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那提軸承數據集解讀


該數據集為滾動軸承全壽命周期數據,由美國辛辛那提大學 NSF I/UCR 智能維護系統中心制作,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 Rexnord 公司提供支持。

測試平台設置

image

image

如圖所示,交流電機以 2000 轉/分的恆定轉速旋轉,並通過摩擦帶連接到軸上,轉軸上安裝了四個 Rexnord 公司的 ZA–2115 雙列滾子軸承,通過彈簧機構向軸承施加 6000 磅的徑向載荷,所有軸承均采取力潤滑。采用高精度石英加速度計測量軸承 X 方向和 Y 方向的振動信號(其中數據集1測量了兩個方向,數據集2和3只測量了一個方向)。所有軸承都是服役超過設計使用壽命后才發生的損壞(旋轉次數超過1億次)。

數據集結構

本數據集包含了三個子數據集,每個數據集都記錄了軸承從正常運行到出現損壞的整個過程。使用 NI 公司的 DAQ 6062E 數據采集卡進行信號采集,采樣頻率設置為 20KHz,每間隔一定的時間采集 1 秒數據,共采集 20480 個點。文件名即為數據采集的時間,文件內每一行為一組數據點,每一列代表一個通道。

下載地址

數據集主頁:https://ti.arc.nasa.gov/tech/dash/groups/pcoe/prognostic-data-repository/#bearing

image

下載地址:https://ti.arc.nasa.gov/c/3/

數據集1

項目 說明
實驗起止時間 2003.10.22 12:06:24 ~ 2003.11.25 23:39:56
文件數量 2156
通道數 8
通道安排 軸承1 - 通道 1&2;
軸承2 - 通道 3&4;
軸承3 - 通道 5&6;
軸承4 - 通道 7&8。
文件采樣間隔 每 10 分鍾一次(除了前43個文件是按照每 5 分鍾一次)
文件格式 ASCII
描述 在失效測試實驗結束時,軸承 3 出現了內圈損壞,軸承 4 出現了滾動體損壞。

數據集2

項目 說明
實驗起止時間 2004.2.12 10:32:39 ~ 2004.2.19 06:22:39
文件數量 984
通道數 4
通道安排 軸承1 - 通道 1;
軸承2 - 通道 2;
軸承3 - 通道 3;
軸承4 - 通道 4。
文件采樣間隔 每 10 分鍾一次
文件格式 ASCII
描述 在失效測試實驗結束時,軸承 1 出現了外圈損壞。

數據集3

項目 說明
實驗起止時間 2004.3.4 09:27:46 ~ 2004.4.4 19:01:57
文件數量 4448
通道數 4
通道安排 軸承1 - 通道 1;
軸承2 - 通道 2;
軸承3 - 通道 3;
軸承4 - 通道 4。
文件采樣間隔 每 10 分鍾一次
文件格式 ASCII
描述 在失效測試實驗結束時,軸承 3 出現了外圈損壞。

數據集讀取測試

使用第一次實驗數據中的 2003.10.22.12.06.24 進行讀取測試:

clear;close all;clc

datapath = '.\1st_test\1st_test\2003.10.22.12.06.24';
data = load(datapath);

plot(data(:,1))

讀取結果為一個20480×8的矩陣

image

畫出第一個通道的振動信號如下

image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