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輸入/輸出模塊怎么選擇


  1.數字量輸入模塊的選擇

  (1)選擇電壓等級:根據電壓,有DC 5V、12V、24V、48V、60V和交流110V、220V;

  (2)按保護形式分為隔離型和非隔離型兩種。

  (3)選擇模塊密度:按點數分為8分、16分、32分、64分。

  高密度模塊,如32點或64點,同時連接點的數量取決於輸入電壓和環境溫度。一般來說,同時連接點的數量不應超過模塊總數的70%。

  (4)備用輸入點的設計考慮

  設計輸入點總數時,有一定的余量。這些備用點的分配要針對每個輸入模塊單獨考慮,最好分配到每組輸入點。比如一個輸入模塊有32個點的輸入,每個點8點為一組,設計中8點預留一個備用點。一旦剩余的7點出現故障,只有將接線從故障點改為備用點,並修改相應的地址,系統才能恢復正常。這樣有利於系統設計的修改和故障的處理。

  2.數字輸出模塊的選擇

  (l)輸出模式的選擇

  (2)輸出功率的選擇

  選擇模塊時,注意手冊中給出的輸出功率大於實際負載所需的功率。在實際應用中,如果負載需要太多的功率,數字輸出模塊就無法滿足需求。這時,有兩種設計方式:

  ●使用中間繼電器,數字輸出驅動中間繼電器的線圈。

  ●用多個數字輸出點並行驅動負載。這時要注意多個輸出點動作的一致性。

  (3)負載

  鑒於負荷情況,應注意兩點:

  ●對於電磁制動器這樣的負載,雖然負載電流小,但匝數多,斷電瞬間反向電壓很高,有時會使輸出三極管反向擊穿。此時,應在負載兩端並聯電容和電阻,以抑制反向電壓;

  ●對於燈負載,注意啟動脈沖電流。啟動電流一般為負載額定電流的10倍。驅動燈負載時,相應的輸出功率在手冊中給出。

  3.模擬輸入模塊的選擇

  (1)模擬值的輸入范圍。

  模擬輸入模塊有各種輸入范圍,包括0 ~ 10V、10V、4 ~ 20 mA等。有的產品利用外部輸入范圍子模塊實現各種輸入范圍,使得同一個模擬輸入模塊可以適應不同的輸入范圍;有些產品還將不同輸入范圍的各種模塊做成獨立的模擬輸入模塊。

  (2)模擬值的數字表示。

  模擬輸入模塊的功能是將模擬值轉換為二進制值。選擇時注意轉換精度。

  (3)采樣周期時間。

  采樣時間反映了系統處理模擬輸入的響應時間。

  (4)模擬輸入模塊的外部連接方式。

  有各種各樣的外部檢測元件,它們的信號范圍和所需的連接也不同。模擬輸入模塊可以提供各種連接方式來滿足這些要求,包括電阻、熱電偶和各種傳感器的連接方式。有時也包括帶補償的兩線連接和四線連接,應根據實際需要選擇。

  4.模擬輸出模塊的選擇

  (1)輸出范圍和輸出類型。

  模擬輸出范圍包括0 ~ 10V、10V、4 ~ 20mA。輸出類型有電壓輸出和電流輸出。一般模擬模塊有兩種輸出類型,但連接負載時連接方式不同。

  (2)對載荷的要求。

  對負載的主要要求是負載阻抗,最大負載阻抗通常在電流輸出模式下給出。在電壓輸出模式下,給出最小負載阻抗。

  5.智能輸入輸出模塊的選擇

  智能輸入輸出模塊不同於一般的輸入輸出模塊,它有微處理器芯片、系統程序和存儲器。智能接口模塊通過系統總線與CPU模塊連接,在CPU模塊的協調管理下獨立工作,提高了工廠處理速度,便於應用。通用智能輸入輸出模塊包括通信處理模塊、高速計數模塊、帶PID調節的模擬控制模塊、閥門控制模塊等。

  以上屬於基礎內容,看不明白的朋友,平時沒事多看看plc視頻教程,最好是那種實戰掩飾的,這樣的比較好理解。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