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有超過五百多種命令,每個命令還有十幾二十種選項,令人抓狂,本文旨在整理本人工作常用的Linux命令,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cd 跳轉文件夾
最常用的命令,沒有之一。
- cd # 進入用戶主目錄
- cd / # 進入根目錄
- cd ~ # 進入用戶主目錄
2.ls 顯示目錄內容列表
- ls -l #列出長數據串,包含文件的屬性與權限數據等
- ls -a :列出全部的文件,連同隱藏文件(開頭為.的文件)一起列出來
- ls -lh :將文件容量以較易讀的方式(GB,kB等)列出來
- ls -R :連同子目錄的內容一起列出(遞歸列出),等於該目錄下的所有文件都會顯示出來
3.mkdir 創建目錄
- mkdir /xxx #創建xxx目錄
- mkdir -m 700 /xxx #創建xxx目錄並分配權限
4.cp 復制文件
- cp –r test/ newtest #將第一個文件夾中所有文件復制到第二個文件夾
5.mv 移動文件
6.tar 備份(壓縮)文件
-t :查看打包文件的內容含有哪些文件名
-x :解打包或解壓縮的功能,可以搭配-C(大寫)指定解壓的目錄,注意-c,-t,-x不能同時出現在同一條命令中
-j :通過bzip2的支持進行壓縮/解壓縮
-z :通過gzip的支持進行壓縮/解壓縮
-v :在壓縮/解壓縮過程中,將正在處理的文件名顯示出來
-f : filename :filename為要處理的文件
- tar -czvf test.tar.gz a.c #壓縮 a.c文件為test.tar.gz
- tar -xzvf test.tar.gz #解壓縮
7.rm 刪除文件
-f :就是force的意思,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不會出現警告消息
-i :互動模式,在刪除前會詢問用戶是否操作
-r :遞歸刪除,最常用於目錄刪除,它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參數
- rm test.txt #刪除文件
- rm -r homework #遞歸刪除目錄
8.cat 查看文本文件
-n 或 --number:由 1 開始對所有輸出的行數編號。
-b 或 --number-nonblank:和 -n 相似,只不過對於空白行不編號。
-s 或 --squeeze-blank:當遇到有連續兩行以上的空白行,就代換為一行的空白行。
9.grep 查找
該命令一般用於在輸出流中查找符合條件的數據行
-F :忽視特殊格式字符
-A <行數>:除了顯示符合條件的行,還要顯示之后指定行數的內容
-B <行數>:除了顯示符合條件的行,還要顯示之前指定行數的內容
一般結合帶有輸出流的命令一起使用
- cat test.log | grep 'error' #查找test.log帶有error的行
- cat test.log | grep -A 50 'error' #查找test.log帶有error的行及后50行
10.top 動態顯示進程信息
該命令用於實時顯示 process 的動態
-p <PID>:僅顯示指定進程的信息
11.ps 當前進程的狀態
- ps -ef | grep 進程關鍵字 #列出符合關鍵字進程的詳細信息
12.kill 關閉進程
- kill -9 123456 #強制關閉PID為123456的進程

13.vim 文本編輯器
基本上 vi/vim 共分為三種模式,分別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輸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線命令模式(Last line mode)。 這三種模式的作用分別是:
命令模式:用戶剛剛啟動 vim,便進入命令模式。
此狀態下敲擊鍵盤動作會被Vim識別為命令,而非輸入字符。
以下是常用的幾個命令:
- i 切換到輸入模式,以輸入字符
- x 刪除當前光標所在處的字符
- 切換到底線命令模式,以在最底一行輸入命令。
若想要編輯文本:啟動Vim,進入了命令模式,按下i,切換到輸入模式。
輸入模式:在命令模式下按下i就進入了輸入模式。
在輸入模式中,可以使用以下按鍵:
- 字符按鍵以及Shift組合,輸入字符
- ENTER,回車鍵,換行
- BACK SPACE,退格鍵,刪除光標前一個字符
- DEL,刪除鍵,刪除光標后一個字符
- 方向鍵,在文本中移動光標
- HOME/END,移動光標到行首/行尾
- Page Up/Page Down,上/下翻頁
- Insert,切換光標為輸入/替換模式,光標將變成豎線/下划線
- ESC,退出輸入模式,切換到命令模式
底線命令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英文冒號)就進入了底線命令模式。
在底線命令模式中,基本的命令有:
:q 退出程序
:w 保存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