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大津法(OTSU)是一種確定圖像二值化分割閾值的算法,由日本學者大津於1979年提出。從大津法的原理上來講,該方法又稱作最大類間方差法,因為按照大津法求得的閾值進行圖像二值化分割后,前景與背景圖像的類間方差最大(何為類間方差?原理中有介紹)。 OTSU算法 OTSU算法也稱最大類間差 ...
OTSU算法是由日本學者OTSU於 年提出的一種對圖像進行二值化的高效算法。 大津算法 。不過OTSU比較適合前景和背景像素值差距比較大的圖像,如果圖像復雜 細節多 近色的話,OTSU算法效果不好。 閾值將原圖像分成前景 背景兩個圖像。前景:用 , , 來表示在當前閾值下的前景的點數,質量矩,平均灰度 背景:用 , , 來表示在當前閾值下的背景的點數,質量矩,平均灰度 當取最佳閾值時,背景應該與前 ...
2021-03-29 18:08 0 287 推薦指數:
簡介: 大津法(OTSU)是一種確定圖像二值化分割閾值的算法,由日本學者大津於1979年提出。從大津法的原理上來講,該方法又稱作最大類間方差法,因為按照大津法求得的閾值進行圖像二值化分割后,前景與背景圖像的類間方差最大(何為類間方差?原理中有介紹)。 OTSU算法 OTSU算法也稱最大類間差 ...
基於OTSU的圖像多閾值分割算法 目錄 基於OTSU的圖像多閾值分割算法 實驗需求分析: 實驗基礎知識: 什么是Otsu閾值分割? 類內方差 ...
在對處理后的圖像數據進行分析之前,圖像分割是最重要的步驟之一。它的主要目標是將圖像化分為與其中含有的真實世界的物體或區域有槍相關性的組成部分。 根據目標可將圖像分割分為: 完全分割 —— 結果是一組唯一對應於輸入圖像中物體的互不相交的區域。 部分分割 —— 區域並不直接對應於圖像物體 ...
MeanShift圖像分割算法 ...
對多種常用的圖像分割算法進行對比,並采用像素精度(PA)、均像素精度(MPA)、均交並比(MIoU)、頻權交並比(FWIoU)四個評價因子對各算法的分割效果進行評定,值越大說明分割效果越好 https://blog.csdn.net/qq_37274615/article/details ...
簡介: 大津法(OTSU)是一種確定圖像二值化分割閾值的算法,由日本學者大津於1979年提出。從大津法的原理上來講,該方法又稱作最大類間方差法,因為按照大津法求得的閾值進行圖像二值化分割后,前景與背景圖像的類間方差最大(何為類間方差?原理中有介紹)。 OTSU算法 OTSU算法也稱最大類間差 ...
最大類間方差法是由日本學者大津於1979年提出的,是一種自適應的閾值確定的方法,又叫大津 法,簡稱OTSU。它是按圖像的灰度特性,將圖像分成背景和目標2部分。背景和目標之間的類間方差越大,說明構成圖像的2部分的差別越大,當部分目標錯分為背景或部分背景錯分為目標都會導致2部分差別變小。因此,使類間 ...
最大類間方差法是由日本學者大津於1979年提出的,是一種自適應的閾值確定的方法,又叫大津法,簡稱OTSU。它是按圖像的灰度特性,將圖像分成背景和目標2部分。背景和目標之間的類間方差越大,說明構成圖像的2部分的差別越大,當部分目標錯分為背景或部分背景錯分為目標都會導致2部分差別變小。因此,使類間方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