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期中期末,最讓老師們頭疼的除了批改試卷,就當屬考試成績數據分析了。
但統計學內容深奧難懂,相關理論的學習也很難深入,讓很多老師們無從下手,最多只能做一些簡單的統計工作。
在SPSSAU數據分析平台的幫助下,老師們可以更加方便地完成分析,愉快開啟假期模式。
01 成績錄入
每到期中期末,最讓老師們感到頭疼的除了批改試卷外,當屬成績錄入、匯總分析了。由於線上考試的普及,很多學校都開始使用線上平台完成考試。這樣在成績錄入時,就方便很多。
例如,使用問卷星系統進行在線考試,學生全部完成考試后,可通過成績&數據-下載成績選擇按選項分數下載答卷數據。
02 數據處理
上傳數據后,接着我們需要對數據進行簡單的處理。
首先,對總成績進行分段,由於試卷滿分為60分,54~60分為優秀;48~53為良好;36~47為合格;低於36分為不及格。
使用SPSSAU[數據處理]--[數據編碼]里的范圍編碼,將總分進行分段。設置頁面如下:
點擊“確認編碼”,得到新的變量“New_總分”。在[數據處理]--[數據標簽]里給新數據設置標簽。
如果想給新變量改了名字,可以用[數據處理]--[標題處理]功能,把“New_總分”改成“成績”。
這樣就得到各分數對應的成績等級,下面即可開始進行分析。
03 試卷成績分析
- 頻數分析
對“成績”變量進行頻數分析,選擇[通用方法]—[頻數],點擊開始分析。
可得到各成績段的人數及百分比分布情況:
根據統計結果顯示,本次參與考試的學生總人數為42人。成績為優秀的人數有6人,良好的人數有6人,合格的人數有26人,不合格的人數有4人。成績為合格的人數最多,占61.90%。
- 分類匯總
如果想要區分兩個班級的成績,則可以使用SPSSAU[通用方法]--[分類匯總],匯總兩個班級下的成績:
分類匯總結果中,可以看到兩個班級的成績分布情況。
- 描述分析
對“總分”變量進行描述分析,可得到本次考試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標准差等指標。
本次考試最高分為60分,最低分30分,平均分45.286分,標准差為7.336。說明考試成績的差異不大,學生的水平比較一致。
如果想要對比兩班的平均成績,仍然用[通用方法]--[分類匯總]功能,將匯總類型改為平均值即可。
- 信度
信度可以檢驗測試結果是否可靠,是否認真作答。信度越高表示該測試的可靠性越高,測試的結果越好。
操作步驟:使用SPSSAU[問卷研究]—[信度],將全部考試題目放入右側分析框中,點擊開始分析。
本次結果中,信度系數值為0.645,大於0.6,因而說明研究數據信度質量可以接受。
- 難度
試卷難度是衡量試題與試卷難易程度的指標。計算公式為P=X/W,其中P為難度值,X為該題得分均值,W為該題滿分值。
操作步驟:使用SPSSAU[描述分析]計算出各題平均值,再通過公式計算得出各題難度系數即可。
本試卷難度值為0.755,說明試卷整體難度不高,說明有些題設置較簡單。以后可以多增加中檔難度題目。
- 區分度
試卷區分度是指試題是否可以有效的區分出能力高低水平。
如果一份試卷,所有學生的成績均在80分,那此份試卷的區分性則很差。如果學生的成績有高有低,高分學生和低分學生可以很好的區分出來,則說明該試卷有着良好的區分性。
操作步驟:使用SPSSAU[問卷研究]—[項目分析],將全部考試題目放入右側分析框中,點擊開始分析。
如果題項呈現出顯著性(P<0.05),意味着各題具有良好的區分性如果有分析項顯著性分析P>0.05,意味着此題區分度差,不能很好體現學生的不同水平。
- 差異分析
如果想進一步分析,比如比較兩班的成績可以進行t檢驗或方差分析等。
操作步驟:使用SPSSAU【通用方法】--【t檢驗】。
利用t檢驗研究班級對於總分的差異性,從上表可以看出:不同班級樣本對於總分全部均不會表現出顯著性(p>0.05),意味着不同班級樣本對於總分全部均表現出一致性,並沒有差異性。
總結可知:不同班級的成績不會表現出顯著性差異。
你都學廢了嗎?趕快登陸SPSSAU試着分析一下吧!
「更多內容登錄SPSSAU官網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