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詳細的經典雙向電平轉換電路的工作原理圖文分析


原文鏈接點擊此處

Hello,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討論一款經典的雙向電平轉換電路,相應電路如下圖所示。

 

該電路的核心是一個N溝道增強型場效應管,其開關特性與NPN三極管相似,以相應的開關電路為例,當輸入為低電平“L”時,場效應管VT1處於截止狀態,相當於一個處於斷開狀態的開關,如下圖所示:

 

 

當輸入為高電平“H”時,場效應管VT1處於導通狀態,相當於一個處於閉合狀態的開關,如下圖所示:

 

對於電平轉換應用電路,場效應管的選型參數主要關注-源電壓(Gate Source Voltage, VGS,其值不能過小,否則場效應管將由於VGS小於柵極閾值電壓(GateThreshold Voltage)而無法導通(或阻值較大)。某款場效應管的電氣參數如下表所示,這意味着VGS不應該小於1.4V,為了電路工作穩定起見,最好保證不小於2.5V。

圖片

 

 

  當然,VGS也不能過大,否則可能會擊穿絕緣層而損壞場效應管。某款場效應管的電氣參數如下表所示,這意味着VGS的絕對值不應該大於12V。

 

圖片

我們接下來分析一下雙向電平轉換電路的基本原理,首先看看從左向右的電平轉換原理(3.3V轉為5V)。當左側D0輸入高電平“H”時,由於VGS為0,所以VT1是不導通的,右側D1被電阻R2上拉為高電平(5V),如下圖所示。

 

圖片

當左側D0輸入低電平“L”時,由於VGS為3.3V,所以VT1處於導通狀態,右側D1被下拉至與D0相同的低電平,如下圖所示:

 

圖片

再來看看從右向左的電平轉換原理(5V轉為3.3V)。假設左側D0為高電平,當右側D1輸入高電平“H”時,由於VGS為0,所以VT1是不導通的,左側D0被電阻R1上拉為高電平(3.3V),如下圖所示。

 

當右側D1輸入高電平“H”時,轉換過程需要細分為兩個階段。由於左側D0初始為高電平“H”,VGS為0,所以VT1是不導通的,但由於場效應管有一個寄生二極管,它會將D0下拉至低電平(比D1高約一個二極管壓降,此處暫定為0.7V),所以D0也算是低電平,如下圖所示。

 

緊接着,此時VGS(3.3V-0.7V=2.6V)大於場效應管的柵極閾值電壓而使VT1導通,D0的電平又被進一步降低(與D1基本沒有差別),如下圖所示。

 

圖片

很多讀者可能對3.3V轉5V沒有什么疑問,但對於5V轉3.3V卻有點不解,為什么要假定D0為高電平“H”呢? 因為這種電平轉換電路通常只能用於收發雙方都是開集(Open Collector, OC)或開漏(Open Drain, OD)結構輸出的雙向信號線,也就是說,收發雙方都只有灌電流能力,而沒有拉電流能力,就相當於一個與公共地連接的開關,如下圖所示。

 

圖片

也就是說,輸入高電平“H”都是由電源通過上拉電阻提供的。在開漏或開集結構輸出的雙向總線中,高電平通常是空閑狀態,典型的應用就是I2C總線(有關I2C總線的詳情可參考《顯示器件應用分析精粹:從芯片架構到驅動程序設計》),如下圖所示。

 

 

如果收發雙方是推挽驅動(Push-Pull)結構方式,有可能會損壞收發芯片,因為會存在從電源到公共地的低阻路徑,如下圖所示。有關開漏開集推挽灌與拉電流等詳情可參考《三極管應用分析精粹:從單管放大到模擬集成電路設計》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