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生病以外,你所感受到的痛苦幾乎都是你的價值觀帶來的


這句話可以理解成:“除了肉體上的痛苦,其他的痛苦都是精神上的。”而精神上感受到的痛苦,必然關乎價值感受。

 

 

 

1、首先我們的精神層面的痛苦來源在哪里?

在生活當中,情感的糾葛、生活的挫敗、過客的分別、獨自的落寞,我們要知道,這其中有一些我們是可以努力去改變的,而有一些是我們無可奈何的。

2、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我們在生活中所承受到大多痛苦,多可以歸類於我們自身的能力不足。不絕對,但多少如此。與其逃避,不如直視面對,透過事物外在表現出來的“現象”,我們領悟到它的本質。

更多人不願意面對這點,而是 通過消解別人的努力,來為自己尋找僅有的安慰,這才是loser的表現

 

3、人世間的生離死別,多是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會有那樣一些,我們必須面對的傷痛。我們總要經歷,亦或已然承受。 一個平日里活潑開朗的朋友因親人的離去,意志消沉了一整年,整天發布遺憾的信息。

其實人們的悲喜並不相通,我只能大概從她的字里行間感受到她的傷心,但沒法理解她內心的感受。就好比如果生離死別不是驗發在本身,沒人會做到感同身受。

還要相信,我們會痛苦,定是因為有溫情在。那些終將面對的,擁有就好好珍惜,爭取少一些些遺憾。這樣的傷痛,我更願把它看做是一種懷念。

人生如逆旅,行人皆過客。一生之中值得你我懷念的,我想不會太多,這份重量會是我們生命中的財富。

4.其實相比我們的無知,我們更應該害怕自己的懦弱。

聽過這樣一句話,最可怕的不一定是苦難的過程,而是抬望眼我們看不見走出去的希望

生活中的快樂大致可以分兩種,一種是不斷進取,乘風波浪的追尋,達成成就以獲得快樂;一種是不停接受,逆來順受的退步,調整心態來取得快樂。

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退一步有一步的擔憂。凡事都有兩面性。

 

懦弱意味着,我們無法正視,也就無法改變。 人並不是一開始就選擇平凡的,而是在生活和時間的夾縫中被迫選擇平庸。
壓力越來越大,時間越來越少,路也走得越來越窄。我們從一開始就不去面對,到最后就只有被迫生活。就像龍應台對安德烈說的,最后只是“被迫謀生”。
我想有很多痛苦會是因為悔恨,只有我們從前錯過了選擇,才會對今天的結果懊悔不已,對現在的痛苦感受更加深刻。

5.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

我從前喜歡讀一些淡泊的書,習慣模仿“過來人”的目光看待事物。

人到一定年齡,是往回收的。收到最后,三兩知己、一杯淺茶、一段老戲,或許再養條狗兒、貓兒,就着那中國的水墨,把生活活成自己的樣子。這就像是我當初心目中的理想狀態。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