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作業屬於哪個課程 | 2021春軟工實踐|W班 (福州大學) |
---|---|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 | 軟件測評 |
這個作業的目標 | 軟件測評、產品分析、建議規划 |
其他參考文獻 | 無 |
Part1:調研,評測
CSDN問答
體驗
-
介紹和使用軟件:
CSDN的問答社區要通過CSDN首頁下的“問答”按鈕進入,進入問答社區后首頁如下,進入首頁展示的是當前最新的問題,也可以通過“最熱“、”懸賞“的按鈕切換。可以通過左側的頻道進入自己感興趣的模塊;點擊左側“關注”按鈕可以查看你關注的問答或者是你回答過的問題。在問題列表中,用戶可以通過“回答”處是否有綠框來判斷該問題的題主是否已在回答中有所采納。並且通過點擊問題中的tag可以跳轉展示與該tag相關的問題。右上角展示了用戶的收益、提問、回答等信息,通過”提問題“按鈕可以進入提問頁面。
提問頁面如下:其右側有相關的提問步驟提醒,總體的提問界面還是相對簡潔和簡單的。在輸入提問標題時,會自動展示與所提問題相似度較高的幾個提問。右側的提問步驟也標明了只能添加三個標簽,並且標簽的內容非自定義。
進入別人的提問后可以進行問題的回答或者評論已有的回答,但無法對問題進行評論。支持用戶對自己的問題和回答進行修改編輯。提問者在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后還可以對問題進行“結題”操作。
CSDN沒有只面向問答社區的搜索,而是面向全站的。
-
優缺點分析
-
優點:
- 問答社區版塊設計簡潔,操作簡單,對於新手而言是非常友好的。
- 這是一個面向程序員的問答網站,所以部分問題還是可以在這里得到解答
- 在填寫提問標題時,會自動匹配相似問題,這個功能可以幫助提問者更好的找到答案,或者可以讓提問者更好的發出提問,完善所提問題。
-
缺點
- 問答社區的流量較CSDN整體而言還是較為薄弱,我自己在使用的過程中進行問題搜索時,基本不會特意進入問答版塊,因為在面向全站的情況下,已經可以較好的找到問題解答了。而且不支持對問答版塊的單獨搜索,而是后面還要手動選擇版塊,我認為這是用戶體驗較為不好的一處。
- 提問界面處的標簽添加只能添加頻道下已經定義好的標簽,並且某些頻道下已定義好的標簽並不多覆蓋不全,體驗不是很好。
- 首頁的問題僅展示了回答數和瀏覽數,無法在外面直觀的判斷問題的優劣,而是必須點進去問題查看才能查看點贊數這些信息。
-
-
對產品改進意見
-
列表展示問題時,可以將該問題的點贊數、點踩數一並展示,使得用戶可以在未點擊進入問題時就可以更加直觀判斷。
-
是否可以考慮在頻道下自定義標簽(對提問者需要一定的要求,比如原創文章數、獲贊數等等),給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
-
相較后面測評的Stack Overflow,CSDN問答社區在提問中填寫標題時會自動搜索與標題相近的問題,但Stack Overflow展示時並不會遮擋其他內容,而CSDN問答社區會遮擋到下面的具體提問內容,我認為這一點也可以稍作改進。
BUG
bug的可量化指標
-
嚴重星級 | 具體描述 |
---|---|
★★★★★ | 致命性系統故障、致命性安全性漏洞、用戶體驗嚴重影響 |
★★★★ | 嚴重系統故障、服務器鑒權漏洞或重要數據泄露、用戶體驗較差 |
★★★ | 輕微性系統缺陷,部分功能使用有問題、用戶體驗略差 |
★★ | 功能性小問題,不易察覺與發現,用戶體驗影響較輕 |
★ | 界面細節處理等問題,對用戶體驗基本沒影響 |
-
Bug發生時的測試環境:window10+Chrome89.0.4389.90版本
-
Bug的可復現性及具體復現步驟:必然發生,當用戶新提問題時或剛采納了他人答案時,采納率的更新不同步。
-
Bug具體情況描述:問題列表處所展示的提問者的問題采納率與實際不相符。以下圖為例,該用戶的采納率為33.33%(1采納/3問題),但點擊進入該用戶的主頁,該用戶提了4個問題,並且每個問題之下都存在其他用戶的回復,其中還有兩個問題用戶采納了他人的回復。所以采納率應該為50%(2采納/4問題)。
-
Bug分析:
- 問題列表處所展示的用戶采納率並非時時更新的,可能因為數據結構設計原因需要另行計算,並且計算頻率並不高,因為最新一個問題是發布於一個多小時前(以我發現這個問題的時間為計算基准),但最新采納率並沒有得到更新。
- 嚴重性為★★★,此bug並不會對安全性有什么影響,也不屬於核心功能部分的bug,而且此功能缺陷也不易被用戶察覺。
- 預期與改進:提高采納率的計算頻率,以確保數據的一致性。
-
Bug進階:
結論
評價:d)好,不錯
參考鄒欣老師對軟件的評分標准:
描述 | 類別 | 評分 (滿分 10 分, 良好 6 分, 及格 4 分,聊勝於無 1 分, 很差 -3 分) |
---|---|---|
核心功能 | 分析三個核心功能,功能設計和質量。 | 8 |
細節 | 有什么為用戶考慮的細節? | 8(新手易上手) |
用戶體驗 | 當用戶完成功能時,不干擾用戶 | 8(雖有廣告,干擾不大) |
輔助功能 | 一些輔助功能如皮膚等 | 8 |
差異化功能 | 這個軟件獨特的功能. 它對用戶的吸引力有多大? | 8 |
軟件的效能 | 占用內存, 啟動速度, 內存泄漏情況 | 10 |
軟件的適應性 | 在聯網/斷網, 大小屏幕, 沒有鼠標的情況下都可以順暢操作. 和不同平台的軟件能流暢協作 | 10 |
成長性 | 記住用戶的選擇, 適應用戶的特點,用戶越用越方便 | 8 |
用戶有控制權 | 系統狀態有反饋,等待時間要合適。關鍵操作有確認提示,有明確的錯誤信息。 讓用戶方便地從錯誤中恢復工作, 快捷操作鍵可調整。 | 10 |
自選評分項目 | 問答質量、問題的響應速度 | 7 |
總分 | 85 |
Stack Overflow
體驗
-
介紹和使用軟件:
Stack Overflow首頁如下,Stack Overflow是個全英文網站,面向的群體更為廣泛。它將問題列表以白色和黃色的背景色區分開,黃色背景部分的問題是用戶所關注的Tag(Watched Tags)的相關內容,而白色背景部分的問題則是用戶未關注的Tag的相關內容,並且用戶可以通過“Interesting”按鈕篩選更多用戶感興趣的問題。在問題列表中,展示了votes(問題投票數),answers(問題回答數),views(問題瀏覽數),通過answers是否為綠色背景可以判斷該問題是否已解決。通過votes可以直觀看出大家對這個問題的反饋,進一步也判斷出該問題的提問質量。
同時在問題的右下角還展示了目前最近一次操作者的reputation score。也支持標簽點擊跳轉展示相關問題。
在All questions處的問題列表,對目前最近一次操作者的信息展示更為詳盡,除了reputation score外還展示了徽章數。
點擊左側的“Tags”按鈕,可以查看所有標簽並選擇性的進行“Watch tag“或”Ignore tag“
點擊問題可以查看問題詳情,並且通過旁邊的時鍾按鈕可以查看問題及回答的歷史修改記錄,並且別的用戶也可以修改非自己所回答的信息。同時在這里面也展示無論是提問者、回答者、還是修改回答者的reputation score信息和徽章數。
通過點擊“Ask Question”進入提問界面,Stack Overflow和CSDN問答一樣,支持對標題進行相似問題匹配;Stack Overflow的標簽是通過字符串進行匹配的,並且可以添加自定義標簽(不過至少要有1500 reputation score就是了)
Stack Overflow支持用特殊的方式進行搜索,包括標簽搜索、用戶搜索等方式。
優缺點分析:
-
優點:
- Stack Overflow面向的群體更為廣泛,所以它的用戶流量相較而言也是更多的,所以無論是提問數還是回答數和問題響應速度都是較高的,並且無論是提問質量還是回答質量都還是很高的,是可以很好解決提問者的需求的。
- Stack Overflow通過白黃背景色的設置,可以更好地讓用戶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視覺上的體驗也很好。在問題詳情頁中,展示了無論是提問者、回答者、還是修改回答者的reputation score信息和徽章數,可以讓其他戶用直觀了解這些用戶的信息,而不用在點擊進入用戶主頁了解(這是CSDN問答沒有的)。
- Stack Overflow的標簽是支持自定義話的,雖然需要提問者的reputation score達到1500,但我認為這是很合理的。
-
缺點:
- 由於該網站是全英文網站,所以感覺對英語不好的人群有點點不那么友好。
- Home處的Top questions的展示和Questions處All Questions的展示上,All Questions的展示更為詳盡,(那為什么Top questions的展示不做相同的處理呢)。
對產品的改進意見:
- 可以考慮將還有Home處的Top questions的展示同Questions處All Questions的展示一致化,使得用戶在列表展示時便可以清楚直觀的看到最新操作者的徽章等信息。
BUG
未找到
結論
評價:e)非常推薦
參考鄒欣老師對軟件的評分標准:
描述 | 類別 | 評分 (滿分 10 分, 良好 6 分, 及格 4 分,聊勝於無 1 分, 很差 -3 分) |
---|---|---|
核心功能 | 分析三個核心功能,功能設計和質量。 | 9 |
細節 | 有什么為用戶考慮的細節? | 9(英語不太好的稍微有點困難) |
用戶體驗 | 當用戶完成功能時,不干擾用戶 | 10 |
輔助功能 | 一些輔助功能如皮膚等 | 8(黃白背景色設計很贊) |
差異化功能 | 這個軟件獨特的功能. 它對用戶的吸引力有多大? | 9 |
軟件的效能 | 占用內存, 啟動速度, 內存泄漏情況 | 10 |
軟件的適應性 | 在聯網/斷網, 大小屏幕, 沒有鼠標的情況下都可以順暢操作. 和不同平台的軟件能流暢協作 | 7(外網緣故,連接上偶爾還是有點困難) |
成長性 | 記住用戶的選擇, 適應用戶的特點,用戶越用越方便 | 10 |
用戶有控制權 | 系統狀態有反饋,等待時間要合適。關鍵操作有確認提示,有明確的錯誤信息。 讓用戶方便地從錯誤中恢復工作, 快捷操作鍵可調整。 | 10 |
自選評分項目 | 問答質量、問題的響應速度 | 9 |
總分 | 91 |
SegmentFault
體驗
- 介紹和使用軟件:
SegmentFault問答的首頁如下,它和Stack Overflow一樣可以對標簽進行關注,並且展示列表也以黃白背景色區分開,黃色背景色即為所關注標簽的相應內容。同CSDN問答社區一樣,每個問題前有回答數和閱讀數,在右側有個點贊小圖標展示該問題的點贊數。已解決的問題通過回答數的綠色背景進行標記。
同Stack Overflow一樣,用戶可以對標簽進行關注。通過點擊提問下的標簽或者此處的標簽都可以進行跳轉,展示相關標簽下的提問。
通過標簽跳轉展示的提問還多了“得票”這一信息,相較而言我認為這里的“得票”數比起前面的點贊小圖標來的更醒目,可以讓用戶直觀感受問題質量。
點擊問題進入問題詳情,SegmentFault也支持用戶對別人的回答進行修改,通過點擊“操作”也可以查看答案的歷史版本。並且SegmentFault會展示提問者和回答者的聲望值而CSDN是沒有這一點的。
通過點擊“提問題”進入提問主頁,SegmentFault的標題並不像CSDN和Stack Overflow一樣支持相似問題的匹配搜索。SegmentFault支持markdown編輯,並且在右側就可以直觀看到效果;還支持標簽的自定義添加,不過也需要用戶的聲望值在100以上。
SegmentFault的搜索也是面向全站的,還要通過點擊下面的問答版塊進入問答區,但是在這里也提供了“投票”。
-
優缺點分析:
-
優點:
- 通過SegmentFault,也可以較好地解決提問者尋找答案的需求。
- SegmentFault綠白的配色很清新舒服,並且樣式簡潔,對新手而言非常友好,同時和Stack Overflow一樣通過黃白背景色標記出用戶感興趣的內容,給用戶提供了很好的體驗。並且在提問區,支持md,在右側又可以立即看到撰寫效果。並且也支持自定義標簽的功能,給用戶提供更多選擇。
- SegmentFault問題詳情頁展示了提問者和回答者的聲望值,可以讓用戶在不用點進去他們主頁的情況下大致了解該用戶的水平,是個很好的用戶體驗。
-
缺點:
- 相對Stack Overflow而言,它的流量相對低一點,問題響應度也低於Stack Overflow。
-
對產品的改進意見:
- 在問答首頁處展示時,將點贊小圖標改為與標簽跳轉展示部分的“得票”一樣,相較而言更為醒目直觀。
- 同CSDN和Stack Overflow一樣,增加通過標題匹配相似問題的功能。
BUG
bug的可量化指標
嚴重星級 | 具體描述 |
---|---|
★★★★★ | 致命性系統故障、致命性安全性漏洞、用戶體驗嚴重影響 |
★★★★ | 嚴重系統故障、服務器鑒權漏洞或重要數據泄露、用戶體驗較差 |
★★★ | 輕微性系統缺陷,部分功能使用有問題、用戶體驗略差 |
★★ | 功能性小問題,不易察覺與發現,用戶體驗影響較輕 |
★ | 界面細節處理等問題,對用戶體驗基本沒影響 |
-
Bug發生時的測試環境:window10+Chrome89.0.4389.90版本
-
Bug的可復現性及具體復現步驟:必然發生
-
Bug具體情況描述:
當進入提問界面時,用戶可以通過下拉框選擇提問模板,但是一旦選擇了就不能回到最初沒有選擇的狀態,如果這是不想選擇任何一個模板,就必須自己手動刪除內容框中的所有信息,用戶體驗不是很好。
-
Bug分析:
- 下拉框是有四個選項的,但是“提問模板(可選)”並無點擊效果,我認為可能是開發者在實現時並沒有考慮到用戶可能在進行選擇后又不想選用任何模板的情況。
- 嚴重性為★★★,此bug並不會對安全性有什么影響,也不屬於核心功能部分的bug,但是給用戶帶來了不太好的體驗。
- 預期與改進:增設一個可選的默認選擇,可以讓用戶點擊后回到一開始的無模板狀態。
-
【進階】Bug 反饋::
結論
評價:c)一般
參考鄒欣老師對軟件的評分標准:
描述 | 類別 | 評分 (滿分 10 分, 良好 6 分, 及格 4 分,聊勝於無 1 分, 很差 -3 分) |
---|---|---|
核心功能 | 分析三個核心功能,功能設計和質量。 | 7(不支持標題匹配相似問題) |
細節 | 有什么為用戶考慮的細節? | 8(界面清新簡潔) |
用戶體驗 | 當用戶完成功能時,不干擾用戶 | 8(雖有廣告,干擾不大) |
輔助功能 | 一些輔助功能如皮膚等 | 8 |
差異化功能 | 這個軟件獨特的功能. 它對用戶的吸引力有多大? | 8 |
軟件的效能 | 占用內存, 啟動速度, 內存泄漏情況 | 10 |
軟件的適應性 | 在聯網/斷網, 大小屏幕, 沒有鼠標的情況下都可以順暢操作. 和不同平台的軟件能流暢協作 | 10 |
成長性 | 記住用戶的選擇, 適應用戶的特點,用戶越用越方便 | 7 |
用戶有控制權 | 系統狀態有反饋,等待時間要合適。關鍵操作有確認提示,有明確的錯誤信息。 讓用戶方便地從錯誤中恢復工作, 快捷操作鍵可調整。 | 10 |
自選評分項目 | 問答質量、問題的響應速度 | 7 |
總分 | 83 |
Part2:分析
開發時間估計
-
CSDN、Stack Overflow和SegmentFault都有發布問答(其中Stack Overflow和SegmentFault支持md編輯;CSDN和Stack Overflow支持對標題進行相似問題匹配)、回答問題(Stack Overflow和SegmentFault都可對回答進行修改並展示其歷史版本)、搜索(Stack Overflow的搜索還支持格外的算法如對標簽、投票數進行篩選等)、對問題和回答進行評價等功能。
-
一個軟件的開發必經的流程為: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程序編寫、產品測試、運行維護。在團隊人數6人左右,計算機大學畢業生,並有專業UI支持的情況下,我認為至少需要8個月左右。
需求分析 | 1個月 |
---|---|
概要設計 | 1個月 |
詳細設計 | 1個月 |
程序編寫 | 4個月 |
產品測試 | 1個月 |
同類產品對比排名
UI美觀度 | SegmentFault>CSDN>Stack Overflow |
---|---|
問題響應速度 | Stack Overflow>CSDN>SegmentFault |
問答質量 | Stack Overflow>CSDN>SegmentFault |
細節處理(在問題列表處對用戶信息的展示如聲望度等) | Stack Overflow>SegmentFault>CSDN |
提問處的問題匹配 | CSDN>Stack Overflow>SegmentFa |
記住用戶的選擇, 適應用戶的特點 | Stack Overflow>SegmentFault>CSDN |
總體使用 | Stack Overflow>>CSDN>SegmentFault |
[軟件工程方面的建議]
對CSDN問答社區團隊的建議:相較Stack Overflow和SegmentFault而言,CSDN問答社區在一些細節處理方面並不太細致,我認為CSDN問答社區可以在問題展示上的用戶顯示處展示用戶的關鍵信息(如點贊數等),支持用戶對其他用戶回答的修改。
[BUG存在的原因分析]
- 在CSDN問答社區發現的采納率與實際計算采納率不一致問題,我認為CSDN社區應該知道這個問題的存在,但為了效率而言,減少計算量,所以采納率的計算頻率並不高,才導致了實時性數據不一致問題。
- 在SegmentFault處發現的關於下拉框是有四個選項的,但是“提問模板(可選)”並無點擊效果的問題,可能是測試人員以為它就是無點擊效果從而沒有進行反饋,或者SegmentFault知道有這個問題,但認為無傷大雅所以並沒有進行修改。
Part3:建議和規划
市場概況
問答社區主要面向的就是全球的IT從業人員。
各種軟件開發人員統計中最常見的數字是2000萬開發人員。同時在2014年,IDC計算出全球大約有1850萬程序員。經常對全球開發人員進行深度調查的埃文斯數據公司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開發人員總數為2100萬。
從上述信息可以推斷出,全球的IT從業人數大致為2000W左右,這些也就是問答社區的直接用戶。
2012-2018年我國IT行業從業人數
從圖中雖然每年新增IT行業從業人數漲幅較前幾年而言並不高,但這些增長也正是問答社區的潛在用戶,並不斷增加。
市場現狀
-
目前市場上有什么樣的產品了?
目前市場上的產品主要為Stack Overflow、CSDN問答社區和SegmentFault等。 -
上述產品的定位、優勢與劣勢在哪里?
- Stack Overflow主要面向全球較為資深的IT從業人群,並且用戶規模較大,不過於新手和非英語母語人群而言相較不那么友好,但其無論是網站的完善度、問答質量與響應速度、使用流量都是要高於CSDN和SegmentFault一大截的。
- CSDN問答社區是CSDN旗下的一個部分,主要面向國內的IT從業人員,並且對於新手還是很友好的,但是CSDN問答社區的用戶規模並不大,而且它的問答質量也不算太高,但是CSDN問答提問處的標題匹配算法是這三者里面最佳的。
- SegmentFault目前主要面向的也是國內的IT從業人員,對新手也是友好的,和CSDN問答社區一樣,其用戶規模不大,問答質量也不太高,但是在細節處理方面如展示用戶的聲望值、以黃白背景區分用戶感興趣的部分較CSDN還是好很多的。
-
上述產品之間呈現什么樣的關系,哪些為競品關系?以及競爭中的各方態勢如何?
這些問答網站都是處於互相競爭關系的,雖然Stack Overflow非針對國內,但其競爭力還是處於最高值的;CSDN問答和SegmentFault主要面向國內,兩者總體而言CSDN更佳一些,不過在一些細節處理方面,SegmentFault也還是不錯的。
市場與產品生態
-
這個產品的核心用戶群是什么樣的人?典型用戶是什么樣的?學歷,年齡,專業,愛好,收入,表面需求,潛在需求都是什么?
-
這三個產品的核心用戶人群均為學習或從事與IT行業相關的人。
CSDN和SegmentFault的典型用戶主要為a和b
Stack Overflow的典型用戶主要為b和c -
典型用戶a:
- 學歷:本科、研究生
- 年齡:18-24
- 專業:IT相關專業
- 愛好:打代碼
- 收入:暫無
- 表面需求:解決學習上或科研中遇到的問題
- 潛在需求:提升自我,多多學習新技術
-
典型用戶b:
- 學歷:本科、研究生、博士
- 年齡:25-32
- 專業:IT相關專業
- 愛好:打代碼
- 收入:20w-50w
- 表面需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幫助他人解答一些問題
- 潛在需求:幫助他人解答一些問題,結交志趣相投的IT界朋友
-
典型用戶c:
- 學歷:本科、研究生、博士
- 年齡:32-40
- 專業:IT相關專業
- 愛好:打代碼
- 收入:50w+
- 表面需求:幫助他人解答一些問題
- 潛在需求:在社區中尋找IT精英
-
-
產品的用戶群體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關系?是否有利用其相互作用二次構成特定用戶生態的可能性?
對於一些IT高管而言,這里可能是他們發現優秀IT人員的地方。
-
產品的子產品,以及其他相關產品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關系?是否有利用各個產品特性之間的相互關系二次構成產品生態的可能性?
產品規划
-
你要在當前軟件的基礎上設計什么樣的新功能?為何要做這個功能,而不是其他功能?為什么用戶會用你的產品/功能?你的創新在哪里?可以用NABCD分析。
在CSDN問答社區的Tag提供關注功能,並提供一個按鈕可以進入所關注tag的相關內容;在首頁推薦展示時也將所關注和未關注的內容以背景色明顯區分開。CSDN只能通過點擊左側的頻道選擇單一頻道查看,但用戶感興趣的頻道通常不止一個,增設這個功能,可以為用戶提供明顯的方便。並且以背景色區分開進行推薦,用戶不僅可以看到自己關注的內容,也能發現其他新內容。
-
如果你是項目經理,可以招聘6個人,並且有4個月的時間,你認為應該如何配置角色(開發,測試,美工等等) 才能在第16周如期發布軟件的改進版本,並取得預想中的成績。
我認為應該配置一個美工,3個開發,2個測試。新增功能對UI的要求不高,並且技術類網站我認為清新簡潔是相對合適的,而對於功能的實現度和測試的完善度是很重要的。
-
請為你的團隊設計16個周期每周的詳細規划。
第1-2周 | 進行需求分析,具體的功能設計,明確任務的分配。 |
---|---|
第3-7周 | 進行軟件編碼階段,實現具體功能,前后端交互。 |
第8周 | 進行內部測試階段 |
第9周 | 發布面向部分用戶的alpha版本,收集問題反饋 |
第10周 | 根據問題反饋組內討論,確實問題所在及修改部分的敲定 |
第11-14周 | 根據alpha階段的問題,進入Beta階段開發完善。 |
第15周 | 進行內部測試階段 |
第16周 | 整合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