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python算法與數據結構-冒泡排序算法(32)

一 冒泡排序介紹 冒泡排序 英語:Bubble Sort 是一種簡單的排序算法。它重復地遍歷要排序的數列,一次比較兩個元素,如果他們的順序錯誤就把他們交換過來。遍歷數列的工作是重復地進行直到沒有再需要交換,也就是說該數列已經排序完成。這個算法的名字由來是因為越小的元素會經由交換慢慢 浮 到數列的頂端。 二 冒泡排序原理 比較相鄰的元素。如果第一個比第二個大,就交換他們兩個。 對每一對相鄰元素做同樣 ...

2019-06-22 00:10 0 462 推薦指數:

查看詳情

數據結構算法——排序算法-冒泡排序

基本介紹 冒泡排序(Bubble Sorting)(時間復雜度為 O(n²))的基本思想:通過對待排序序列 從前向后(從下標較小的元素開始),依次比較相鄰元素的值,若發現逆序則交換,使值較大的元素逐漸從前移向后部,就像水底下的旗袍一樣逐漸向上冒。 優化點:因為排序過程中,個元素不斷接近 ...

Mon Aug 30 05:54:00 CST 2021 0 211
數據結構算法排序四:冒泡排序

  我們在學習排序算法的時候或許很多人接觸到的都是冒泡和選擇這兩種排序算法,其實真的可以說的是這兩種算法確實是比較經典的排序方法,同時,在我的理解中,這兩個排序具有驚奇的相似點。何為冒泡排序,如果我們在家煮過水都能知道,在水即將沸騰的時候會有一個又一個的水泡往上冒,這個現象其實和冒泡排序還是比較 ...

Fri Dec 01 07:28:00 CST 2017 0 1850
數據結構64:冒泡排序算法(起泡排序

起泡排序,別名“冒泡排序”,該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將無序表中的所有記錄,通過兩兩比較關鍵字,得出升序序列或者降序序列。 例如,對無序表 {49,38,65,97,76,13,27,49}進行升序排序的具體實現過程如圖 1 所示: 圖 1 第一次起泡 ...

Wed May 23 17:38:00 CST 2018 0 9489
在路上---學習篇(一)Python 數據結構算法 (2) -- 冒泡排序、選擇排序、插入排序

獨白:   第一次接觸算法排序, 充滿了好奇並且渴望了解其中原理,今天先學習了三種排序的方法,分別是 冒泡排序、選擇排序、插入排序。學完以后發現數學知識真的很重要,越牛逼的算法要求知識越多,越精。雖說剛接觸有些不容易接受,但我相信憑着不斷的主動學習和練習是可以攻克的。最重要的事情 我有興趣去學 ...

Fri Nov 17 19:25:00 CST 2017 0 1926
真正的Java數據結構冒泡排序算法

今天之前上網搜Java冒泡排序算法,看到很多都是錯誤的,所以自己就根據書上實現了一下: 程序運行流程, 未排序時: 第一次排序結果: 第二次排序結果: 第三次排序結果: 第四次排序結果: 溫馨提示 ...

Sun Apr 09 02:06:00 CST 2017 0 1257
數據結構之------C++指針冒泡排序算法

C++通過指針實現一位數組的冒泡排序算法。 運行結果: 代碼講解: 一維數組的數組名代表的是數組的第一個元素的地址,我們在傳遞參數的時候需要兩個參數,一個是首地址,另一個是數組元素的個數, 至少需要 ...

Mon Oct 06 18:53:00 CST 2014 0 3681
數據結構算法之美》——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選擇排序

排序,是每一本數據結構的書都繞不開的重要部分。 排序算法也是琳琅滿目、五花八門。 每一個算法的背后都是智慧的結晶,思想精華的沉淀。 個人覺得排序算法沒有絕對的孰優孰劣,用對了場景,就是最有的排序算法。 當然,撇開這些業務場景,排序算法本身有一些自己的衡量指標,比如我們經常提到的復雜度分析 ...

Mon Jan 14 05:35:00 CST 2019 2 606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