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論 -- 論戰爭理論》筆記


1、軍事藝術的區分

戰爭就其本義來說就是斗爭,因為在廣義上稱為戰爭的復雜活動中,唯有斗爭是產生效果的要素。斗爭是雙方精神力量和物質力量通過物質力量進行的一種較量,不言而喻,在這里不能忽視精神力量,因為正式精神狀態對軍事力量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由於斗爭的需要,人們很早就作了一些專門的發明,以便在斗爭中使自己處於有利的地位。因此斗爭起了很大的變化。但是,不管斗爭怎樣變化,它的概念並不會因此有所改變,斗爭仍然是構成戰爭的最本質的東西。

這些發明首先是斗爭者的武器和裝備。武器和裝備必須在戰爭開始以前就制造好,並為斗爭者熟悉和掌握。武器和裝備必須適合斗爭的性質,因而是由斗爭決定的。但是很明顯,制造、熟悉和掌握武器裝備的活動同斗爭本身是兩回事,只是斗爭的准備,還不是斗爭的實施。顯然,配備武器和裝備本質上不在斗爭這個概念之內,因為赤手空拳的搏斗也是斗爭。

斗爭決定武器和裝備,武器和裝備又改變斗爭的形式,因此兩者之間是有相互作用的。

但是斗爭本身仍然是一種十分獨特的互動,而且因為它是在十分獨特的條件中即危險中進行的,所以就更為獨特。

  • 狹義的軍事藝術就是在斗爭中運用現成手段的藝術,稱為作戰方法最為恰當
  • 廣義的軍事藝術還包括一切為戰爭而存在的活動,也就是包括建立軍隊的全部工作,即招募兵員、裝備軍隊和訓練軍隊等

總的來說,戰術是在戰斗中使用軍隊的學問,戰略是為了戰爭的目的運用戰斗的學問。

 

2、軍事活動的主要特點

  • 一、精神力量及其作用
  • 二、活的反應
  • 三、一切情況的不確定性

 

3、建立理論的出路

  • 困難的大小並不到處都一樣。軍事活動的效果,越是體現在物質領域,困難就越小,越是體現在精神領域,成為意志的動力,困難就越大。
  • 理論應該是一種考察,而不是死板的規定。這種考察就是對事物進行分析探討,它可以使人們對事物有一個確切的認識,如果對經驗進行這樣的考察,就能深入地了解它們。理論越是使人們深入地了解事物,就越能把客觀的知識變成主觀的能力,就越能在一切依靠才能來解決問題的場合發揮作用,也就是說,它對才能本身發生作用。如果理論能夠探討構成戰爭的各個部分,能夠比較清楚地區別初看起來混淆不清的東西,能夠全面說明手段的特性,能夠指出手段可能產生的效果,能夠明確目的的性質,能夠不斷批判地闡明戰爭中的一切問題,那么它就完成了自己的主要任務。這樣,理論就成為通過書本學習戰爭問題的指南,到處都可以為人們指明道路,使人們順利前進,並且能培養人們的判斷能力,防止人們誤入歧途。

有了上述觀點,才可能建立一種令人滿意的作戰理論。這樣的理論只要運用得當,它就會接近實際,以致完全消除理論脫離實際的這種反常現象。 

 

4、把認識和判斷分開是困難的

任何思維都是一種能力。當邏輯學者划一條橫線,表示前提(即認識的結果)已經結束,判斷從此開始時,能力即開始起作用。

不僅如此,甚至通過智力的認識也是判斷,因而也是一種能力,同樣,通過感覺的認識也是如此。能力和知識是不能截然分開的。

凡是以創作和制造為目的的都屬於技術的領域,凡是以研究和求知為目的的都屬於科學的領域。由此可見,使用軍事藝術這個術語比使用軍事科學這個術語更恰當些。

戰爭既不是真正的技術,也不是真正的科學。

因此我們認為,戰爭不屬於技術或科學的領域,而屬於社會生活的領域。戰爭是一種巨大的利害關系的沖突,這種沖突是用流血方式進行的,它與其他沖突不同之處也正在於此。

戰爭同技術活藝術的根本區別在於:戰爭這種意志活動既不像技術那樣,只處理死的對象,也不像藝術那樣,處理的是人的精神和感情這一類活的、但卻是被動的、任人擺布的對象,它處理的既是活的又是有反應的對象。

 

5、對戰爭歷史的批判

理論上的真理總是更多地通過批判,而不是通過條文來對現實生活發生作用的。批判就是把理論上的真理應用於實際事件,因此,它不僅使理論上的真理更加接近實際,而且通過經常反復的應用,會使人們更加習慣於這些真理。

我們把批判地論述歷史事件同簡單地敘述歷史事件區別開來。簡單地敘述歷史事件僅僅是羅列一些事實,至多不過是敘述一些最直接的因果關系。

批判地論述歷史事件,則有三種不同的智力活動:

  • 第一是考證歷史上可疑的事實,這是純粹的歷史俺就,同理論是兩回事
  • 第二是原因推斷結果,這是純粹的批判的研究。這種研究對理論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因為在理論中需要用經驗來確定、證實、甚至只需加以說明的一切,都只能用這種方法來解決
  • 第三是對使用的手段進行檢驗。這是既有贊揚又有指責的真正的批判。在這里,理論是用來研究歷史的,或者更多地是用來從歷史中吸取教訓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