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電】0014 運放自激振盪和消除(補償)


一般我們討論的負反饋放大電路多關注其幅頻特性(也就是它的增益);而對其相頻特性關注的不多,這主要是因為,一個放大電路如果它工作狀態是穩定的,其輸入和輸出相差一定的相位對分析它的特性並不影響,只是相當於信號延遲了一點時間。

注意這里有個前提條件,就是放大電路工作是穩定的,也就是說它不會自激振盪。這一節我們分析一下負反饋放大電路自激振盪相關的問題。

1)自激振盪產生的原理

我們先回顧一下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基本原理框圖:

 如圖中,負反饋放大電路在引入了反饋量之后,放大電路的凈輸入Xid將減小,所以Xi和Xf是同相位的,也就是通過基本放大電路A和反饋網絡F的處理之后,信號變化了整數個周期,有相移角φa+φf=2n*180°。

上面的分析,是基於信號處於中頻區域,電路中的電抗性元器件影響不明顯;當信號處於高頻或低頻區時,電路中的電抗性元器件的影響增大,基本放大電路的增益A和反饋網絡的反饋系數F相位會隨頻率產生變化,會使得Xf與Xi不再同相位,產生附加相位。

當在某一頻率下,A和F的附加相位達到180°時,就會使得φa+φf = (2n+1)*180°,即Xf與Xi變成了反相,放大電路由負反饋變成了正反饋!

進一步地,當正反饋較強時,以至於達到-Xf=Xid時,則此時電路沒有輸入,也能產生輸出信號,即發生了自激振盪。

以自激振盪的條件分析,當-Xf=Xid時,因為Xid·A·F=Xf,則環路增益A·F = -1(這里A和F都是復數),也就是它滿足幅值條件和相位條件:|A·F| = 1 且 φa+φf = (2n+1)*180°。為了突出附加相位的關系,相位條件也常寫成Δφa+Δφf =±180°。

所以,在滿足上述幅值條件和相位條件時,電路可以保持振盪的狀態。另外,一般情況下,當相位條件滿足Δφa+Δφf =±180°,且|A·F| > 1時,更容易起振,此時電路更容易由一個小幅振盪越變越大,最終達到電路的電源可提供的最大振幅。

2)穩定工作的條件

由上一節分析,自激振盪的條件需要滿足相位條件、幅值條件,所以,如果想要抑制電路自激,只要破壞任意一個條件即可,即要求|A·F|>=1時|φa+φf|<180°,或者當φa+φf=±180°時|A·F|<1。

我們在環路增益A·F的波特圖上進行分析,如圖是一個放大電路的環路增益波特圖示例:

 我們將|A·F|和φa+φf的圖形橫坐標(頻率)對齊,然后比對。

當|A·F|=1時,也即20lg|A·F|=0時,頻率為f0,對應到附加相移φa+φf圖形上,可以看到此時相移是小於180°的,所以不會自激振盪。也可以通過相位條件反推,當相位條件滿足時,頻率為圖中f180,對應到幅值圖形中,可以看到增益Gm的對數是小於0的,即|A·F|<1,也不會自激振盪。

圖中增益為0dB的相位與180°的差值φm稱為相位裕度,Gm與0dB的差值稱為增益裕度。工程上一般要求φm>=45°或Gm<=-10dB,以保證電路在外界干擾、環境變化、電路參數等條件變化時仍能保持良好的穩定性。

下面我們以幾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一下

a)不滿足自激條件的電路仿真

如下圖,是一個簡單的電壓跟隨器電路,負載是一個純電阻:

我們使用波特圖儀仿真出它的環路增益波特圖,第一個圖是幅頻響應,第二個圖是相頻響應。

可以看到,第一幅圖中,這個電路的環路增益始終比0dB小(最大為-0.004dB,頻率到1.9MHz時約為-10.9dB),所以不會自激振盪。

另一方面,第二幅圖中,相頻響應要到2.98MHz才能使相移到145°左右,而此時幅頻響應是要遠小於0dB的,所以也不會自激振盪。而且這個電路有比較大的相位裕度和增益裕度。

b)可能自激的情況

如下圖,仍然是同樣的電壓跟隨器電路,但是負載是一個電阻並聯電容:

我們知道,運放驅動電容性負載,是很容易發生振盪的,實際分析情況如何呢?

可以看到,第一幅圖中,這個電路的環路增益起始為0dB,之后有一個升高的尖峰,此區間增益是大於0dB的;到9.205kHz時降為1.75dB,此時仍然是大於0dB的。

另一方面,第二幅圖中相頻響應在9.205kHz時,相移為-179.4°,接近-180°,此時是非常容易自激振盪的。

3)運放自激振盪的補償

運放自激振盪時,一般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解決:

a)當振盪由分布電容、電感等引起時,可通過反饋端並聯電容,抵消影響

如下圖,反相比例放大電路中,輸入處有分布電容Cin,這個電容會引起一定的相位滯后,在一定頻率下會使得電路振盪;解決辦法是在反饋電阻R2上並聯一個電容Cf,稱為相位超前補償;增加Cf后可以使得0dB點的頻率后移。一般Cf取值為幾pf至幾十pf,大於Cin即可。

b)振盪是由於運放驅動容性負載引起,可以在輸出端串接小電阻消除

運放驅動容性負載,會使得反饋信號滯后,可以在輸出處串接一個小電阻,減弱電容對反饋信號的滯后作用;這屬於環路外補償。如下仿真圖:

和上一節的容性負載波特圖比較,可以看到,在有容性負載的輸出處串聯了一個5.1Ω的小電阻后,已經沒有大於0dB的點,而且相位裕度也很大。

c)降低環路增益

前兩種方法都是通過調整電路的相位來實現的,某些時候,可以降低電路的環路增益(即減少反饋量,增大閉環增益)來解決振盪問題。如某些種類的運放在閉環放大倍數小於1時,不能穩定工作,此時可以調整參數,增大其閉環增益A(即減小F),則可以穩定工作。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獲取仿真文件,文章同步更新: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