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模擬電路:10-1 對數圖與分貝


回到目錄

 

 

1. 對數坐標圖

 

 

(1)概念引出

      研究頻率,一定會用到對數坐標圖,對數圖可以表現很寬范圍內的頻率的相對變化對電路性能的影響,而且這種效果是普通的線性坐標圖達不到的。

      這樣說可能有點抽象,我們舉個現實中關於消費的例子你可能就理解了。比如,如果你要買個饅頭,饅頭的價格若是從1塊錢漲到5塊,你可能就覺得貴了;接下去,你打算買個手機,如果手機的價格變化個5塊錢,你可能完全不在乎,在買手機的情況下,你在乎的是幾百塊到幾千塊上下的價格變化;再接下去,你如果打算要買輛汽車,汽車的價格若是變化個幾百塊,對你來說可能也完全不上心了,你在乎的是萬元級的價格上下變化。

      買汽車時的幾百塊、和買手機時的幾百塊、和買饅頭時的幾塊錢,它們的客觀單位是一樣的,都是“元”,但是對你的心理來講,在不同的價位區間時對它們的評估標准是不一樣的。這個就是對數坐標圖能大顯身手的地方,它能在不同的區間體現“相對變化”帶來的影響。

 

 

(2)對數坐標圖的特性

      對數坐標將原數值取對數后,再將這個對數結果按比例分配到坐標軸上,常用的對數坐標通常以10為底,也有時候會以2為底和以e為底,這種情況一般會在圖旁邊特別說明。

      對數坐標圖有“半對數坐標圖”和“全對數坐標圖”兩種。半對數坐標圖的橫坐標為對數坐標,縱坐標仍為普通坐標;而全對數坐標圖的縱坐標和橫坐標都為對數,此圖有一個變種,即縱坐標為分貝表示(分貝也是對數的一種),分貝圖我們放到下一小節再看。本小節我們先關注普通對數坐標圖的一些特性,下圖為一個半對數坐標圖橫坐標從1到10的圖例:

圖10-1.01 

      從圖上可以看到,橫坐標從1變化到2時,占據了大約30%的跨度,從1到3占據了大約一半的跨度,從1到5占據了大約70%的跨度,而從9到10僅占據了不到%5的跨度。這點很符合我們先前的直覺,價格從1塊變到2塊我們會比較關注,但從9塊變到10塊我們可能就不那么關注了。

      然后我們再將橫坐標的范圍放大到1~1000的范圍,如下圖所示:

圖10-1.02 

      從圖上可以看到,從1~10和從10~100和從100~1k,它們的橫坐標長度是等長的,也就是說,橫軸數值每增加10倍,它們在圖上所占據的跨度是相同的。這是對數坐標圖的一個重要特性!

      橫坐標數值不僅可以往大增加范圍,還可以往小增加范圍,如果你要研究小尺度的問題,同樣可以將對數坐標向左無限擴展,每縮小10倍,它們在圖上的跨度仍舊是相同的,下圖是0.01~10的范圍的對數坐標圖:

圖10-1.03 

      一般在使用對數坐標圖的時候,我們僅需要取我們關注的橫坐標范圍就可以了(比如0.1~10,或是1~10000等),向左可以無限擴展(永遠不會到達0),向右也可以無限擴展(永遠不會到達無窮大)。

      最后,在使用對數坐標圖做圖解法求值的時候,需要把圖上量到的尺寸,再用反對數計算變回去得到原值,方法如下:

圖10-1.04 

      當你需要計算A點橫坐標的實際數值時,先在圖上量出A點到10x的距離為da,然后再量出10x到10x+1的尺寸為D(回顧一下:每個10倍跨度都是等長的),則A點的實際數值的計算公式為:

 

 

(3)十倍程

      最后再講一個使用對數圖時經常出現的單位:十倍程(decade)。

      在普通的線性坐標系上,一般橫坐標的單位量度是1。比如對於下圖的線性坐標和直線y=kx+C:

圖10-1.05 

      x每增加1個單位(從x1到x2),y就增加k(Δy=k*1=k),寫成表達式就是:

      那么問題來了:在對數圖上,橫坐標的1個單位是多少?由於橫坐標的尺度已經變成了lg(x),因此,設設對數圖上兩個點的橫坐標分別為x1和x2,那么橫坐標的1個單位就是:

      根據對數的性質,可得:

      從上式結果可見,對數圖上橫坐標的1個單位的距離為10倍數值,比如:從1到10、從2到20、從30~300等等,只要x2是x1的十倍,在對數圖橫坐標上就是一個單位。

      在電路的分析中,經常會將頻率作為對數圖的橫坐標,常會出現:“n / 十倍頻程” 的說法,意思就是:作為橫坐標的頻率每增加10倍,縱坐標增加n。

      根據上面的lg(x2/x1)的式子,還可看到,只要x2/x1的比值相等,它們在對數橫坐標上的距離就是相等的。 比如:從1→2、從3→6、從100→200,它們之間的比值都為2,因此在對數橫坐標上的距離也都是相等的。如果用於描述頻率,就可以說成:m / 二倍頻程,意思是:作為橫坐標的頻率每翻個倍,縱坐標增加m。

 

 

2. 分貝與增益

 

 

(1)功率增益

      分貝單位是一個電子電路或信號處理中的一個常用單位,不過它的定義可能會令初學者感到有點困惑,尤其不理解那個系數20是怎么來的,所以這里需要把前因后果講一講。在了解了這個前后過程后,你會發現分貝這個單位還是挺好用的。

      貝爾(bel)這個單位是以紀念電話的發明者貝爾而命名的,最初這個單位的用途是在通信系統中用來衡量功率的增益,其定義為:

      回想一下19世紀末20世紀初那個時代,那時還沒有現代信息理論啥的,當時的人們覺得,通信就是遠距離傳輸功率,只要功率大了什么都好辦,功率越大,其抗干擾能力就越強、也更能經得起傳輸的過程中的各種衰減。因此功率的比值是一個很重要的單位:

      后來人們發現這個比值數字經常太大或太小,在衡量功率放大時經常出現10000、100000等大數、在衡量功率衰減時經常出現0.01、0.001等很小的數字,用起來不方便,於是在前面加了個對數lg,這個就是貝爾的定義公式。這樣用起來就清爽很多了,比如:功率放大1000倍是3bel,功率衰減到0.001倍是-3bel。

      再后來,人們發現這個單位用起來仍有一點不爽,比如,放大1000倍是3貝爾、放大5000倍是3.7貝爾,放大10000倍是4貝爾。雖然從1000倍到5000倍已經是挺大的變化尺度了,但是在貝爾值尺度上從3到3.7僅僅增加了0.7,有點輕描淡寫的感覺。於是人們又定義了一個更細分的單位:分貝(dB),1個貝爾等於10個分貝,分貝值等於原來的貝爾值乘以10。這樣一來,放大1000倍就是30dB,放大5000倍就是37dB,增加了7個分貝,於是人們主觀上的感覺就好受多了(汗……)。分貝的定義式為: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僅僅是關於“功率增益”的分貝表達式,關於電壓增益的分貝表達式是不同的,還要看下文。

 

 

(2)電壓增益

      漸漸地,人們發現很多應用情況下並不一定需要放大功率,只要放大電壓信號或電流信號就可以了,於是需要一個用來表達電壓增益的對數單位。由於分貝這個單位已經廣為使用,那么利用功率和電壓的換算關系,可以直接利用原來的分貝單位而不用發明新的單位,看下圖:

圖10-1.06 

      當電壓從V1增大到V2時,在負載RL不變的情況下,功率從P1增大到P2,那么功率和電壓的關系式應為:

      將其代入前面分貝的表達式:

      因此,用分貝來表示“電壓”的增益時,前面的系數就變為了20。再后來,當人們漸漸用習慣了這個表示電壓增益的分貝單位后,連“增益前后電路的RL相等”這個條件都不看了,只是純粹地使用上面這個公式來表示電壓增益,比如在下圖中,

圖10-1.07 

      電壓信號V1經過放大電路被放大成V2,雖然從V1處端看入的輸入電阻Ri與V2的負載電阻RL完全不同,但人們仍然使用上面的分貝電壓增益表達式來表示電壓增益。

      同理,分貝表示的電流增益的也是如此,其表達式為:

      逐漸地,在電子電路系統中,人們更多地使用分貝來表示電壓或電流的增益,反而不怎么用來表示功率增益了。

      再后來,由於分貝這個單位是如此好用,人們就開始濫用了,將所有的比值(增益或衰減)全都不分青紅皂白地分貝單位來表示。比如,對於“頻率”這種完全與功率無關的物理量,如果一個電路經過某種改善設計,其帶寬頻率從1kHz增加到10kHz,人們也會說,其帶寬增加了20dB(意思就是帶寬增加了10倍),諸如此類……

      下表是幾個常見的分貝數值和增益倍數的對應關系:

圖10-1.08 

      其中有幾個特別常見的分貝數值是我們需要記住的(圖中已用紅線圈出),比如:-6dB表示衰減到原來的一半、-3dB表示衰減到原來的0.707倍;6dB表示放大到原來的2倍、20dB表示放大10倍、40dB表示放大100倍。

     

回到目錄

 

歡迎關注本博公眾號,可方便在手機端訪問和索引本博技術文章:

 

 

( end of 10-1)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