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極其簡單,人們隨時可以獲得幸福
陽光、月光、藍天、白雲、夕陽、微風等都是世界上既美好且免費的東西,世界極其簡單,別把它搞復雜啦,化繁為簡,專注自我,好好享受生活,要好好擁抱每一天。
2、隨着年齡的增長,世界便逐漸露出真面目。人們不得不接受“我只不過如此”之類的現實,原以為等候在人生路上的一切“可能”都會變成“不可能”。幸福的浪漫主義季節轉瞬即逝,殘酷的現實主義時代終將到來。
與自己和解,我依然相信自己不普通,相信自己是不斷成長的,當然我知道有很多人都比我優秀,可我只和自己比,只要我在不斷進步,就會成為我想要的樣子。
3、現在,你眼中的世界呈現出復雜怪異的一片混沌。但是,如果你自身發生了變化,世界就會恢復其簡單姿態。因為,問題不在於世界如何,而在於你自己怎樣。
如果冬天喝了一杯熱水,你會覺得很暖和,但如果你在夏天喝杯熱水,你會覺得很熱,所以如果冬天讓自己熱起來,夏天讓自己冷起來,那么那杯水對你並沒有區別,東西是不變的,只要你變了,你眼中的世界也跟着變了,以什么樣的心境去看待事物,就會呈現出什么樣的姿態,不忘初心,我們無法改變別人,也改變不了環境,所以從自身出發,以自己為中心,快樂至上。
4、青年自幼就缺乏自信,他對自己的出身、學歷甚至容貌都抱有強烈的自卑感。也許是因為這樣,他往往過於在意他人的目光;而且,他無法衷心地去祝福別人的幸福,從而常常陷入自我嫌惡的痛苦境地。
楊絳先生說過: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層台階,階下有人再仰望你,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你抬頭自卑,低頭自得,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
5、任何經歷本身並不是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我們並非因為自身經歷中的刺激——所謂的心理創傷——而痛苦,事實上我們會從經歷中發現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一件事情是好是壞,應該由自己判定,不用太在意別人所評判的自己,是對是錯我們自己分辨,即使經歷了失敗,那又怎樣,我們賦予這次失敗的意義,而從中又學到一些東西,那這還是我們嚴重的失敗嘛,經歷本身不會決定什么,是我們給過去經歷賦予了什么樣的意義,並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這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6、你並不是“受怒氣支配而大發雷霆”,完全是“為了大發雷霆而制造怒氣”。也就是說,為了達到大發雷霆這個目的而制造出來憤怒的感情。
就比如小孩的假哭,並不是因為委屈害怕而哭,而是因為哭真的很有效。
7、你感覺講道理太麻煩,所以想用更加快捷的方式使並不抵抗的對方屈服。作為相應的手段,你采用了“憤怒”這種感情。
憤怒是一個快速見效又能發泄的一種方式,我們認為講道理太麻煩,所以選擇用這種方式去震懾他人,但我們為了達到目的的時候可以有很多種選擇,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選擇。
8、所謂憤怒其實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種“手段”而已。它既可以在接電話的瞬間巧妙地收起,也可以在掛斷電話之后再次釋放出來。
我們每次生氣其實都可以選擇不生氣,但或許就是因為我們想要達到某種目的而憤怒發火,情緒可以控制,主要看自己內心想不想,,這樣的人也太強大了吧。。。
9、為什么那么急於得到答案呢?答案不應該是從別人那里得到,而應該是自己親自找出來。
別急於求成,別聽別人說,要聽自己說。
10、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
當發生了不好的事情,別emo,我們想想這件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是想告訴我什么呢,是想教會我什么呢,“有人朝她扔泥巴,有人朝她扔鮮花,她不在意泥巴也不在意鮮花,而是用泥巴種鮮花”。
11、一味執著於“被給予了什么”,現實就會改變嗎?我們不是可以更換的機械。我們需要的不是更換而是更新。
別抱怨,我們要更新,而不是要更換,既然無法改變現實,那我們就改變自己的心態,不要和別人比,不要覺得自己擁有的為什么比別人的差這么多,要肯定自己擁有的東西,要將這些擁有的東西,思考怎樣把它變得更好。
“比如你現在感受不到幸福,有時還會覺得活得很痛苦,甚至想要變成別人,但是,現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為你自己親手選擇了“不幸”,而不是因為你生來不幸”。
12、我所能做的就是首先讓其接受“現在的自己”,不管結果如何,首先讓其樹立起向前邁進的勇氣。阿德勒心理學把這叫作“鼓勵”。
勇敢接受現在的自己,有勇氣去面對現在的自己,學會接受失敗,接受因果,一直向前走,堅持下去,且依然熱愛。
13、之所以只看到缺點是因為你下定了“不要喜歡自己”的決心。為了達到不要喜歡自己的目的,所以你才只看缺點而不看優點。
我們對自己的要求太高,因為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所以潛意識里覺得自己不夠好,從而產生自卑的心理,因為有自卑的心理,所以有了不要喜歡自己的決心,,所以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缺點而沒有優點。
14、自大是自卑感的另一種表現。
優秀的經歷在優秀的人眼里已經習慣了,真正的優秀來源於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不需要外在的東西粉飾自我。
15、你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也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着。我們沒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待。
為自己而活,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會有獨一無二的人生,自己就是主角,不在意別人的認可,活在自己的期待里,不要因為別人的期待而成為別人想要的那個樣子,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16、能夠改變自己的只有自己。
自己不想做出改變,別人再怎么為自己着想也沒有用,別人說的再多,自己沒有想法改變,一切都是徒勞。
17、不畏懼被人討厭而是勇往直前,不隨波逐流而是激流勇進,這才是對人而言的自由。
有人喜歡你,就有人討厭你,但這些都是別人的事情,我們不能被喜歡或被討厭自己的人給束縛住,我們要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不隨波逐流,不管是惹人喜歡還是招人討厭,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者想不做就不做的事才是我們要的自由,只要你能承擔一切后果。
魯迅先生說過:願中國有志青年都能擺脫冷氣,向上走,能發光的發光,能發熱的發熱,不畏懼流言,不懼怕孤獨,若此后沒有光,你便是唯一的光。
18、為遙遠的將來設定一個目標,並認為現在是其准備階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這樣的事情,等時機到了就去做”,是一種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們就會無所進展,只能每天過着枯燥乏味的單調生活。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人就會認為“此時此刻”只是准備階段和忍耐階段。
有什么想做的立刻去做吧,所謂的准備時期,都是為了拖延所找的借口,不要再自己騙自己,也不要過於在意自己的目標,而不在意每天在當下的努力,這都一種欺騙自己的行為。
19、因為過去和未來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談現在。起決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時此刻”。
把握當下,努力做好現在,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對以后也不要抱有太多期待,此時此刻才是最重要的,放棄對過去的執念和對未來的幻想,因為那些都是虛無。別再幻想了,我知道自己很愛幻想各種......
20、“世界很簡單,人生也是一樣!”
不畏過往,不懼將來,接納自己,專注自我,過簡單的人生,交簡單的朋友,做簡單的事,只要是你想做的,享受此時此刻的幸福,只要你簡單,世界就簡單。
加油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