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讀許秀影博士的《敏捷項目管理:基礎知識與應用實務》一書,其中提到傳統項目管理與敏捷項目管理的混合管理模式—敏捷項目管理架構(Agile Project Management Framework,APMF),估計是普遍大部分公司所需要的,也比較認可的模式,可以很好的實現傳統項目管理向敏捷項目管理轉型。這本書很值得推薦,從現代項目管理的發展趨勢,到對軟件項目管理發展史的剖析,到敏捷項目管理架構的推崇,到敏捷項目管理的企業導入,到敏捷創新創業模式講解,讓你在軟件項目管理方面有了更加開闊的視野。如果你對敏捷項目管理感興趣,在拜讀本書的過程中會有茅塞頓開的感覺,同樣也為你以后的軟件項目管理路提供了更好的參考和借鑒。
通過對許博士這本書的研讀,加入個人的理解,對敏捷項目管理架構,做了簡單的梳理,希望對敏捷項目管理感興趣的你帶去更多幫助。敏捷項目管理架構(APMF)共包括5個階段,分別為:立項階段、啟動階段、發布循環階段、迭代循環階段、收尾階段。下面對5個階段要做的工作和產出做概要介紹:
1.立項階段
敏捷項目經過可行性分析,分析此項目能為組織帶來什么價值,達成產品願景共識,經過高層審批,然后確立項目。對於項目要完成的成果及創造的價值有共識之后,建立項目願景產品盒。
2.啟動階段
制定包含團隊章程的項目章程,明確了團隊要達成的目標和要遵守的規則;辨識干系人產出角色卡,並獲得干系人的概略需求,產出用戶故事,形成產品待辦列表;進行用戶故事粗略估算,規划發布次數及每次發布所要完成的增量成果,產出用戶故事地圖。
3.發布循環階段
發布循環階段包含多次發布,每次發布要做以下相關事情:
(1).需要進行發布規划,切割用戶故事,定義驗收標准;
(2).估算用戶故事點數和用時,進行優先級排序,形成發布待辦列表,更新用戶故事地圖;
(3).進行迭代循環,迭代前根據需要進行刺探活動;
(4).交付該次發布增量產品或成果,進行發布審查和回顧。
4.迭代循環階段
迭代循環階段包含多次迭代,每次迭代要做以下相關事情:
(1).需要進行迭代規划,將用戶故事分解為更小的工作卡,排列工作優先級,形成迭代任務待辦列表;
(2).根據最佳工程實踐進行迭代的增量交付(如:測試驅動開發、簡單設計、重構、持續集成、單元測試、結對編程等);
(3).保持團隊信息可視化分享(如:每日站立會、看板、燃盡圖、燃起圖、迭代工作量圖、停車場圖、缺陷跟蹤圖、控制圖等);
(4).交付該次迭代增量產品或成果,進行迭代審查和回顧,回顧可進行改善分析(如:魚骨圖、五問法、價值流圖分析等)和績效分析(如:敏捷凈值分析)。
5.收尾階段
經過多次發布后,每次增量交付,確保項目產品成果最終交付;組織項目回顧會議,進行感恩游戲,總結經驗教訓;進行收尾活動,成果交接,相關必要文檔整理歸檔,行政收尾等活動。
書籍圖片摘錄:
(注:文中的相關觀點和圖片更多來自許秀影博士的《敏捷項目管理:基礎知識與應用實務》,轉載注明出處,請勿商業用途,僅供學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