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g年年有,可年年實現不了,說的是不是你?
想把目標實現真的就那么難嗎?
沒實現的原因,究竟是因為目標制定得太長遠了,超出了能力范圍?
還是空說不做,沒有做好計划管理,沒有把目標落實到行動上?
實不相瞞,本人之前也是不擅長做計划管理的,每次做了一大堆學習計划、旅游計划,可因為有時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狀況,沒有對應方案去解決,計划總以失敗告終。
吃一塹長一智,漸漸的,我也意識到計划管理的重要性。科學有效的計划管理能讓我們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合理分配好時間和精力,把握好自己的節奏,確保計划有效達成。
現在,我也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計划管理法,讓自己知道每一天、每一周、每一個月,要完成什么事情,要達成什么目標。為了讓計划更高效實現,我還會借助計划管理工具[飛項]來對我的計划進行管理,小到日常作息,大到長期規划。
1、確定目標,我要干什么
就以旅游為例,以前和朋友去旅游都是說走就走的,功課和攻略都沒認真做,走馬觀花都成為了常態。但現在,我們會一切准備就緒再出發。比如,過幾天的「惠州海邊游」計划,我們也結合了制定計划時會用到的SMART原則。
在飛項上創建好事項了,做出來的計划詳細到有哪些同伴要去玩、要去哪些景點、要帶哪些必備用品、有哪些事項要注意、以及什么時候出發等等,把有需要的點統統都寫上。
注:SMART原則:具體性(Specific)、可衡量性(Measurable)、可達成性(Attainable)、相關性(Relevant)、時限性(Time-bound)
2、詳細計划,我要怎么做
確定好目標,接下來就是對目標進行細化,把要做的事一件件羅列出來,方便逐一去完成。
像去惠州海邊玩是我們這次計划的大目標,但惠州海邊那么多,我們要去哪個?所以“去哪個海邊玩,玩什么”就是我們要思考怎么把計划做得更詳細清晰,怎么去合理分配游玩時間,讓大家玩得盡興的同時又不會太累。
像雙月灣、巽寮灣都是惠州比較著名的海邊景點,所以我們就確定一天去雙月灣,一天去巽寮灣,去完海邊后,還可以順帶去打卡當地的吃喝玩樂熱門地標,來豐富我們的旅程。而這一系列的詳細計划,都可以通過創建事項中的“子事項”功能來完成。
待事項和子事項創建完成后,一起去游玩的同伴還可以通過“脈絡圖”來清楚了解整個旅游計划的詳情,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或是有新增的想法,都可以提出來,然后修改補充的。
3、定時提醒,記得做事情
本人的金魚般記憶可以說是計划管理中的一大絆腳石,忘事已經成為了常態,好在飛項有提醒功能,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會忘事了。
每次創建完事項,你可以設置提醒時間,早一天或當天都可以在微信/APP上接收到信息;而且飛項還有每日日報,提示你當天要完成哪些事項、進展如何,而對於未完成的,飛項也會以延期的方式告知你。這次的惠州海邊游,我也設置了提早一天提醒,好讓丟三落四的我可以提早一天檢查行李,查漏補缺。
4、復盤歸納,總結出經驗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得學會去總結思考的,才能知道有哪些方面是正確的,可以繼續發揚;哪些不足得改進。像去旅游,其實也不是件簡單的事,也像是一次活動策划。如果對路線、時間規划得不詳細,沒有考慮到游玩同伴的喜好和個人習慣,可能最后大家會玩得精疲力盡還不盡興。
所以現在旅游結束后,我會把經驗總結起來,寫在飛項的“筆記”里,以免下次再犯。有需要的話,也會把筆記分享給一起游玩的好友,大家共勉。
總的來說,做好計划管理,是件能讓你事半功倍的。科學有效的計划管理能讓你分清事情的主次,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做對事情,減少無用功。
而在這過程中,你也要學會善於借助計划管理工具,這能幫助你更好去管理和執行計划,而上文提到的[飛項],大家也可以去試試,為明年的你做份更精確合理的計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