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Altera 系列FPGA簡介


https://zhuanlan.zhihu.com/p/413840098

概述

自從Altera被Intel收購后,似乎放棄了整個中國市場,Altera市場占有率被其他FPGA廠家所侵蝕,國內目前還有一些公司用Altera的FPGA(CPLD居多),所以今天我們再去了解一下Intel FPGA系列產品。

PS:目前國內Xilinx ZYNQ系列使用比例非常高,其實Altera當年對標ZYNQ產品Clcyone V及Arria V系列SoC FPGA設計的架構要比ZYNQ更加合理,但是時事造英雄,當年Altera忙着“被”收購,導致SoC FPGA系列FPGA推廣被自己“扼殺”,所以國內應用Altera SoC FPGA的很少,相應 的文檔很少。當年我使用的第一款SOC FPGA就是Cyclone V(DE1-Soc),所有的問題都需要自己解決,當時的技術支持也只有TB上 的商家,很多問題都不能解決,跑個系統都花費了一個月時間,后面就轉投Xilinx的懷抱了,誒!真香!

目前,Intel FPGA主要有5個系列,分別為:Agilex、Stratix、Arria、MAX、Cyclone系列,每個系列又根據不同應用場合有不同的小系列(我們稱為二級系列),因為一些二級系列芯片早已停產,我們介紹時會從二級系列最新開始介紹,向前介紹,介紹到常用系列結束為止。

從上面可以簡單分兩個系列Agilex系列是收購Altera后推出的系列FPGA,其他系列基本都是Altera沒被收購時的系列FPGA。這樣區分其實沒太大意義,只是想說的是。。。從Agilex系列之后Altera基本從國內消失了。

Agilex系列FPGA

英特爾 Agilex™ FPGA 家族從戰略地位可以看做是Xilinx Ultrascale+系列對標產品。

英特爾 Agilex™ FPGA 家族融合了英特爾 10 納米 SuperFin 制程技術、與英特爾專有嵌入式多管芯互聯橋接(EMIB)集成的 3D 異構系統級封裝(SiP),以及基於芯片的創新架構,可為各種應用提供定制的連接和加速功能。

這種全新架構支持 FPGA 結構與專用邏輯塊結合,比如收發器、處理器接口、優化的I/O、自定義計算、英特爾® eASIC™ 器件和許多其他功能,從而創建面向每種應用實現獨特優化的解決方案。英特爾 Agilex SoC FPGA 還集成了四核 Arm* Cortex-A53 處理器,可提供高系統集成水平。

英特爾 Agilex™ FPGA分為下面主要的三個系列,主要如下:

Agilex F系列FPGA

英特爾 Agilex F 系列 FPGA 和 SoC FPGA 集成了帶寬高達 58 Gbps 的收發器、增強的 DSP 功能、高系統集成度和第二代英特爾 Hyperflex 架構,適用於數據中心、網絡和邊緣的各種應用。英特爾 Agilex F 系列 FPGA 和 SoC 家族還提供集成四核 Arm* Cortex-A53 處理器的選項,以提供高系統集成度。

產品簡表如下:

Agilex I系列FPGA

英特爾 Agilex I 系列 SoC FPGA 針對高性能處理器接口和帶寬密集型應用進行了優化。通過 Compute Express Link 提供面向英特爾 至強 處理器的一致性連接、增強型 PCIe* Gen 5 支持和帶寬高達 112 Gbps 的收發器,使得英特爾 Agilex I 系列 SoC FPGA 成為需要大量接口帶寬和高性能的應用的理想選擇。

產品簡表如下:

Agilex M系列FPGA

英特爾 Agilex M 系列 SoC FPGA 針對計算密集型和內存密集型應用進行了優化。英特爾 Agilex M 系列 SoC FPGA 提供面向英特爾 至強 處理器的一致性連接、HBM 集成、增強型 DDR5 控制器和英特爾 傲騰 DC 持久內存支持,針對需要大量內存和高帶寬的數據密集型應用進行了優化。該產品家族即將上市(目前官網還沒上市)。

Agilex系列FPGA命名規則

Stratix系列FPGA

這一系列部分人還是很熟悉的,從戰略上講對標Xilinx V系列FPGA。

設備產品家族 Stratix 10 Stratix V Stratix IV Stratix III Stratix II GX Stratix II Stratix GX Stratix

目前在售產品

Stratix 10 FPGA 和 SoC

Stratix 10 FPGA又分為以下幾個系列:

選型參考

Stratix 10 FPGA 和 SoC 硬核處理器系統(HPS)

Intel Stratix® 10 SoC硬核處理器系統(HPS)是Intel業界領先的第三代HPS。通過采用Intel的14-nm三柵極 技術性能, Intel Stratix 10 SoC器件采用集成四核64-bit ARM Cortex-A53,實現了高於上一代SoC兩倍的性能。HPS通過增添一個系統存儲器管理單元也實現了全系統硬件虛擬化功能。 這些在體系結構上的改進確保了 Intel Stratix® 10 SoC將滿足當前和未來嵌入式市場的要求,包括:無線和有線通信,數據中心加速以及眾多軍事應用。

Stratix 10 FPGA命名規則

Stratix 10 (GX, SX, TX) Devices

 

Stratix 10 (MX) Devices

Stratix 10 (DX) Devices

Stratix V系列FPGA

英特爾的 28 納米 Stratix® V FPGA 在高端應用中實現了高帶寬、高系統集成度,不但非常靈活,而且降低了成本和總功耗。

分為三個系列,具體如下:

與Stratix 10對比如下

Stratix V系列FPGA選型參考

Stratix V GT Device

Stratix V GX Device

Stratix V GS Device

Stratix V E Device

Stratix V系列FPGA命名規則

Stratix IV系列雖然現在應用也很多,這里就不過多介紹了,有興趣的請移步:intel.cn/content/www/cn

Arria系列FPGA

Arria系列從戰略角度講對標的是Xilinx K系列FPGA。

英特爾 Arria® 設備家族可提供中端市場中的最佳性能和能效。英特爾 Arria® 設備家族擁有豐富的內存、邏輯和數字信號處理 (DSP) 模塊特性集,以及高達 25.78 Gbps 收發器的卓越信號完整性,支持您集成更多功能並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統帶寬。此外,Arria® V 和英特爾® Arria® 設備家族的 SoC 產品可提供基於 ARM 的硬核處理器系統 (HPS),從而進一步提高集成度和節省更多成本。

各代Arria FPGA

家族 Arria® GX Arria® II GX Arria® II GZ Arria® V GX, GT, SX Arria® V GZ Arria® 10

Arria® 10 FPGA 和 SoC

借助公開可用的 OpenCores 設計,英特爾® Arria® 10 FPGA 的內核性能不僅顯著高於競爭產品,並且還提供了高達 20% 的 Fmax 優勢。此外,英特爾® Arria® 10 家族提供可編程邏輯行業唯一基於 20 納米 ARM* 的 SoC,可提供高達 1.5 GHz 的時鍾頻率。英特爾® Arria® 10 家族還首次在 FPGA 中提供了對浮點運算的強化支持,從而將 DSP 性能提升到新的水平。

架構如下:

主要分為以下三個系列:

Arria® 10 FPGA 和 SoC選型參考

Arria 10 GX器件

 

Arria 10 GT

 

Arria 10 SX

Arria® 10 FPGA 和 SoC命名規則

Arria 10 GX器件

 

Arria 10 GT

 

Arria 10 SX

自適應邏輯模塊-ALM

如圖 1 所示,增強的 ALM 具有 8 個輸入,包括一個可拆分查找表 (LUT)、兩個專用嵌入式加法器和 4 個專用寄存器。

實施基於 7 - 輸入 LUT 的選定函數、所有 6 - 輸入邏輯函數和兩個獨立函數(由更小的 LUT 組成,如兩個獨立的 4 輸入 LUT),以優化內核利用率。 為每個 8 - 輸入可拆分 LUT 提供 4 個寄存器。這支持 器件最大限度提升核心性能和核心邏輯利用率,並為寄存器密集型和高度管道化設計提供更輕松的時序收斂。

ALM 特性與優勢

每 ALM 的可用資源 優勢 優勢

Arria V FPGA 和 SoC

架構

可以分為如下幾個系列:

主要有以下產品

Arria V FPGA 和 SoC選型參考

Arria V GX

 

Arria V GT

Arria V GZ

 

Arria V SX

 

Arria V ST

Arria V FPGA 和 SoC命名規則

Arria V GX

 

Arria V GT

 

Arria V GZ

 

Arria V SX

 

Arria V ST

Arria V FPGA 和 SoC匯總

Intel MAX 系列FPGA/CPLD

Intel MAX 系列FPGA/FPGA 戰略上對標的是Xilinx的CPLD系列。

這個系列本來是Altera系列CPLD,但是后續Intel將這一些更改,將CPLD更改為FPGA(小型),這一更改或許代表着未來CPLD的發展(后續市場上或將不再有CPLD)。

這一系列改變主要架構還是CPLD,但是內部結構還是FPGA,所以不能稱為CPLD,更像是CPLD+FPGA,Intel推廣時還是將這一些列作為CPLD推廣。

所以這里需要分為兩個系列分別介紹。

系列 成熟的 CPLD 家族 MAX® II CPLD MAX® IIZ CPLD MAX® V CPLD 英特爾® MAX® 10 FPGA

Intel MAX 10 系列FPGA

英特爾MAX 10 FPGA 提高了外部系統組件功能的集成度,從而降低了系統級成本。與 CPLD 不同,55 納米英特爾 MAX 10 FPGA 包括 FPGA 的全部功能,例如數字信號處理 (DSP)、帶有模擬到數字轉換器 (ADC)和溫度傳感器的模擬模塊、嵌入式軟核處理器支持、存儲控制器和雙配置閃存。

大約一下幾種芯片:

系列FPGA架構如下:

Intel MAX 10 系列FPGA選型規則

Intel MAX 10 系列FPGA命名規則

Intel MAX V 系列CPLD

實現了低成本、低功耗和片上特性,MAX® V CPLD 是市場上最有價值的設備。MAX® V 設備采用獨特的非易失性架構,提供可靠的全新特性,總功耗比競品 CPLD 降低多達 50%。MAX® V 設備非常適合許多細分市場中的通用及功耗和空間受限設計,包括固網、無線、工業、消費類、計算機和存儲,以及廣播和軍事等。MAX® V CPLD 被利用在廣泛的各種應用中,它們過去只能在上一代 ASIC、ASSP、FPGA 和分立邏輯器件中實現。

主要產片如下:

架構如下:

Intel MAX V 系列CPLD選型參考

Intel MAX V 系列CPLD命名規則

Intel Cyclone系列FPGA

這一些列戰略上應該對標的是Xilinx S系列。

這一系列FPGA應該是大家最熟知的,Altera在國內推廣的系列,很多大學的課程設計使用 的FPGA應該都是Altera Cyclone系列FPGA,而且很多人的啟蒙FPGA應該也是這一系列FPGA(很多開發板都是這一系列FPGA),資料就不用多說了。

這里就簡單介紹一下Cyclone 10、Clcyone V 及ClCyone IV(簡單介紹)。

FPGA Cyclone® FPGA Cyclone® II FPGA Cyclone® III FPGA Cyclone® IV FPGA Cyclone® V FPGA Cyclone® 10 FPGA

Intel Cyclone 10系列FPGA

Intel Cyclone 10基本被其他系列給湮滅掉了,和Xilinx S7系列一樣,只是“存在”,低端基本使用MAX 10系列了,高端也不會使用該系列。

主要分為一下兩個系列:

Intel Cyclone 10系列FPGA選型參考

Cyclone 10 GX

Cyclone 10 LP

Intel Cyclone 10系列FPGA命名規則

Cyclone 10 GX

Cyclone 10 LP

Intel Cyclone V系列FPGA

Cyclone® V FPGA 提供了行業最低的系統成本和功耗,以及全新的性能水平,使設備產品家族成為突出您的大容量應用優勢的理想之選。相比前代產品,總體功耗降低了高達 40%,您還可以獲得高效的邏輯集成功能、集成收發器變體和 SoC FPGA 變體(包括基於 ARM* 的硬處理器系統 (HPS))。

架構如下:

主要產品如下:

主要分為以下幾個系列:

Intel Cyclone V系列FPGA選型參考

Cyclone V E

 

Cyclone V GX

 

Cyclone V GT

 

Cyclone V SE

 

Cyclone V SX

 

Cyclone V ST

Intel Cyclone V系列FPGA命名規則

Cyclone V E

 

Cyclone V GX

 

Cyclone V GT

Cyclone V SE

 

Cyclone V SX

Cyclone V ST

Intel Cyclone IV系列FPGA

GX 和 E 設備架構都有非常高效的互聯和低偏移時鍾網絡,支持時鍾和數據信號的邏輯結構之間互聯。

架構如下:

主要分為一下兩個系列:

Intel Cyclone IV系列FPGA選型參考

Cyclone IV E

 

Cyclone IV GX

Intel Cyclone IV系列FPGA命名規則

Cyclone IV E

Cyclone IV GX

 

Intel/Altera 系列FPGA簡介至此為止了,大部分現有的Intel的FPGA都有介紹,希望 對大家有幫助。

PS:最近翻閱Intel官網,發現瀏覽速度及中文支持似乎回到了N年前,比中間過渡期間好多了,或許”Intel“ YES! 馬上又要來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