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階音程音調
Do | Re | Me | Fa | Sol | La | Si |
---|---|---|---|---|---|---|
C | D | E | F | G | A | B |
音程:相隔的音數 +1。C 比 C 高 1 度,D 比 C 高 2 度,C 比 E 低 2 度,上X度,下X度。
C Db D Eb E F Gb G Ab A Bb B C,相隔一個半音。
自然大調音階(Natural Major Scale) :全全半全全全半。C大調:C D E F G A B ,D大調:D E Gb G A B Db。
自然小調音階(Natural Minor Scale) :全半全全半全全。C自然小調:C D Eb F G Ab Bb 。
平行調:互為改變音階排列順序后的調,如C大調與A小調互為平行調:CDEFGAB <=> ABCDEFG
平行調轉調是不會有違和感。
主音:音階第一個音。如C大調主音為C。
同主調:主音相同的調。如C大調與C自然小調為同主調。
同主調轉調時感覺明顯。
和弦構成
順階和弦/調內和弦(Diatonic Chord):在音階的七個音之內的和弦。
三和弦:音階內選一個根音(Root),其上三度為三音,上五度為五音,三個音組成三和弦。
C大調調內三和弦:C , Dm , Em , F , G , Am , Bm(b5)
大和弦:根音與三音之間為大三度(4半音),三音與五音之間為小三度(3半音),C F G,讀作 C/F/G major。
小和弦:根音與三音之間為小三度(3半音),三音與五音之間為大三度(4半音),Dm Em Am,讀作 D/E/A minor。
注意,B D F 也是小和弦,但是由於5音相對其他小和弦降半度(3/3)所以有(b5)記號,這個音響效果也比較特殊。
所以說大小和弦判別標准為根音到三音之間是4半音還是3半音。
大部分三和弦的根音到五音都是7半音,三音降半度變成小和弦(但是可能不是調內的了)。
七和弦:在三和弦的基礎上多一個七音:五音上三度。如 C E G A
C大調調內七和弦:CΔ7 , Dm7 , Em7 , FΔ7 , G7 , Am7 , Bm7(b5)。
大和弦(Major) (三音4半音) | 小和弦(Minor) (三音3半音) | |
---|---|---|
7 (七音10半音) | 屬七和弦 (X7) | 小七和弦 (Xm7) |
Δ7(maj7) (七音11半音) | 大七和弦 (XΔ7) (Xmaj7) | 小大七和弦 (XmΔ7) (XmMaj7) |
tips: 數七音半音數可以直接把根音上移一個八度(12半音),然后直接看是否相鄰即可。
和弦轉位
由於和弦與和弦之間音跨度較大,所以需要和弦轉位。(就是相鄰兩個和弦之間的音盡可能近)
第一轉位:根音升高八度。
第二轉位:在第一轉位的基礎上三音升高八度。
第三轉位等以此類推...
記法為和弦名/轉位后最低音,如C的第一轉位為 C/E ,讀作 C on E。
但是你會發現轉位和小跨度不可兼得。
解決方法就是直接低若干個八度加一個最低音就好了。
比如說低八度彈 G ,高八度彈 E G C ,那就是 C/G
鋼琴就是直接左手根音,右手和弦。吉他就直接貝斯彈根音。
也就是說,常用手法為高八度控制和弦名以及兩個和弦之間音的距離,低八度根音控制轉位。
如卡農進行的低音下行為 C G/B Am Em/G F C/E Dm G,低音為 CBAGFEDG
三和弦低音往下移動一度即可變成七和弦第三轉位,C(CEG) 變為 Cmaj7/B (BCEG)。
但是僅僅移動低音一度就變這么復雜屬實有些阿拉丁,所以說這種直接簡寫為 C/B(能看懂就行)。
和弦功能
主和弦(Tonic/T),穩定。
屬和弦(Dominant/D),緊張。
下屬和弦(Subdominant/SD),半穩定半緊張。萬能。
終止(Cadence):和弦進行的最小單位。
T進行到D/SD,SD進行到T/D,D只能進行到T。(D->SD 反功能)
常用終止:T->D->T(正格終止),T->SD->T(變格終止),(T->)SD->D->T(完全終止)。
反功能終止:(T->)D->SD->T,古典音樂理論禁止,流行和爵士隨便用。
好聽的都被那群老頭子們寫完了,我們來整點不一樣的.jpg
主要三和弦(正和弦):C(T),F(SD),G(D)。
代理和弦(副和弦):Dm(SD),Em(T),Am(T),Bm(b5)(D)。
Am(ACE) 和 Em(EGB) 與 C(CEG) 有兩個共同音,所以它倆也是T。
同理,Bm(b5) (BDF) 與 G(GBD),Dm(DFA) 與 F(FAC) 。
所以 C(T),Dm(SD),Em(T),F(SD),G(D),Am(T),Bm(b5)(D)。
但是這個分類特別怪,因為你會發現 Em(EGA) 和 G(GAC) 也有兩個共同音但是 Em 卻是主功能。
可以試一下這個(T->D->T):C | G7 | Em,然后你會發現特別怪。
Em 之所以不穩定還有一個原因是缺少了 Do 這個音,但是它卻有 C(CEG) 的旋律音 E 所以說還是划為主和弦。
也就是說,這個和弦功能分類僅供參考。
A自然小調的分類一樣,只不過Am變成主和弦,其他按順序下去一樣。
屬功能
屬音:音階中第五個音。由於主音的泛音中最明顯的就是屬音。C大調中為G。
導音:比主音低一個半音的音,傾向於回到主音。C大調中為B。
強進行:低音上行純四度(5半音)或低音下行純五度(7半音)。
三全音(Tritone):減五度(6半音),產生混濁音響的音程。
C大調主和弦CEG,B里C一個半音,F里E一個半音,所以BF都不穩定,BF還是三全音,所以BF一起按很陰間。
Bm(b5),G7,Bm7(b5) ,都包含三全音,其中 G7 到 C 為強進行,它的三音還是導音。
屬七和弦(Dominant 7th) :在屬音上建立包含三全音的和弦。就是 X7,如 G7。
屬進行(Dominant Motion):屬七和弦移動到上方純四度或下方純五度的和弦進行。
然后你發現自然小調壞事了,比如 A小調。
主和弦 Am,屬七和弦應該是 Em7,但是這玩意 E G B D,既不包含導音 Ab,又沒有三全音(GD 7半音)。
解決方法就是將 G 移高一個半音變成 Ab,這樣就有導音了,D Ab 也構成三全音。
這樣 Em 變成 E,Em7 變成 E7 ,其中 E7 為屬七和弦。
和聲小調音階(Harmonic Minor Scale):將自然小調的第七音提高半音。C和聲小調:C D Eb F G Ab B 。
這樣有了屬和弦,但是由於第六音和第七音之間存在增音程(3半音),唱的時候不好使。
於是把第六音也提高半音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旋律小調音階(Melodic Minor Scale):將和聲小調的第六音提高半音。C和聲小調:C D Eb F G A B 。(大調降三音)
常用方法為:正常用自然小調,要寫屬和弦的時候轉為和聲或旋律小調。
副屬和弦(Secondary Dominant):嗯造出來的屬七和弦,用來造屬進行銜接用。如 C7 (CEGBb)。
原順階和弦 | 副屬和弦形式 | 解決方向(四度上行(5半音)) |
---|---|---|
C,Cmaj7 | C7 | F,Fmaj7 |
Dm,Dm7 | D7 | G,G7 |
Em,Em7 | E7 | Am,Am7 |
Am,Am7 | A7 | Dm,Dm7 |
Bmb5,Bm7b5 | B7 | Em,Em7 |
F 的上行純四度的根音為 Bb ,不屬於順階和弦所以寄了。G 本來就是屬和弦。
重屬和弦(Double Dominant/Doppeldominante/DD):連續兩個屬七和弦。如 D7 | E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