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成原理05-系統總線(下)


計算機組成原理系統總線(下)

(PS:這章需要記得圖很多,偷懶,直接把書上的拍下來了,球球大佬們多帶帶我)

總線結構

單總線結構

雙總線結構

三總線結構

三總線結構的另一種形式

四總線結構

總線控制

由於總線上連接很多部件,什么時候哪個部件發消息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總線控制器統一管理,主要包括判優控制和通信控制。

總線判優控制

方便記憶也可以理解為解決總線使用的先后順序,即優先權。

       總線上連接的設備按照對總線有無控制功能分為主設備和從設備。主設備對總線有控制權,從設備只能響應主設備發來的總線命令,對總線沒有控制權。如果多個主設備同時想要使用主線,就得由總線的判優控制來決定使用總線的優先權。

        總線判優控制分為集中式和分布式兩種。常見的集中控制優先權的仲裁方式有三種。

1>鏈式查詢

在鏈式查詢中,離總線控制部件最近的設備具有更高的優先級。

鏈式查詢的特點:使用最少的線就能按一定的優先次序實現控制,很容易擴充設備,但對電路故障敏感,而且優先級低的設備很難或得請求。

2>計數器定時查詢

計數器定時查詢的特點:計數可以從0開始,一旦設備優先次序被固定,設備的優先級就按0,1,···,n的順序降序排列。計數也可以從上一次計數的結尾重新開始,形成一個循環。這樣設備的優先級相等,計數器的初始值還可以由程序設置,因此優先次序可以改變。計數器定時查詢方式對電路故障沒有鏈式查詢敏感,但增加了控制線束,控制也很復雜。

3>獨立請求方式

獨立請求方式的特點:響應速度快,優先次序控制靈活(通過程序改變),但控制線數量多,總線控制復雜。鏈式查詢僅用倆根線確定總線使用權屬於哪個設備,在計數器查詢中大致用log2 n根線,獨立請求方式需要2n根線。(n是允許接納的最大設備數)

總線通信控制

為了更好的通信,在通信時間上,應該以獲得總線使用權的先后順序分時占用總線,即某一時刻的的通信,由那個時刻獲得總線使用權的部件負責,就這樣一個個接替傳送。

通常完成一次總線操作的時間稱為總線周期(機器周期),分為4個階段。

1>申請分配階段

由主模塊提出申請,總線仲裁決定

2>尋址階段

主模塊向從模塊給出地址和命令

3>傳數階段

主模塊和從模塊交換數據

4>結束階段

主模塊撤銷有關信息,讓出總線使用權。

總線通信控制通常用四種方式:同步通信、異步通信、半同步通信和分離式通信。

同步通信

通信雙方由統一時標控制數據傳送稱為同步通信。

同步通信優點:規定明確、同意,模塊間的配合簡單一致。

同步通信缺點:主、從模塊時間配合屬於強制性同步,必須在限定時間內完成規定的要求。並且對所有從模塊都用同一限時,這就造成對不相同速度的部件而言,必須按照最慢速度的零件來設計,缺乏靈活性。

同步通信一般用於總線長度較短、各部件存取時間比較一致的場合。在同步通信的總線系統中,總線傳輸周期越短,數據線的位數越多,直接影響總線的數據傳輸率。

異步通信

異步通信允許各模塊速度的不一致性,有充分的靈活性。他沒有公共的時鍾標准,這就要求主、從模塊之間增加倆條應答線。

異步通信的應答方式又可分為不互鎖、半互鎖和全互鎖三種類型。

異步通信可用於並行傳送或串行傳送。異步串行通信的數據傳送速率用波特率來衡量。波特率是指單位時間內傳輸二進制數據的位數,單位用bps(位/秒)表示,記作波特。

半同步通信

分離式通信

分離式通信可以充分挖掘系統總線每瞬間的潛力,對提高系統性能起到極大作用。

分離式通信的特點是各模塊有權申請占用總線,采用同步方式傳送,不等待對方的回答信號。各模塊在准備數據的過程中都不占用總線,總線被占用時都在做工作,不存在空閑。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