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為什么要使用 SPL中的 SplQueue實現隊列

今天看php的SPL標准庫部分里面涉及到數據結構其中有 SplQueue 來實現隊列效果,但是我剛接觸php的時候學習到的是 使用array的 array push 和 array pop 就可以實現隊列效果啦啊,那么說 SPL中的這個是不是顯得很雞肋呢 后來進過查詢資料並且實際運行一下程序后發現,其實在性能方面,使用spl的數據結構比使用array模擬出來的隊列在性能上強很多: array數組模 ...

2019-05-15 17:01 0 1046 推薦指數:

查看詳情

為什么要使用 kafka,為什么要使用消息隊列

緩沖和削峰:上游數據時有突發流量,下游可能扛不住,或者下游沒有足夠多的機器來保證冗余,kafka在中間可以起到一個緩沖的作用,把消息暫存在kafka,下游服務就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慢慢處理。 解耦和擴展性:項目開始的時候,並不能確定具體需求。消息隊列可以作為一個接口層,解耦重要的業務流程 ...

Mon May 18 04:38:00 CST 2020 0 1289
為什么要使用消息隊列以及消息隊列的優缺點

1、為什么要使用消息隊列?   (1)解耦   傳統模式的缺點:系統間耦合性太強,如上圖所示,系統A在代碼中直接調用系統B和系統C的代碼,如果將來D系統接入,系統A還需要修改代碼,過於麻煩!   中間件模式:將消息寫入消息隊列,需要消息的系統自己從消息隊列訂閱,從而系統A不需要做任何修改 ...

Thu Nov 29 00:35:00 CST 2018 0 1618
java為什么要使用代理

引入代理: 我們為什么要引入java的代理,除了當前類能夠提供的功能外,我們還需要補充一些其他功能。 最容易想到的情況就是權限過濾,我有一個類做某項業務,但是由於安全原因只有某些用戶才可以調用這個 ...

Wed Oct 17 18:35:00 CST 2018 1 4913
Java為什么要使用線程池?如何使用

線程的執行過程: 創建(t1) 運行(t2) 銷毀(t3) 線程運行的總時間 T= t1+t2+t3; 假如,有些業務邏輯需要頻繁的使用線程執行某些簡單的任務,那么很多時間都會浪費t1和t3上。 為了避免這種問題,JAVA提供了線程池 在線程池中的線程可以復用,當線程運行完任務之后 ...

Wed Oct 26 18:31:00 CST 2016 0 1474
java為什么要使用迭代器

簡而言之,集合的遍歷如果用for來進行的話,需要知道集合的內部構造,想遍歷數組的時候一樣,需要索引有序。但是例如set集合是無序的,使用for遍歷不了。這時需要迭代器來遍歷,把集合中所有的元素都找出來。 迭代器(Iterator)模式,又叫做游標(Cursor)模式。迭代器提供一種 ...

Sun Mar 08 19:55:00 CST 2020 0 2169
Java為什么要使用單繼承而不是多繼承?

多繼承雖然能使子類同時擁有多個父類的特征,但是其缺點也是很顯著的,主要有兩方面: (1)如果在一個子類繼承的多個父類擁有相同名字的實例變量,子類在引用該變量時將產生歧義,無法判斷應該使用哪個父類的變量。 例如:類ClassA: 子類ClassC:(假設允許類與類之間多繼承 ...

Sun Oct 10 07:54:00 CST 2021 0 1233
《Linux為什么要使用虛擬地址》

1.直接使用物理地址 (1)安全風險:   用戶有可能在程序操作不當,直接操作了某個未知的物理地址,導致數據被改寫。有可能導致那部分內存的程序或者設備損壞。   使用虛擬地址的話,會有相對應的保護機制。 (2)地址不確定   眾所周知,編譯完成后的程序是存放在硬盤上的,當運行 ...

Tue Jan 07 01:02:00 CST 2020 0 1407
bootrom/spl/uboot/linux逐級加載是如何實現的?

關鍵詞:bootrom、spl、uboot、linux、mksheader、sb_header、mkimage、image_header_t等等。 首先看一個典型的bootrom->spl->uboot->linux流程log,主要分為4個部分,中間有3個銜接 ...

Sun Aug 04 08:00:00 CST 2019 0 1262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