始化值。变量名的写法约定为首字母小写,如果是单词组合则中间每个单词的首字母都应该大写,例如ledPin、ledCount等,一般把这种拼写方式称为小鹿拼写法(pumpy case)或者骆驼拼写法(camel case)。
变量的作用范围又称为作用域,变量的作用范围与该变量在哪儿声明有关,大致分为如下两种。
(1)全局变量:若在程序开头的声明区或是在没有大括号限制的声明区,所声明的变量作用域为整个程序。即整个程序都可以使用这个变量代表的值或范围,不局限于某个括号范围内。
(2)局部变量:若在大括号内的声明区所声明的变量,其作用域将局限于大括号内。若在主程序与各函数中都声明了相同名称的变量,当离开主程序或函数时,该局部变量将自动消失。
二、常量
常量是指值不可以改变的量,例如定义常量 const float pi=3.14,当pi=5时就会报错,因为常量是不可以被赋值的。编程时,常量可以是自定义的,也可以是Arduino核心代码中自带的。下面就介绍一下 Arduino核心代码中自带的一些常用的常量,以及自定义常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逻辑常量(布尔常量):false 和true
false的值为零,true通常情况下被定义为1,但true具有更广泛的定义。在布尔含义(BooleanSense)里任何非零整数为true。所以在布尔含义中-1、2和-200都定义为true。
2.数字引脚常量:INPUT和OUTPUT
首先要记住这两个常量必须是大写的。当引脚被配置成INPUT时,此引脚就从引脚读取数据;当引脚被配置成 OUTPUT时,此引脚向外部电路输出数据。在前面程序中经常出现的pinMode(ledPin,OUTPUT),表示从ledPin 代表的引脚向外部电路输出数据,使得小灯能够变亮或者熄灭。
3.引脚电压常量:HIGH和LOW
这两个常量也是必须大写的。HIGH表示的是高电位,LOW表示的是低电位。例如:digital Write(pin,HIGH);就是将pin这个引脚设置成高电位的。还要注意,当一个引脚通过pinMode被设置为INPUT,并通过digitalRead 读取(read)时。如果当前引脚的电压大于等于3V,微控制器将会返回为HIGH,引脚的电压小于等于2V,微控制器将返回为LOW。当一个引脚通过 pinMode配置为OUTPUT,并通过 digitalWrite 设置为LOW时,引脚为Ov,当 digitalWrite 设置为 HIGH时,引脚的电压应在5V。
4.自定义常量
在Arluino中自定义常量包括宏定义#define和使用关键字const来定义,它们之间有细微的区别。在定义数组时只能使用const。一般 const相对的#define是首选的定义常量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