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ender動態畫筆教學


作為創意生產力工具,Blender需要滿足視頻應用中的3D繪畫需求,而動態畫筆就是最佳選擇之一,利用它我們就能非常輕松地實現自動作畫視覺特效,基本上稍有一點Blender使用基礎的讀者朋友們都能學會,相信連續看了數期本課程的你應該也沒有問題,那么打開電腦,跟着我一步步地操作吧。

第一步:新建平面並做100級細分

我們本期使用的動態畫筆將建立在“頂點繪畫”的基礎上,顧名思義,就是將動態畫筆通過物體的頂點來進行記錄,那么顯然,頂點越多,畫筆的分辨率就越高,越容易直觀地體現出繪畫效果,當然,頂點越多也意味着多邊形越多,對計算性能的要求也會更高,所以如果你的電腦並不算太強,那建議選擇渲染輸出“圖像序列”的方式來實現。

簡單來說,“頂點繪畫”的優勢是可直接調整,直接看到結果,缺點是需要很多的多邊形,電腦性能很容易成為瓶頸。而“圖像序列”的優點是直接渲染成PNG序列,分辨率也可以設置得很高,對電腦性能要求沒有那么高,缺點就是不能實時調整。

我們本次測試采用Core i7 10870H處理器、RTX 3060獨顯、16GB內存、512GB SSD的筆記本電腦,性能上可以滿足“頂點繪畫”的需求。所以打開Blender之后的第一步就是新建一個默認的正方形平面,這就是我們的畫布,進入編輯界面,右鍵選擇細分,然后切割次數選擇100,如圖1,這樣我們就有10000個頂點可供使用了,而這也並不一定是終點,因為可能到后期這個數量也不夠用,到時候就需要繼續細分。

第二步:新建一支筆,並為“紙筆”都添加動態畫筆

有了紙,自然下一步就是筆,筆的詳細建模過程就不再這里過多贅述了,簡單來說就是把柱體的一端直接縮放為0,形成筆尖的形狀,然后再通過材質的微調,並不用花太多時間就能做一個還算逼真的畫筆,制作完成后記得把筆放到筆尖與紙可以解除的高度和位置。

接下來就是為紙和筆都添加動態畫筆效果,其中筆設定為筆刷,注意,這里建議將“源”設置為“鄰近度”而非“網格體積”,如圖2,這是因為前者在不移動筆高度的前提下就能調整筆刷直徑,而后者只能依靠筆與紙的接觸面積來進行計算,設置起來沒有那么靈活。

紙則設置為“畫布”,這里要注意幾個細節,首先是子步長需要拉到最高的20,這意味着每一幀之間它會計算20次,可以有效減少筆觸斷連的問題,其次是在“輸出”中新建一個塗料貼圖層“頂點色”,它所產生的透明度信息將作為畫筆的位置信息,具體設置可參考圖3。

第三步:設置畫布着色器,讓筆刷效果呈現於紙上

這一步很關鍵,是實現效果的基本前提,選擇材質預覽或渲染模式后進入畫布的着色器編輯器,新建“頂點顏色”並選擇“頂點色”,這時候將透明度連接到材質輸出時就應該可以看到畫布上出現筆觸效果了,但這還沒完,將透明度信息作為“混合”的系數,調整顏色之后就可實現“白紙黑字”的效果,可這時候畫筆濃度很淡,所以,我們需要使用兩個計算功能來增強畫筆效果。

第一個是“相乘”,也就是將透明度信息對比度增大,你會立馬發現畫筆濃度變大了,但效果並不太可控,這時候需要在“相乘”的前面再加一個“乘方”,對畫筆邊緣進行有效的約束,完整的編輯器設置如圖4,這時候需要不斷地進行調整,直至得到滿意的效果,而且還要注意畫布的細分等級是否足夠,否則會很容易出現邊緣鋸齒的問題。

第四步:新建平面並做100級細分

到第三步時,我們相當於完成了紙和筆的效果呈現,但如何作畫就又是另一回事了,邏輯上其實挺簡單,我們只需要找到畫筆的移動軌跡不就可以自動作畫了?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新建曲線,Blender有內置很多預設曲線,可以先通過這些曲線來進行練習,比如新建圖5的曲線,再為畫筆添加“跟隨路徑”的約束屬性,目標選擇為曲線,選擇“跟隨曲線”,然后可以點選下方的添加自動動畫,這時候會生成一段100幀跑完整個曲線的動畫效果,需要的幀數量可以在曲線屬性中自定義。也可以通過調整偏移量並設置關鍵幀來完成更准確的控制,比如從哪一幀開始,到哪一幀停筆。

當需要更復雜的圖形時,我們可以先找到參考圖,如圖6我選擇的哆啦A夢,通過使用曲線工具臨摹的方式來完成路徑,然后將畫筆設置為跟隨,這樣就能任意畫出你想要的效果了。

本章總結:頂點繪畫還有很多玩法

動態畫筆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功能,除了繪畫之外,它也可以生成置換文件,做液體腐蝕、圖像調轉等特殊效果。而頂點繪畫也不僅僅可以當作紙筆,它所生成的透明度信息還能作為多種混合方式的系數,做很多有意思的創意操作,所以軟件用法其實是很簡單的,重點是打開你的腦洞,開始天馬行空!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