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評


|這個作業屬於哪個課程|班級的鏈接|
|:----|:----|:----|:----|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軟件評測 - 作業 - 2021春軟件工程實踐|S班 - 班級博客 - 博客園 (cnblogs.com)|
|這個作業的目標|1.對三大IT問答評測網站進行調研和評測 2.對軟件的功能優劣等進行分析3.對這個網站進行建議和規划|
|其他參考文獻|CSDN,segmentfault,stackoverflow,《構建之法》|

第一部分 調研,評測

1.CSDN問答

1.1體驗

1.1.1軟件基本功能與體驗優缺點反饋

CSDN問答是國內CSDN網站下的一個附屬功能,提供在CSDN社區中為程序員提供IT方面的提問與解答,我體驗了三十分鍾,分別提問與解答了一個問題,接下來通過一些圖片看看我的使用的過程:

1.1 CSDN問答-登錄

功能描述:CSDN問答提問與回答都需要登錄后才能進行進一步操作,支持的方式有微信掃碼,賬號密碼登錄,手機驗證碼登錄,同時還支持qq,微博等第三方賬號進行綁定登錄,從急需解答的程序員的用戶角度,我使用了微信掃碼登錄,在關注完微信公眾號后就成功登錄了。

圖片

優點:

  1. 登錄方式種類多樣,支持各大社交賬號,且把最方便快捷的微信掃碼登錄在登錄界面占比最大,表示最為推薦。
  2. 支持未注冊用戶手機驗證后自動登錄,節省用戶登錄注冊時間

缺點:該界面無缺點

1.2****CSDN問答-主界面

功能描述:主界面分為三個部分,左邊部分是導航欄,可以對想看到想解答的問題列表進行個性化的定向,中間部分則就是問題列表,右邊部分就是提問功能以及與自己問答的相關信息。

圖片

優點:

  1. 對可見的問題列表支持自定義定制與篩選,在解答者一方可以尋找自己更擅長的領域進行回答,求解者一方也方便尋找類似問題。
  2. 個人問答中心直觀可見,可以見到自己 的收益,提問與問答等。
  3. 支持對類似問題的搜索,快速找到出現同情況的解決方法

缺點:

  1. 提問按鈕太小且位置過於隱蔽,用戶尋找浪費了時間,頁面設計布局不夠合理
  2. 在瀏覽問題列表對頁面進行滾動,右側的個人問答中心也會跟隨滾動,且滾動頻率不一致,影響用戶的體驗

1.3****CSDN問答-發布問題

功能描述:如圖所示,這里是CSDN的發布問題界面。發布內容限制於標題,問題內容,問題標簽,提問方式等,問題可以支持附加懸賞

圖片

優點:

  1. 問答支持懸賞機制,鼓勵更多人優質回答,獲得正確有效答案的概率高
  2. 提問標簽支持直觀選擇,限制個數但是一經發布會在對應問題區域顯示。
  3. 問題發布無門檻,時間節省大
  4. 問題內容編輯時可以直接拖入圖片添加
  5. 當編輯到一半時退出該界面,先前的編輯內容會自動保存,防止丟失

缺點:

  1. 問題內容未經審核,我發布了一個帶有敏感詞匯的問題竟然成功了,問題內容也沒有嚴格的字符限制,容易出現無效的問題。
  2. 問題內容編輯部分支持的附加功能太少,編輯樣式方法不夠多樣,並且沒有提供相關的問題模板,編輯時撤回功能出現整行撤回的異常。
  3. 添加標簽部分選擇不同的父級標簽渲染新的子標簽時都需要重新拖動頁面才能看到超出當前界面的新的內容,用戶體驗較差,數據顯示不夠直觀
  4. 懸賞機制有利有弊,直接提問因為缺少懸賞容易因為獎勵過少而無人解答,對於”白嫖黨”不夠友好

1.4****CSDN問答-問題詳情以及回答界面

功能描述:問題詳情界面支持對問答轉發,收藏,分享,重新編輯,刪除,邀請回答,添加懸賞,舉報,結題等

圖片

功能描述:回答部分可以看見回答的列表,對於可以解決題主問題的回答可以予以采納,回答編輯文本域與問答界面文本域類似,同時支持相關問題推薦。

圖片

優點:

  1. 問題詳情界面支持操作多樣。
  2. CSDN作為國內最大的IT社區,用戶量大,問題瀏覽量多
  3. 詳情界面布局合理美觀簡潔,內容直觀

缺點:

  1. 評論回答內容同樣沒有審核,沒有對敏感詞匯進行過濾
  2. 評論內容編輯時滾動條失效,只支持用鍵盤移動光標,內容編輯器支持的樣式功能過少,評論內容不夠多樣

CSDN優點匯總

體驗優點 登錄方式種類多樣,支持各大社交賬號,且把最方便快捷的微信掃碼登錄在登錄界面占比最大,表示最為推薦。
支持未注冊用戶手機驗證后自動登錄,節省用戶登錄注冊時間
對可見的問題列表支持自定義定制與篩選,在解答者一方可以尋找自己更擅長的領域進行回答,求解者一方也方便尋找類似問題。
支持對類似問題的搜索,快速找到出現同情況的解決方法
個人問答中心直觀可見,可以見到自己 的收益,提問與問答等。
問答支持懸賞機制,鼓勵更多人優質回答,獲得正確有效答案的概率高
提問標簽支持直觀選擇,限制個數但是一經發布會在對應問題區域顯示。
問題發布無門檻,時間節省大
問題內容與回答內容編輯時可以直接拖入圖片添加
CSDN作為國內最大的IT社區,用戶量大,問題瀏覽量多
問題詳情界面支持操作多樣。
詳情界面布局合理美觀簡潔,內容直觀
當編輯到一半時退出提問界面,先前的編輯內容會自動保存,防止丟失
用戶需求解決能力 在我發布完一個問題2分鍾后問題就被解答了,說明該問答網站功能是真實有效且反饋速度與回答質量都是不錯的

CSDN缺點匯總

缺點 提問按鈕太小且位置過於隱蔽,用戶尋找浪費了時間,頁面設計布局不夠合理
在瀏覽問題列表對頁面進行滾動,右側的個人問答中心也會跟隨滾動,且滾動頻率不一致,影響用戶的體驗
問題內容未經審核,我發布了一個帶有敏感詞匯的問題竟然成功了,問題內容也沒有嚴格的字符限制,容易出現無效的問題。
問題內容編輯部分支持的附加功能太少,編輯樣式方法不夠多樣,並且沒有提供相關的問題模板,編輯時撤回功能出現整行撤回的異常。
添加標簽部分選擇不同的父級標簽渲染新的子標簽時都需要重新拖動頁面才能看到超出當前界面的新的內容,用戶體驗較差,數據顯示不夠直觀
懸賞機制有利有弊,直接提問因為缺少懸賞容易因為獎勵過少而無人解答,對於”白嫖黨”不夠友好
評論回答內容同樣沒有審核,沒有對敏感詞匯進行過濾
評論內容編輯時滾動條失效,只支持用鍵盤移動光標,內容編輯器支持的樣式功能過少,評論內容不夠多樣

1.1.2 改進意見

  • 調整發布問題按鈕的布局,提高用戶體驗
  • 解決瀏覽問題頁碼滾動時兩個區域速率不一致的問題,可以一個滾動時另一個不滾動,分為兩個獨立的板塊,或者共同以同一速率滾動。
  • 對問題與回答內容進行敏感詞匯過濾與審核
  • 問題與回答部分文本編輯器添加可添加的內容樣式,增加向前撤回向后撤回功能,增加滾動條,可以提供相對應的問題模板,節約提問者的問題構建時間

1.1.3 采訪用戶

采訪對象

福州大學軟件工程2018級學生兩名,需求是需要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需要了解和解決IT問題。

采訪對象使用欄目

CSDN問答

使用過程記錄

圖片

圖片

采訪對象體驗心得遇到的問題與建議

圖片
圖片

1.2 Bug

CSDN回答使用過程中暫無發現BUG。

1.3 結論

使用了該鏈接評價表中的評價表對該網站進行了定量的評價。

類別 描述 評分 (滿分 10 分, 良好 6 分,  及格 4 分,聊勝於無 1 分,  很差 -3 分)
功能 核心功能 分析三個核心功能,功能設計和質量。 6
細節 有什么為用戶考慮的細節? 6
用戶體驗 當用戶完成功能時,不干擾用戶 (例如: 是否不斷彈出不相關廣告)。 10
輔助功能 一些輔助功能如皮膚等 10
差異化功能 這個軟件獨特的功能.  它對用戶的吸引力有多大? 10
軟件的效能 占用內存, 啟動速度, 內存泄漏情況 10
體驗 軟件的適應性 在聯網/斷網, 大小屏幕, 沒有鼠標的情況下都可以順暢操作. 和不同平台的軟件能流暢協作 6
成長性 記住用戶的選擇, 適應用戶的特點,用戶越用越方便 6
用戶有控制權 系統狀態有反饋,等待時間要合適。關鍵操作有確認提示,有明確的錯誤信息。 讓用戶方便地從錯誤中恢復工作, 快捷操作鍵可調整。 10
自選 是否解決提問者與解答者的需求 提出問題后是否獲得正確答案,解答問題是否有相關收益 10
總分 84

由以上的表格加上自選項后的總評分為84.所以我個人給出的評價是好,不錯。原因是在功能方面滿足了提問者的基礎需求,並且提問門檻不高便於上手,提出問題以及收到答案的時間的比較短,同時對於問題的附加操作豐富,獨有的懸賞機制可以讓解答者獲取到可觀的收益,刺激得到更多優質的解答,美中的不足是作為提問者方面對於問題的編輯無法做到對問題多樣的描述,使得提問變成了一種“色彩不足”且略帶痛苦的過程,無法對問題充分的進行描述是對提問者和解答者雙方共同的“折磨”。

2.StackOverflow

2.1 體驗

2.1.1軟件基本功能與體驗優缺點反饋

Stack Overflow是一個與程序相關的IT技術問答網站。用戶可以在網站免費提交問題,瀏覽問題,索引相關內容,在創建主頁的時候使用簡單的HTML。在問題頁面,不會彈出任何廣告,銷售信息,JavaScript 窗口等。接下來是我的體驗過程以及體驗中的優缺點反饋:

2.1 StackOverflow-首頁&登錄

功能描述:一點開StackOverflow的主界面,我只想說這個頁面的設計風格真的太好看了,給用戶體驗過程起了個好頭,但是作為一個國外的網站,不支持簡體中文對於我們國內的IT人員來說使用起來需要一定的英語基礎,這意味着這個網站是有一定門檻的,首頁可以得出該網站有兩大模塊,community(社區)和team(團隊),因為我只是一個想要提問的提問者,就暫且不考慮team的用法,首先進入community進行提問,同樣的提問需要進行注冊,注冊支持郵箱注冊和github等第三方賬號注冊,在賬號可選性上又有所限制

圖片

圖片

優點:

  1. 首頁UI設計美觀,用戶視覺體驗好

缺點:

  1. 未經漢化,國內用戶使用需要一定的門檻。
  2. 支持注冊登錄的賬號較少,不支持國內各大主流社交媒體賬號,存在高登錄門檻。

2.2****StackOverflow-主界面

功能描述:使用 Github賬號登錄后,進入主界面,可以看到主界面同樣分為三個部分,側邊欄是對問題進行標簽所進行區域的划分,同時還有工作尋找界面,主體部分是問題列表,問題搜索,提問等功能,右邊則是一些簡單的瀏覽網頁功能的輔助功能,給提問者和回答者一些提示,記錄所看過的問題的標簽。

圖片

優點:

  1. 主界面UI設計清爽,直點題意,無多余廣告,界面的布局與設計主要還是為突出問題部分。
  2. 附加的尋找工作功能算IT問答網站一大特色。(不是關注重點所以不展開討論)
  3. 每個問題左側都有直觀的數據反映問題的熱度

缺點:

1.在用戶使用細節部分存在一些美中不足,例如我要關注JavaScript區域的問題,要點到Tags,再搜索Javascript,同時問題篩選器需要自己輸入標簽才會進行聯想,個人更喜歡可選擇的標簽,這樣使用起來體驗相對輕盈,感覺很多部分可以有更方便更快捷的解決方法。

2.3****StackOverflow-提問界面

功能描述:點擊ASK QUESTION進入提問界面,提問界面主體還是問題編輯器,我試着發布了一次問題,最大的體驗就是:對我這種小白門檻真的太高了!首先直接復制進去的文本會被檢測出存在異常字符,不滿足發布要求,但是我檢查了許久也沒發現問題所在,同時每個待輸入項都有嚴格的字數限制,StackOverflow的內容編輯器還是非常強大的,支持許多可添加內容以及對內容的排版還有撤回功能,在編輯器下方還支持預覽功能,在編輯上的體驗是不錯的,同時測試了一下異常退出是否會自動保存,答案是可以的,但准備發布時又出了問題,描述提示我的問題不滿足社區的問題標准,作為小白發布問題也是比較“痛苦”了!三十分鍾過去了以后我千辛萬苦發布的問題還是沒有人解答,看來只能理解為國外的程序員大佬們都休息了/(ㄒoㄒ)/~~

圖片

優點:

  1. 編輯器強大,支持的內容多樣,同時擁有撤回與預覽功能,對發布提問者編輯問題的幫助是多角度的
  2. 高門檻也意味着高質量,可見該提問網站的問題內容質量應該都比較詳細與清楚,存在廢貼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缺點:

1.對初體驗者不太友好,規則需要時間熟悉,如果是急需解答的用戶可能因為復雜的規則而被迫棄用該網站。

2.編輯器中的圖片形式不支持直接可見而是以鏈接的形式,且從其他軟件中直接拖入也需要通過二次確認最后轉化成了圖片鏈接形式,不太方便

2.4****StackOverflow-問題詳情界面&回答界面

功能描述:問題詳情界面如圖所示,相對比較簡潔,重點在於對問題的描述,對於問題的操作來說限制於分享,編輯,刪除以及關注,問題描述部分不支持圖片直接預覽,而需要點擊鏈接跳轉一個獨立的瀏覽器標簽頁,這對於前端UI設計等需要界面設計的領域的用戶來說瀏覽起來是非常痛苦的,圖片與問題描述之間的互相補充作用也因此減弱了。

再看回答部分,回答部分的編輯器在使用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強大的功能,Code Snippets,它可以支持用戶對javascript/css/html進行代碼片段的測試,可以添加監聽事件,支持結果預覽等等,這豈不是前端開發者的福音嗎?只不過上手同樣需要一些難度。

圖片

圖片

圖片

優點:

  1. 問題詳情部分直接了當,排版簡練,關注問題本身
  2. 回答內容部分編譯器還是一如既往的功能強大,支持各種內容添加的同時還可以對代碼片段進行測試,幫助回答者提供更優質更出色的解決方案,同時回答部分也同樣可以支持預覽。。

缺點:

1.問題詳情瀏覽體驗太差,圖片無法直接預覽,字體之間間距過小閱讀起來吃力

2.問題詳情支持的操作太少,不支持結題等操作,且分享只能發送到國外的社交媒體上,滿足基本功能的基礎上略顯美中不足。

3.評論部分支持預覽,但是預覽區域感覺就像平白無故划了塊空地出來,預覽的部分與界面其他的部分承接也太緊密了點,感覺不夠獨立,閱讀體驗不好。

StackOverflow優點匯總

體驗優點 首頁UI設計美觀,用戶視覺體驗好
主界面UI設計清爽,直點題意,無多余廣告,界面的布局與設計主要還是為突出問題部分。
附加的尋找工作功能算IT問答網站一大特色。(不是關注重點所以不展開討論)
每個問題左側都有直觀的數據反映問題的熱度
編輯器強大,支持的內容多樣,同時擁有撤回與預覽功能,對發布提問者編輯問題的幫助是多角度的
高門檻也意味着高質量,可見該提問網站的問題內容質量應該都比較詳細與清楚,存在廢貼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問題詳情部分直接了當,排版簡練,關注問題本身
回答內容部分編譯器還是一如既往的功能強大,支持各種內容添加的同時還可以對代碼片段進行測試,幫助回答者提供更優質更出色的解決方案,同時回答部分也同樣可以支持預覽。
當編輯到一半時退出提問界面,先前的編輯內容會自動保存,防止丟失

StackOverflow缺點匯總

體驗優點 未經漢化,國內用戶使用需要一定的門檻。
支持注冊登錄的賬號較少,不支持國內各大主流社交媒體賬號,存在高登錄門檻。登錄方式不多
在用戶使用細節部分存在一些美中不足,例如我要關注JavaScript區域的問題,要點到Tags,再搜索Javascript,同時問題篩選器需要自己輸入標簽才會進行聯想,個人更喜歡可選擇的標簽,這樣使用起來體驗相對輕盈,感覺很多部分可以有更方便更快捷的解決方法。
對初體驗者不太友好,規則需要時間熟悉,如果是急需解答的用戶可能因為復雜的規則而被迫棄用該網站。
編輯器中的圖片形式不支持直接可見而是以鏈接的形式,且從其他軟件中直接拖入也需要通過二次確認最后轉化成了圖片鏈接形式,不太方便
問題詳情瀏覽體驗太差,圖片無法直接預覽,字體之間間距過小閱讀起來吃力
問題詳情支持的操作太少,不支持結題等操作,且分享只能發送到國外的社交媒體上,滿足基本功能的基礎上略顯美中不足。
評論部分支持預覽,但是預覽區域感覺就像平白無故划了塊空地出來,預覽的部分與界面其他的部分承接也太緊密了點,感覺不夠獨立,閱讀體驗不好。
用戶需求解決能力 在我發布完一個問題30分鍾后還是沒有被解答,瀏覽量也不是很多,說明可能國內外的不同時間段不一樣用戶量也不一樣,這對於問題發布者來說主要的功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並且英文回答內容中的特有名詞通過翻譯也往往詞不達意。

2.1.2 改進意見

  • 調整問題詳情顯示,支持圖片形式等直接瀏覽,增加用戶的閱讀體驗
  • 希望可以支持多語言選擇,滿足國內用戶需求

2.2 Bug

StackOverflow暫無發現Bug

2.3 結論

類別 描述 評分 (滿分 10 分, 良好 6 分,  及格 4 分,聊勝於無 1 分,  很差 -3 分)
功能 核心功能 分析三個核心功能,功能設計和質量。 6
細節 有什么為用戶考慮的細節? 4
用戶體驗 當用戶完成功能時,不干擾用戶 (例如: 是否不斷彈出不相關廣告)。 10
輔助功能 一些輔助功能如皮膚等 6
差異化功能 這個軟件獨特的功能.  它對用戶的吸引力有多大? 10
軟件的效能 占用內存, 啟動速度, 內存泄漏情況 10
體驗 軟件的適應性 在聯網/斷網, 大小屏幕, 沒有鼠標的情況下都可以順暢操作. 和不同平台的軟件能流暢協作 6
成長性 記住用戶的選擇, 適應用戶的特點,用戶越用越方便 6
用戶有控制權 系統狀態有反饋,等待時間要合適。關鍵操作有確認提示,有明確的錯誤信息。 讓用戶方便地從錯誤中恢復工作, 快捷操作鍵可調整。 10
自選 是否解決提問者與解答者的需求 提出問題后是否獲得正確答案,解答問題是否有相關收益 4
總分 72

由以上的表格加上自選項后的總評分為72.所以我個人給出的評價是一般。原因是StackOverflow在主要功能-問答上,可以說是質量做的非常高了,無論是在問題編輯以及問題內容審核上,但是在用戶的使用體驗上,作為國內的小白用戶的我,感覺使用起來很是吃力,規則太多,用戶瀏覽體驗不夠好,語言不通,都需要時間來適應,忙活了一通卻沒有等來想要的答案。總體感覺就是這是個更加適合“高玩”們與關注問題本身質量的用戶的IT問答網站。

3.SegmentFault思否

3.1體驗

3.1.1軟件基本功能與體驗優缺點反饋

軟件功能描述:SegmentFault 是一家中文的開發者社區及媒體。最初的產品原型來自於國外最大的程序員問答社區 StackOverflow,但其產品形態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已經有問答、博客、活動等,它還是多個黑客馬拉松活動的組織方。

3.1 SegmentFault-首頁&登錄

功能描述:打開首頁我們可以看到整個網站功能划分是很明確的,同時界面的設計也是十分清爽好看的,可以看到思否的許多擴展功能,例如:專欄,課程,活動等,但是我們主要是體驗問答部分,首先進行登錄注冊,可以看到國內的問答網站在登錄注冊上還是做的十分不錯的,方式多種多樣,也力爭快捷,因為和前面CSDN登錄方式大部分一致我就不過分贅述了。

圖片

圖片

優點:

  1. 主界面UI設計清爽美觀,無多余廣告。
  2. 登錄方式種類多樣,支持各大社交賬號,且把最方便快捷的微信掃碼登錄在登錄界面占比最大,表示最為推薦。

缺點:暫無。

3.2 SegmentFault-問答主界面

功能描述:問答主界面思否與StackOverflow有些類似,都是將問答的數據直接顯示在了問題的左側,不過它對已解決的問題和未解決的有用顏色明顯的區分,在這個細節上看的出思否還是相對比較用心的,進到這個程序之前我們需要先選擇自己關注的領域,還可以關注幾位大牛。這樣你的問題列表就只會顯示你所關注領域的問題,也算做到術業有專攻。當然也可以對你所關注的標簽進行管理.

圖片

優點:1.網站設計細節滿滿,問題列表支持定向顯示與管理,無多余廣告,使用起來輕盈感十足。

2.提供新手任務,對新用戶引導恰當合理,人性化十足。

缺點:暫無

3.3****SegmentFault-提問界面

功能描述:點擊提問題按鈕,進入提問題界面,發現整個界面都是文本域還是有些驚訝的,沒有其他多余的內容,就是專注於提問題,提問題的編輯器功能也是十分強大,支撐的起問題多樣性,支持各種樣式,代碼塊,表格,函數甚至還能添加視頻!這對於一些問題的描述無疑是錦上添花,用戶可以通過錄制視頻幫助解答者理解問題所在,同時還提供了提問題的模板!這無疑也節省了用戶在文書工作上的時間,預覽功能,撤回功能也都支持,美中不足的就是文章內容不支持自動保存在文本域內,而是保存在草稿中,不過在離開頁面時網站會做出提醒,真的可謂細節滿滿了!我試着提了一個問題,發現提問是需要審核的,審核時間差不多是1-2分鍾,但是不支持重復提問,需要等待前一個問題審核通過后才能繼續發布。

圖片

優點:

  1. 提問題界面專注於問題本身,界面除了文本框無其余多余內容,清爽簡潔
  2. 問題編輯器可以說是三個網站中種類最豐富的了,可以支持多種問題描述方式,同時還提供編輯模板,樣式調整等,可以說是真的有在為提問者考慮了。

缺點:

  1. 文章內容異常退出無法直接顯示在文本域中,需要去草稿中恢復,浪費了時間
  2. 問題不支持連續發布,在多個問題出現時不太合理

3.4 SegmentFault****-問題詳情頁面界面&回答界面

功能描述:成功發布問題后進入問題詳情界面,這個時候出現了個BUG,明明在我注冊完成時已經選擇過的問題標簽與關注用戶竟然又一次跳了出來,而且內容與我已關注的用戶重復,並且在我點擊補充問題內容時同樣的情況竟然又出現了。這個我會在后面BUG部分繼續描述,問題詳情部分支持的操作還是挺多的,例如轉贊評收藏關注等,還能查看修改過的歷史版本,但是廣告有些影響閱讀體驗。回答部分編輯器還是一如既往的強大,此外還有個額外的功能是,思否支持對其他用戶的回答進行修改,當然這個過程是需要審核的,這一點倒是體現了共同提供優質問答的想法,同時思否也具有收益機制,但無需開通VIP。

圖片

圖片

優點:

  1. 問題詳情部分支持的操作多樣,特色功能為可對問題進行繼續的補充。
  2. 回答評論功能編輯框強大,特色功能在於給其他回答提供建議幫助修改調整排版樣式,指出錯誤等

缺點:

1.界面廣告內容過多影響閱讀體驗。

2.用戶量偏少,問題發布十二小時后閱讀量僅有11,且未得到相關回答。

3.1.2 改進意見

  • 減少廣告投放量
  • 引導用戶量的增加,幫助社區氛圍更加活躍。

3.2 Bug

3.2.1Bug發生時的測試環境

發生時我使用的電腦系統是Windows10,瀏覽器使用的是Firefox,發生的時間端是我剛注冊號賬號開始提問時候,在我注冊完賬號,以及發布了問題后。

3.2.2Bug的可復現性及具體復現步驟

為了測試這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我按着原來的步驟又操作了一遍,第一次又出現了,但是后面測試的5次,就沒有出現了,並且嘗試了Chrome瀏覽器與Microsoft edge,都是第一次出現了這種情況,后面就不再出現,所以我認為這是個偶然BUG。

具體復現步驟

  1. 首先進行segmentfault注冊,注冊成功后彈出的關注領域和關注用戶進行選擇,
  2. 發布問題,發布成功后同樣彈框二次彈出,且關注用戶人和之前關注過的相同
  3. 點擊補充問題內容,退出后,第三次跳出彈框,且關注用戶人仍與之前關注人相同,且顯示未關注。

3.2.3Bug具體情況描述

如下圖所示,這個界面在注冊登錄后我已經進行了選擇和關注,但是當我發布完問題后,這個選擇和關注界面又彈了出來,並且我一開始選擇的領域只有react.js,vue.js,javascript,css和前端,第二次彈出的竟然幫助我默認全選了?關注的用戶界面二次彈出,當我都選擇確定,點擊“補充問題按鈕”后進行簡單修改后,這兩個界面又跳出來了。

圖片

圖片

圖片

3.2.4Bug分析

(Bug指標:五星Bug:致命性系統故障、致命性安全性漏洞、用戶體驗嚴重影響

四星Bug:嚴重系統故障、服務器鑒權漏洞或重要數據泄露、用戶體驗較差

三星Bug:出現簡易系統故障,服務器與數據未泄露,用戶體驗稍差)

3.2.4.1Bug成因

我認為可能的原因是,這個彈出的關注領域和關注用戶是一個默認的函數,刷新界面的時候會查詢瀏覽器的sessionStorage或者是localStorage來檢查用戶登錄狀態以及是否選擇過該領域與界面,來判斷是否執行其函數,可能在注冊登錄后的一段時間內新注冊登錄狀態沒有及時更新,因為每次的內容都是一模一樣,關注的用戶也好,可選擇的領域也好,更讓我相信這是一個函數的異常多次執行導致窗口彈出多次。

3.2.4.2Bug嚴重性

從系統功能上來說,本功能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你個性化定制想看到的內容,於是我就測試了一下點擊后,我的選擇是否被成功記錄了。如圖所示,雖然選擇框偶爾會出現多次彈出,但是你的選擇是成功保存的了。

圖片

圖片

圖片

從安全性上來說,該Bug無主要影響。

從用戶體驗上來說,用戶多次點擊重復內容進行關注,難免會出現不適的情緒,而且彈出的領域選擇會自動全選,不慎點擊確定就關注到了不感興趣的領域,影響用戶后續使用的閱讀體驗。

綜上所述,我認為這是個三星Bug,考慮到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用戶體驗,並且可能會幫助用戶選擇不感興趣的領域,但是因為其為偶然Bug,且主要的關注功能未收到影響。所以是個三星Bug

3.2.4.3****對於Bug的預期及改進建議

改進建議:可以檢查這個窗口彈出的條件判斷參數是否在其他函數中被進行修改,或測驗其是否是因為網絡延遲等非編碼問題所影響,同時我覺得這個功能可以在進入功能主界面前使用獨立的界面來記錄用戶的喜好,一經保存就不再顯示頁面了,避免出現二次甚至三次誤彈的情況。

3.3結論

類別 描述 評分 (滿分 10 分, 良好 6 分,  及格 4 分,聊勝於無 1 分,  很差 -3 分)
功能 核心功能 分析三個核心功能,功能設計和質量。 10
細節 有什么為用戶考慮的細節? 10
用戶體驗 當用戶完成功能時,不干擾用戶 (例如: 是否不斷彈出不相關廣告)。 6
輔助功能 一些輔助功能如皮膚等 10
差異化功能 這個軟件獨特的功能.  它對用戶的吸引力有多大? 10
軟件的效能 占用內存, 啟動速度, 內存泄漏情況 6
體驗 軟件的適應性 在聯網/斷網, 大小屏幕, 沒有鼠標的情況下都可以順暢操作. 和不同平台的軟件能流暢協作 10
成長性 記住用戶的選擇, 適應用戶的特點,用戶越用越方便 10
用戶有控制權 系統狀態有反饋,等待時間要合適。關鍵操作有確認提示,有明確的錯誤信息。 讓用戶方便地從錯誤中恢復工作, 快捷操作鍵可調整。 10
自選 是否解決提問者與解答者的需求 提出問題后是否獲得正確答案,解答問題是否有相關收益 1
總分 83

由以上的表格加上自選項后的總評分為83.所以我個人給出的評價是好,不錯。原因是因為該網站在網頁設計,問答功能方面可謂真的都是做到細節滿滿,很明顯為提問者和回答者提供了良好而又即可方便交流的平台,最讓我滿意的是它的編輯框內容之豐富與強大讓我覺得提問事件開心而又有趣的事情,但是美中不足就是,社區用戶量實在太少了,到目前為止我的問題已經發布了一天,但是我的問題閱讀量只有19,並且我的問題還是沒有被解答,最核心的解答問題功能因為用戶量太少而沒有被解決讓人感覺可惜。

第二部分 分析

使用此服務的所有功能,估計這個軟件/網站/服務做到這個程度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我認為該CS類問答社區雖然看似簡單,但是怎么用的方便怎么刺激用戶之間去提問與解答,設置合理的獎勵機制,都是需要時間去設計的,我認為剛畢業的大學生6人團隊需要6-10個月來完成開發

分析這個軟件目前的優劣(和類似軟件相比),這個產品的質量在同類產品中估計名列第幾?

CSDN StackOverflow SegmentFault
界面是否美觀,布局是否合理 有待提高
問題列表是否支持個性化定制 不支持,但是支持篩選 不支持,但是支持篩選
問題文本編輯器是否具有強大功能
問題是否支持嚴格審核
對問題發布支持的操作是否多種多樣
回答是否方便快捷,回答樣式多種多樣
是否有相對應的懸賞機制
用戶量是否龐大,發布問題需要等待的時間是否合理
是否具有各自的特色功能

根據上一部分對於三個網站的優劣勢綜合分析,我想給出對於一個國內用戶來說的排名是CSDN>SegmentFault>StackOverflow.StackOverflow在用戶量上可謂是冠絕群雄,畢竟是一個全球性的CS問答網站,可以獲得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程序員的解答,在質量上我認為SegmentFault使用起來是最好的,對於提問回答這一簡單行為做到細節打滿也是令用戶體驗愉悅,綜合考慮下CSDN在質量與用戶量上做的最好,但是在問題的審核,問題的編輯上還有待改進,網站出現廢貼的話也會影響用戶的體驗。

從各方面的問題,推理出這個軟件團隊在軟件工程方面可以提高的一個重要方面(具體建議)。

三國鼎立,各有優勢,通過對三個網站的調研和評測,我們可以看到三個網站各自的優勢。重要的部分還是關注用戶量,如何引導更多的用戶進入社區,因為多的用戶量才能帶來更多樣的回答,用合理的懸賞與收益機制以及強大而詳細的問題編輯描述來吸引更多的用戶前來使用。

你在第一部分發現的bug,為何軟件團隊不能在發布前修復?他們是不知道,還是有意不修復?你覺得是什么原因?可以從下面的可能性中選取幾個:

我認為因為這是個偶然bug,出現的概率不高,團隊測試發現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是測試把關不嚴,敷衍了事,沒有注意在特殊的配置或環境下測試

第三部分建議和規划

3.1市場概況

市場是面向國內外的IT技術人員,直接用戶是在崗技術人員,業余編程愛好者,IT專業學生等,潛在用戶是業余愛好者以及即將報考IT專業的學生

3.2市場現狀

目前國內外市場主流IT問答技術網站

  • OsChina
  • CSDN
  • StackOverflow
  • SegmentFault
  • 博客園
  • 51cto

產品之間存在着競爭關系,目前國外做的最大最好的是Stackoverflow,國內第一老牌的IT社區當屬CSDN,用戶量最大且功能集成最多,其他網站也以不錯的質量也在市場中占有相對應的份額。

3.3市場與產品生態

核心用戶群為在崗IT技術開發人員以及在校IT專業相關大學生等,典型用戶為男性,年齡在18-35歲之間。學歷從專科-博士都有,專業多為IT技術類相關專業,例如計科,軟工等,收入在每月10000以上,表面需求在於解決開發中遇到的技術問題,潛在需求在於提升自己的編碼實力以及積累編碼經驗。

3.4產品規划

新功能

遠程協助功能

因為很多時候有的問題是疑難雜症,小白不容易發現,調試了半天也不一定能搞好,所以可以通過發起遠程協助,通過手把手教學來解決提問者的問題,同樣的解答者也會得到比平常文字回答更為豐厚的報酬。

N:每個人進行技術開發的環境都大有不同,提問者在遇到一些技術瓶頸與難題的時候不是很好的能理解解答者的提問方法,需要更直觀的幫助方式。

A:通過發起遠程協助,申請控制對方的電腦,幫助進行技術上的調試。

B:好處在於可以幫助提問者在一些難題難點的時候可以得到更快速更有效的解決,同時解答者也因此獲得比平常更多的報酬,取得了雙贏。

C:現在市場上的IT問答社區還是將重點放在了用文字圖片或是貼代碼的形式來幫助解答,而遠程協助這一方式對於IT問答社區來說還是十分創新並且具有強烈競爭力的,吸引了更多用戶來獲得更高更快速的優質回答。

D:交付方面,可以在社區中添加新的功能按鈕或是創建獨立功能的版塊,並且做出妥善的引導帶領新老用戶來體驗這一與眾不同的問答社區創新。技術層面可以與相關遠程協助團隊進行合作,在保障用戶電腦隱私不被泄露且功能穩定的情況下,給用戶帶來最好的答疑體驗。

角色配置

兩個前端,兩個后端,一個美工,一個測試

詳細規划

第一周:研究功能可行性,以及需要采用到的技術,是否需要與外部團隊進行合作,同時進行簡單的需求分析

第二周,研究新功能在網站中如何加入,布局設計等如何調整,是否會影響到其他功能的正常使用

第三周:團隊學習新技術,前端確定框架網頁設計風格等,后端確定后台架構,數據庫等,美工確定圖標樣式風格等。同時進行進行數據庫設計

第四周:前后端確定接口文檔,服務器部署等內容

第五周:前后端搭建開發環境,確定下一周開發目標

第六周:前端開始進行網頁搭建,后端開始編碼,搭建數據庫等,美工開始設計圖標內容

第七周:前端完成功能1,后端完成功能1接口,美工完成三分之一內容

第八周::前端完成功能2,后端完成功能2接口,並開始開會對功能1部分開發進行復盤,測試開始模擬測試功能1

第九周:美工完成對功能1的樣式修改,前端開始進行難度最大的功能三的的開發,后端開始功能3部分的接口編碼,美工開始設計功能二部分的圖標等

第十周:前端完成功能三部分網站搭建,后端完成功能三部分接口搭建,前后端做好交互准備,測試開始模擬測試功能二,美工完成功能二部分圖標設計並進行樣式修改。

第十一周:前后端開始交互,美工開始設計功能三部分的圖標設計,測試完成模擬測試功能二,

第十二周:前后端完成功能一功能二部分交互,測試開始正式測試功能一功能二,發布測試版本1,美工完成功能三部分圖標設計,並且對網站進行樣式修改。

第十三周:前后端完成功能三部分交互,測試完成功能一功能二的測試,開始測試功能三

第十四周,前后端對於前面測試反饋內容進行修改,進行第二次交互,測試完成功能三正式測試。

第十五周,前后端完成功能三測試修改 ,進行最終交互,測試進行全局測試,完成測試后開始部署

第十六周,部署完成,功能投入使用。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