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管理


增量型生命周期   最小可行產品(MVP)

一個產品四階段    引入-成長-成熟-衰退

敏捷型生命周期  基於迭代,時間長度相等的時間盒子,交付最重要的功能

                            基於流程,根據功能而不是迭代進度進行開發。定義任務板的工作流,並管理各列進行中的工作   WIP(在制品)

敏捷項目管理

敏捷思維

4大價值觀、12大原則、實踐  scrum  xp  看板

敏捷宣言   個體以及互動 勝過流程和工具、可用的軟件 勝過詳盡的文檔、客戶合作 勝過合同談判、應對變更 勝過遵循計划

四大價值觀 以人為本、以價值為導向、合作共贏、擁抱變化

12大原則  

1、 我們的最高目標是,通過盡早持續地交付有價值的軟件來滿足客戶  //盡早、持續交付  有價值、客戶滿意

2、 歡迎對需求提出變更,即使在項目開發后期也不例外。敏捷過程要善於需求變更,幫助客戶獲得競爭優勢  //擁抱變化

3、 要經常交付可用的軟件,周期從幾周到幾個月不等,且越短越好  //頻繁交付  

Scrum的迭代周期大概為一個月

XP(極限編程)的迭代周期則短至一周

4、 項目實施過程中,業務人員與開發人員必須始終通力合作  //一起工作 理解彼此的想法

5、 要善於激勵項目人員,給予他們所需的環境和支持,並相信他們能夠完成任務  //提供環境和支持

6、 團隊內部和各個團隊之間,最有效的溝通方法是面對面的溝通  //面對面溝通  滲透式、高帶寬溝通

7、 可工作的軟件是衡量進度的首要指標  //衡量指標  價值導向  

8、 敏捷過程提倡可持續的開發。項目方、開發人員和用戶應該能夠保持穩定恆久的進展速度   //可持續步調    不允許過度的壓力和過度的疲勞

9、 對技術的精益求精以及對設計的不斷完善將提高敏捷型  //技術卓越    重構

10、盡量做到簡潔,盡量最大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工作。這是一門藝術  //簡潔

11、最佳的架構、需求和設計出自於自組織團隊  //自組織團隊

12、團隊要定期回顧和反省如何能夠做到更有效,並相應地調整團隊的行為   //定期反思  Retrodpective Meeting

Scrum

從相關方處獲取需求--產品負責人PO—產品待辦列表Product Backlog—團隊 迭代計划會議—迭代待辦事項--(每日站會—迭代評審會議—潛在可發布的產品增量—迭代回顧會議)--敏捷教練Scrum Master –

Srcum框架的33355

三支柱  透明性、檢查、適應

三角色  產品負責人PO、敏捷教練、項目團隊

三工件  產品待辦事項列表、沖刺/迭代待辦事項列表、可交付產品增量

五事件

沖刺Sprint、沖刺規划會議、每日站會、迭代評審會議、迭代回顧會議Sprint Retrosperctive

五價值觀

承諾、專注、開放、尊重、勇氣

 

產品負責人  維護產品待辦事項列表,指定軟件的交付的內容   可接受或拒絕工作成果

敏捷教練  清除障礙 服務團隊

項目團隊  人數3-9人  授權,自組織和管理   責任屬於整個開發團隊

 

三個工件---用戶故事

產品待辦事項列表 產品待辦事項列表是所有工作的有序列表,它以故事形式呈現給團隊,價值越大的排在上面

產品負責人在迭代中的會議中與團隊合作,為即將進行的迭代准備故事,細化足夠的故事

刺探,以了解風險

 

沖刺待辦列表 明確具體任務、任務自管理、Spring規划會議產出起始、團隊的資產

 

可交付產品增量

沖刺Sprint

沖刺計划會議

每日站會  不超過15分鍾、任何人都可以主持站會、完成·、障礙、反模式

迭代評審會議   4小時以內、內容包括:完成、未完成,如何解決,演示,預測,下一步的工作,評審、改變、下個預期產品

迭代回顧會議   檢視、Sprint計划會議之前、回顧會議最長不超過2小時、遵守時間盒子的規則

Sprint回顧會議的目的在於:

1、 檢視前一個Sprint中關於人、關系、過程和工具的情況如何

2、 找出並加以排序做的好的和潛在需要改進的主要方面;同時制定改進Scrum團隊工作方式的計划

敏捷或適應型環境中需要考慮的因素:   整合、范圍、進度、成本、質量、資源、溝通、風險、采購、相關方

燃盡圖   

燃起圖

Sprint計划會  拆分成task   領取task、PO准備待辦事項列表、Sprint計划會一般不超過8小時

每日站會   內部溝通交流、成果、障礙

敏捷團隊構成   團隊規模3-9人、集中辦公、100%專職成員,跨職能團隊、T型人才、自我組織

成功敏捷團隊的角色

跨職能團隊成員   各種必要技能、常規節奏、短時間內交付任務

產品負責人  待辦事項、排序任務

團隊促進者   遵循敏捷流程、引導、指導、消除

成功敏捷團隊的角色  

       1、自我組織、自我管理

       2、與仆人式領導一起茁壯成長,領導支持團隊的工作方法

       3、頻繁創造產品增量,集體對項目工作負責

       4、限制在制品WIP

    5、以各種方式開展合作(如結對、群集、群體開發)

仆人式領導  服務 需要和發展 達到最高績效   實踐並傳播

 領導力的特征  自我意識、傾聽、服務、促進、引導、幫助、促進他人精力和才智提升

 工作順序  定義目標  鼓勵人員  一個人人都能成功的環境   開展過程

項目整體狀態   燃盡圖  進展和風險情況  燃起圖  顯示迭代過程中范圍內變化   

               速度   實際完成功能的故事點大小的總和    4-8次迭代

               敏捷掙值只能在迭代中使用   掙值是基於已完成的功能

看板方法原則

       准時制

       看板,為視覺符號或卡

       工作流的狀態:要完成的工作、進行中的工作和已完成的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限制在制品WIP

減少浪費:透明使浪費可視化,消除浪費

 

適應回顧

       准備、收集數據、分析原因、采取行動、收尾

准備  常見工具:簽到、ESVP

收集數據 常見工具:時間盒子、三五成型、顏色標識、需找優勢、滿意度直方圖

分析原因  常見工具:頭腦風暴、名義小組、五問法、魚骨圖

采取行動   常見工具:簡單主題、SMART目標

收尾   常見活動:  +/Δ     幫助、阻礙、設想

用戶故事  INVEST原則

I 獨立的

N 可協商的

V 有價值的

E 可估計的‘

S 短小的

T 可測試的

3C: 卡片、交談、確認

產品待辦事項列表

排序  以價值和風險(Anti-Vaule)排序

屬性  DEEP:詳略適宜的(Detail Appropriately),可估計的(Estimable),涌現式的(Emergent),排好優先級的(Prioritized)

制定迭代待辦事項

敏捷三角形

范圍、進度、成本    成本、進度、范圍      價值、約束范圍、質量

價值目標:提供可交付的產品

質量目標:提供可靠的、適應性強的可交付產品

約束目標:在可接受的約束內,實現價值和質量目標

敏捷三角形-技術實戰  持續集成、驗收測試驅動開發(ATDD)、刺探(時間盒研究或實驗)、在不同層面測試、測試驅動開發(TDD) 行為驅動開發(BDD):編寫自動化測試

Spike(刺探\探針):架構spike、基於風險spike     //技術嘗試。用於通過快速失敗來降低風險

 

 

敏捷項目章程    夠用就好

敏捷團隊章程   團隊章程—團隊社會契約---團隊價值觀、工作協議、基本規則、團隊規范

增量   是一個Sprint完成的所有產品待辦列表項的總和,以及之前所有的Sprint所產生的增量的價值總和。無論產品負責人是否決定發布它,增量必須可用

敏捷計划層次  敏捷計划擁抱變化,而不是阻礙變化;推測意味着確定方向,並期待更多變化

敏捷的層次滾動計划—敏捷相對估值

故事點是故事相對規模的一個數值指標,注意它不是具體的時間值

相對規模估計---寬帶德爾菲:花車效應、花環效應、計划撲克、親和估算:斐波那契序列

適合敏捷合同類型----采購與合同

敏捷適用性過濾器:聯系程度、經驗、團隊、支持、信任、決策、交付、關鍵性、變更

 

產品願景盒和電梯測試說明的意義

產品路線圖  FAB  F功能 A優勢 B好處

故事地圖

迭代0-N  0計划迭代,創建安排故事卡片,不交付客戶價值   1-n開展迭代工作,具體執行由故事拆分成的各個任務    N強化迭代,不再實現新的需求,所有的功能都要經過完全測試並保證其功能可靠性。不交付客戶價值

極限編程(XP)  基於頻繁交付周期的軟件開發方法,關注團隊凝聚力、溝通、代碼質量和編程,主要目標在於降低因需求變更而帶來的成本

結對編程、持續集成、自動化測試、技術債務、重構

看板  限制在制品WIP   源於精益

精益  消除浪費  按照用戶需求拉動   Muda(浪費)、Mura(不均衡)、Muri(超負荷)

制造七浪費:  運輸、等待、動作、缺陷、庫存、過量生產、過度加工

軟件七浪費: 部分完成的工作、多余的流程、多余的特性、任務切換、等待、動作、缺陷

MoSCoW法則 M必須做、M應該做的、C可以做的、Would not不要做的

卡諾KANO分析

精益畫布 是呈現在一張紙上的可視化簡明商業企划書

MVP最小可行產品,可以為客戶提供價值的足夠小且足夠完整的功能包

MMF最小可售功能,可以為客戶提供價值的足夠小且足夠完整的功能包

 

 

敏捷合同三角形   進度和成本一般固定,范圍工作量固定,但是功能可以隨着項目的變化而進行等量地調整

 

透明溝通與信息發射源

溝通:敏捷提倡集中辦公,面對面溝通,信息發射源,定期邀請相關方評審

相關方:直接與客戶對接,減少中間的層層管理級別的;加快組織內部和組織之間的信息分享,敏捷提倡信息高度透明。

信息發射源(看板板、累計流量圖、燃盡圖) 和每日站會,都有助於與相關方了解項目,共識信息,管理風險等。

迭代規划會議、迭代評審會議、迭代回顧會議,都對項目信息透明,順利推進項目有幫助

常見的估算用戶故事規模的工具故事點理想時間。理想時間代表時間量,即不受會議、個人生活、非工作日或其他拖延、障礙和分心的干擾的情況下,相對於待辦事項中其他用戶故事,單獨個人建立,測試和發布用戶故事所花的時間

 

用戶故事:代表客戶需求的具體點,為客戶增加價值。一般由三部分組成:作為一個角色、我需要一個功能、以便我能達成目的

用戶故事是小而細粒度的,而不是合集,用戶故事的合集產品待辦事項列表

 

情商,識別、評估和影響我們自己、其他人和團體的情緒的能力。管理敏捷團隊,保持靈活領導力的有效方式就是持續提升我們自身的情商(自我認知、自我控制、社會認知和社會技能)

領導力面對工作,是利用自己的權利和影響使得對方按照你的意思工作團建是為了建立好的氣氛,需要以對方為主

 

看板實踐中的隊列補充會議類似於敏捷里的沖刺計划會議,用來計划下階段的重點工作,包括障礙處理。

 

高績效團隊的兩個主要特點,一是工作方式自組織;二是設定挑戰目標,以實現績效為根本目的。

 

信息共享  知識共享:知識共享對於大規模敏捷項目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機制,知識共享會議需要同目標一樣被清晰地定義,團隊參與必須監控去確保知識流轉按照一個結構化方式進行

 

PO的作用  產品負責人主要負責確定產品的功能和達到要求的標准,維護產品待辦事項列表,指定軟件的交付的內容,同時有權利接受或拒絕開發團隊的工作成果。范圍增加,產品負責人應該及時更新產品待辦列表並對增加的內容進行評估,對優先級進行排序,以確定下一步行動。

 

 

敏捷強調價值優先,在項目中實實在在地體現價值是讓干系人接受敏捷最有效的方式

 

只有產品負責人有權決定項目范圍的變更。項目的進度目前已經落后,如果進行范圍裁剪則必須要與產品負責人取得聯系

 

會議的促進者主要職責是搭建平台,邀請共創,自己如果需要表達觀點可以在其他人發言之后補充

迭代次數 = 產品待辦事項 / 速度 

 

 

 

任務板   可以看到單個任務的狀態,對於特定增量的項目進展預測更有幫助

故事地圖  是所有用戶故事的羅列和展示

累計流圖   可以看到和預測項目的進展,但是看到的是整體的數量

 

滲透式溝通 是指無意識的、非主動的溝通

預期貨幣價值,是實施定量風險分析的一種工具

凈現值分析,對項目進行評估篩選的一種財務分析的一種工具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