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PMO前沿公眾號文章,僅做參考學習使用,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fxsVidrPuvGVR0sBP3FC3w
分析不同人做完的項目,這里涉及項目經理的管理細節有多有少、有深有淺,管得好不好只有內行人才能看出來。
為什么有些項目經理就能把項目管理做到盡善盡美?項目經理是項目的第一責任人,責任重、壓力大是最顯著的職業特點。
高壓下細致工作能體現出項目經理工作能力和工作方式的適合度,這也是人與人之間形成差距的重要分水嶺。
下面與大家分享具有10年經驗的項目經理,在從業路上認為比較重要的體會,希望能給大家一定的借鑒。
一、高效利用時間
每個人的工作都存在差異,每個人的思想境界也各不相同。但是,每個人每天都有24小時,因此我們需要進行管理時間。
管理時間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每天把24小時規划好,也就管理好了自己。平時大家會說時間不夠,事情做不過來,建議大家把時間拿出來分析一下,根據工作性質合理安排時間。
通常項目經理的事情很多、瑣碎,這就需要養成每天入睡前回顧一天工作的習慣,並對第二天的工作進行規划。
在安排工作時,要求本部門員工要把握主次、分清輕重緩急。這樣,員工每天一到工作崗位上就能很快進入工作狀態,把工作抓好。這樣就可提高工作效率。
二、分清優先級
"輕重緩急"對於每個人來說很重要,這要求員工思維要活躍,把火燒眉頭的事情先處理掉,然后再去做日常工作。
就像用戶特別着急想要一個深層次的技術交流,,這時項目經理就需要安排資深人員進行相關的支持,條件允許可提供面對面的現場交流,因為用戶的需要就是一切。
總之,輕重緩急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時間性、場合性,要視具體情況而當機立斷,這樣可減少客戶的抱怨。
三、立規矩
管理一定要從規范入手。規范是我們日常工作的行為准則,是企業生存、運作、發展、壯大的標尺和綱要。規范的實施者既包括管理者,也包括員工。只是各個崗位所規范的內容不同罷了。
萬事開頭難,難就難在你走出的第一步,第一步邁出去了,第二步、第三步就沒有問題了。
正如我們日常工作,如果沒有第一稿資料,就沒有后續的所有工作。你最近沒有向職能部門提交××問題,就沒有人來問你這個或那個問題是如何解決的,等大家都反映這件事,就有人開始琢磨怎樣規范這項工作,讓大家都按這個規定來做。
規定一出,大家就在這個基礎上逐步完善工作,把工作做得更好。任何事情都是一樣的道理,只要你想做,就會去規范這件事,每個人就有了行為的准則。
四、准備會議
工作中的很多問題都是在會議中解決的。會議使我們對問題有了更多、更好的解決方案。
我們平常開的會議比較多,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都有。那么,如何提高開會的效率,就成為大家關注的事情。
如果我們在會議之前把要開會的內容告訴所有人,讓大家有所准備,開會時就可以直接切入主題,讓每個人談自己的思路,這樣可以有效利用時間。
但在會議上,往往大家談着談着就跑題了,這時就需要會議的主持人能往主題方向引導大家的思路。此外,會議結束前,主持人或主管人員一定要重述這次會議的幾項內容和解決措施,這樣大家才會感覺到會議的重要性。
五、統計數據
簡單地說,統計數據就是工作量化,是總結工作最直接、最明了的方法之一。統計對於各項工作都很重要,沒有數據的分析,我們不知道努力的方向,至少說輕重緩急把握不好,有了數據就可以比較,知道目前面臨最大的缺陷在哪里,針對缺陷加以改進。
對於基層管理人員來說,數據統計可以通過公司相關部門獲得,得到的數據分析后一定要應用,只作分析不加以應用等於白搭,反而增加了工作量。
有人說,應用了分析但效果不大,問題就在於應用后有沒有跟蹤驗證,我們對分析出來的數據沒有應用、沒有驗證,怎么會知道分析是對是錯。因此,分析、應用、驗證,三者缺一不可。
六、願景、尊重、溝通
1.願景
每次開會公司都會給我們描繪一下願景,公司現在…… 即將……將來…… 對於這些傳到耳朵里的信息,員工總是格外在意,有的甚至在聆聽做筆記,這是不知不覺的願景激勵。
因為這與公司每個成員的切身利益直接相關,不管願景好與壞大家都會關注,我們跟同事開會的時候也不要忘記強調三年規划。
2.尊重
同事之間相互尊重,可以加深合作,同時也會得到其他人的尊重,做起事情來也會順暢。
工作之余的溝通很關鍵,公司領導鼓勵下屬發言,但自己卻不太發言,結果大家都不發言,最后就變成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然后領導看着現場所有人,臉上一副讓大家“說話呀”的表情。
這種狀況就會導致大家對於自己想說的話都往肚子里吞,戒慎恐懼,一副“不要問我,我什么都不知道......”的表情。
所以,只要項目經理鼓勵大家把話說出來,大多數時候,盡管很難獲得到他們的回應,但是有一兩個人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就很不錯。
3.溝通
“說出來”是溝通的最基本原則,如果連話都不願意說出來,溝通肯定不會有任何的進展。
在一個團隊里,如果每個人都必須通過猜測才能了解他人的想法,這將是一件很累人的事,如果你是團隊里的一員,相信你會有強烈的無力感。
項目經理要打破不說話的幾個因素:面子問題、怕擔責任、中庸、以為別人知道。
此外,項目經理的立場要明確,不能別人怎么說,就怎么做。如果那樣,員工以后有問題,就不會問你,而且對你逐漸失去信任。因此,項目經理一定要有立場,在立場發生變化的時候要和員工做好溝通。
七、定目標
一件事情的好與壞,如何去評價,首先要看所定目標是否合理。合適的目標對每個人、企業都有好處,員工不會有太大的壓力,就會努力地工作。公司利潤每年都會有穩步的增長。
定目標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是再簡單不過了,人的一生中不知道給自己定了多少目標,但真正努力去完成的目標有多少呢?
目標要靠人來執行,執行過程中會有各種各樣的評價,嚴格地說就是考核和監督。員工努力工作,每個月底公司收集數據進行評估和考核,到年底公司檢查是否完成年初訂立的目標。
八、關鍵在於怎么學
不管你在學校學習什么專業,80%的學生找不到和自己本專業相同的工作,多數都會改行,有的從事與本專業臨近的工作,有的甚至與本專業搭不上邊。
從事本專業的人未必就有好的成績,從事非本專業的人也有很多人打出一片天空。因此,關鍵不是你現在會什么,而是你怎么學。
九、培養人才
培養人才的關鍵在於留住人才,留住人才有三個因素:能力、價值觀、人生志趣。能力的體現就是知識內涵,價值觀主要表現在技能和態度兩個方面。
知識可分為內隱知識和外顯知識(內隱知識:平常看不到、學不到的,要靠個人的感悟和積累;外顯知識:看得到、學得到的東西)。
公司總是要經過招聘找到適合自己的員工,員工進入公司后像小樹苗一樣被培育,初長成就要考慮如何使用,經過一系列的洗禮,員工就有了一定的想法。因此,如何留住人才是公司要積極考慮的事情,特別是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留住人才更難。
十、團隊建設
隨着技術能力的提高,我們意識到靠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要靠團隊的力量。
如何培養一個可以打勝仗的團隊呢?要了解團隊中每個成員,發揮他們的優勢、挖掘其潛能,根據每個人的個性不同選擇不同的崗位,讓每個人在團隊中都能發揮作用,項目經理就成功了一半,團隊也就有了競爭力。
注:收藏內容日后整理系列,這是之前收藏的內容,空閑了進行再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