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型半導體和N半導體接觸面區域,少子擴散運動和多子擴散運動達到平衡的區域就是PN節,PN節具有單項導電的作用。
正文:
1、半導體具有熱敏、光敏、摻雜特性;
2、雜質半導體的導電特性優於本征半導體;
3、半導體導電由自由電子和空穴共同完成;
4、PN結形成的過程及內部載流子的運動過程
半導體
1、物質按導電能力分類:
半導體的特性
1、半導體:導電能力介於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物質
2、半導體的特性:(1)熱敏、(2)光敏、(3)摻雜特性
3、常用於制造半導體的材料有:(1)硅(Si)、(2)鍺(Ge)、(3)砷化鎵(GaAs)
半導體的種類:本征半導體、雜質半導體
1、本征半導體:完全純凈的半導體
(1)常見的有:硅(Si)、鍺(Ge)
本征半導體
硅、鍺原子結構(四價簡化模型)
(2)本征半導體的原子結構排列
本征半導體的原子結構排列
(3)本征激發
半導體內存在兩種電流:
自由電子做定向運動形成的電子電流,即電子導電;
價電子遞補空穴形成的空穴電流,即空穴導電;
這是半導體導電的最大特點,也是半導體導電與金屬導電在原理上的本質區別。
半導體導電的兩種方式
2、雜質半導體:在本征半導體中摻雜其他的微量元素
(1)摻入五價元素,如磷(P),摻雜后,半導體中自由電子的數目大量增加,自由電子導電成為此種半導體的主要導電方式,一般稱為電子型半導體,或N型半導體。
電子型半導體,或N型半導
(2)摻入三價元素,如硼(B),摻雜后,半導體中空穴的數目大量增加,空穴導電成為此種半導體的主要導電方式,一般稱為空穴半導體,或P型半導體。
空穴半導體,或P型半導體
PN結的形成
1、當把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直接、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之后,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的多數載流子和少數載流子都會發生運動。
首先,由於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中的自由電子與空穴的濃度不同,載流子會從濃度較高的地方向濃度較低的地方運動,因此在兩種半導體的結合部,P區內高濃度的空穴越過了結合部向N區擴散,去與N區的自由電子附和;同理N區內的高濃度自由電子越過結合部,向P區擴散,與P區空穴附和。這種多數載流子因濃度的差異而產生的運動,稱為多子的擴散運動。
這種運動產生了兩個結果,第一,由於N區失去了電子,而P區又失去了空穴,所以N區帶正點,P區帶負電,因此會在結合部形成一個空間電荷區,我們稱這個空間電荷區為PN結。第二,在空間電荷區內,即在PN結上,形成了一個內電場 ,內電場的方向是由N區指向P區,其次,隨着擴散運動的進行,空間電荷區會逐漸邊寬(假設擴大到虛線處),內電場
也變得越來越強,內電場對多數載流子的擴散運動將起到阻礙的作用。但對少數載流子來說,在內電場的作用下,P區中的少數載流子(即自由電子)非常容易渡過空間電荷區進入N區,而N區中的少數載流子(即空穴)也非常容易渡過空間電荷區進入P區,這種少數載流子在內電場作用下的運動,稱為少子漂移運動。
當PN結無外加電壓時(即PN結處於自由狀態下),擴散(多子的擴散運動)和漂移(少子漂移運動)運動在一定條件下達到了動態平衡,從而空間電荷區的寬度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這個空間電荷區一般稱為PN結。而上述過程就是PN結的形成過程。
PN結的形成過程
注解,
(1)載流子:不論是N型半導體中的自由電子,還是P型半導體中的空穴,它們都參與導電,統稱為“載流子”.“載流子”導電是半導體所特有的。
(2)多數載流子:多子,即多數載流子,是半導體物理的概念。半導體材料中有電子和空穴兩種載流子。如果在半導體材料中某種載流子占大多數,導電中起到主要作用,則稱它為多子。多子濃度主要由摻雜濃度決定,受溫度影響較小。
(3)少數載流子:少數載流子即非平衡載流子,對於p型半導體來說便是其中的電子,對於n型半導體來說便是其中的空穴。
二極管
半導體二極管的構成
1、半導體二極管
(1)組成:是由一個PN結,加上電極和外引線、以及外殼封裝形成的。
(2)其結構形式可分為點接觸型和面接觸型。
3.2半導體二極管的基本構成
1、點接觸型
(1)特點:結面積小,因而流過的電流小,但高頻特性好,適用於高頻電路(幾百MHz)
(2)適用於高頻電路、小功率電路

點接觸型二極管
2、面接觸型
(1)特點:結面積大,因而流過的電流大,但高頻特性較低,適用於整流電路

3.3半導體二極管及其符號
1、半導體二極管及其符號(箭頭方向代表二極管的電流方向)

二極管的伏安特性
1、死區電壓:有伏安特性可知,當外加電壓較低時,外電場還無法克服(PN結內電場對多數載流子擴散運動)的阻力,因此正向電流很小,幾乎為0,此階段稱為“死區”。對應電壓為死區電壓。死區電壓與材料、環境溫度有關。如硅管死區電壓為0.5V,鍺管死區電壓為0.1V。
2、管壓降:只有當外加電壓超過死區電壓時,二極管才能導通,二極管一旦導通,其兩端電壓近似為常量 ,此電壓稱為二極管正向工作時的管壓降,如硅管壓降為0.6-0.7V,鍺管壓降為0.2-0.3V。
3、反向飽和電流:在反向特性區,由於少數載流子的漂移運動,形成很小的反向電流,這個反向電流有兩個特點,(1)隨溫度的升高會快速增長(2)在反向電壓不超過某一范圍時,反向電流的大小基本不變,而與反向電壓無關,故稱反向飽和電流。
4、反向擊穿電壓:但當反向電壓增加到某一值時,反向電流將突然增大,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被破壞,此現象稱為“擊穿”,此電壓稱為反向擊穿電壓 ,當二極管被擊穿后,就不能恢復原來的性能了,也就是說此時的二極管不再具備單向導電性能,從而失效。
5、發生擊穿的原因:發生擊穿的原因是外加的強電場把原子最外層的價電子強行拉出,使載流子數目增加,而處於強電場中的載流子,又獲得強電場所提供的能量而加速,將其他電子撞擊出來,形成了連鎖反應,結果反向電流越來越大,最后使二極管反向擊穿。(非常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