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銀四馬上來了,又是一波離職高峰,很多小伙伴已經開始投身跳槽的准備中了。大家選擇跳槽無非是想增加自己的工資收入,所以面試過程中的談薪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談的好與不好,未來整個的薪資水平都可能受影響。
那面試中,當問到“你的期望薪資是多少?“應該如何回答呢? 作為一名軟件測試資深面試官,站在求職者角度,從以下 3 個方面聊一聊:
- 了解市場薪資行情
- 清楚薪酬結構
- 面試如何談薪
1、了解市場薪資水平
案例:
小檸,工作 2 年,上家薪資是 8000,跳槽后 9500,跟身邊朋友和前同事相比,個人很滿意。結果入職后發現,比自己晚入職技能也不如自己的新同事,薪資卻過萬,頓時心里不舒服了。
一般來說,跳槽漲薪可達 10%-30%,高的話 50%,甚至是翻倍。如果跳槽前沒有做足夠的薪資調查,則很容易吃虧。面試前我們可以從以下 2 種途徑提前了解行業薪資水平。
- 招聘公司給出的薪酬范圍
一般來說每家企業給出的薪資區間會有差異,例小幅區間 11-12k,大幅區間 10-18k,還有面議。有薪資區間的,可以從這個區間去參考;若公司是面議,可在招聘平台依據自己工作年限進行搜索,多對比幾家公司薪資區間,作為自己期望薪水的參考。 - 朋友、測試交流群、獵頭等咨詢
通過問詢身邊朋友,但基於圈子原因,並不能通過朋友得知行業真實的薪資水平。因此可多通過一些測試交流群、測試交流論壇問詢,甚至可通過獵頭咨詢,獵頭更加清楚應聘的職位和擁有的經驗水平在市場上處於什么薪資水平。
2、清楚薪資結構
前面我們說過,一般來講,跳槽可在上家公司薪資基礎上漲薪 10-30%,很多人會以此來定自己的期望薪水。這里特別注意,”真正的薪資“不等於大家通常意義上認為的”基本工資“。
一般公司的薪資結構:薪資 = 基本工資 + 績效 + 獎金 + 補貼 + 福利
這里說下,
補貼:主要有住房補貼、餐補、交通補貼等等
福利: 包括五險一金、各種節假日福利等
特別強調下,這里的五險一金中的 公積金。公積金是打到我們個人公積金賬戶上,是可以由自己支配的“真金白銀”。所以在計算公司收入時,公司繳納公積金的那部分,是可以算到薪資里的。
例如,
小檬固定工資 9000,
績效每月大概 200-500,平均 300 左右,
季度獎金 1000~3000,平均下來每個季度獎金 1500,算下來每月 500,
補貼主要是公司每月餐補 200,
福利每個國家法定節假日都會發錢,算月均 150;另外公積金按 8% 系數繳納,算下來 9000*8%=720
小檬的實際月收入 = 9000+300+500+200+150+720 = 10870
那么按照目前薪資 10870 漲薪 10%~30%,可以得出小檬的跳槽薪資區間為
10870*110% ~130%, 為 11957-14131。
而非很多小伙伴通常意義上認為的 9000*10%~30%,為 9900 ~ 11700。
差距差不多有 2000 左右!
注意:薪資結構對於我們接收 offer 計算新公司薪酬同樣適用。 面試時在跟 HR 談薪時要問清楚公司的工資結構,否則可能會落入 HR 的談薪套路。
3、面試如何談薪
如果應聘者符合企業招人要求,面試時,HR 會主動提出談薪的話題,否則你可能不是合適人選。當被問到"你期望薪資多少?",應該如何回答呢?
第一,直接告知對方”具體的期望薪資“
例如 ”我看了公司崗位薪資是 12-18k,所以我期望 16k“ 。怎么理解這個 16k 呢?
這個薪資數值,是綜合企業給出的薪資范圍和行業薪資水平,參考上份工資收入評估的。
例如,應聘公司開出的薪資范圍是 12-18k,行業薪資水平參考是 13k-15k,上家公司綜合收入月薪 12k,跳槽按 10%-30% 幅度算是 13.2k-15.6k,心理預設 14k-16k,取最高的預設 16k。且一般來說建議期望薪資高於行業薪資水平的 1-2k。
如果已經做過市場調查,明確期望后,當 HR 問到期望薪資時,不建議反問“公司給出的薪資范圍是多少?”,一般來說,HR 要么不說要么就直接把薪資范圍縮減了,這反而使應聘者不占據主導權。當明確期望后,最好是自己直接說出期望。接下來就看 HR 能否給到了。
這里有人可能會有疑問,公司開出的薪資范圍是 12-18k,為啥不直接說期望 18k。一般來講,12k 是公司在這個崗位願意支付的真正薪資,談薪可上下浮動 20%-30% 不等,18k 非行業真實薪資水平,可能只是為了吸引更多人投遞簡歷而已,一般是給不到的。當然巨佬除外。
另外也有人會擔心,會不會說出的薪資過高,導致應聘不成功。
這里要明白一點,如果你真的面試太差勁,HR 基本是不會跟你談薪的,而是“今天的面試就到這吧,后面有結果我們再通知”。因此擔心開薪過高,其實沒必要,如果你真的是對方的合適人選,當你的期望過高時,HR 會跟你談判的。
第二,不要因為 HR 壓價,隨意降低期望,但是可以給與商量的余地
除非你的期望在 HR 完全可接受范圍內,HR 會很痛快接受;否則當應聘者拋出一個期望薪資時,HR 習慣性的回復話術都是:
“看了下,你學歷大專、非計算機專業畢業,我們這邊最高只能給到 xxK!”
"是這樣的,依據你能力評級,你的薪資只能 xxk, 不過我們公司會有項目獎金,一般 2000-3000,年終獎一般是 4 個月,這些加起來,完全是能達到你的期望的。"
“我們公司的薪酬制度是這樣的,對於你的這個年限,我們給的薪資范圍是 xx-xxK(低於期望)”
“依據行業跳槽的薪資漲幅,我們這邊最高只能給到你 xxK。”
這個時候,不要急於回復說,“那好吧,我考慮下”。很多公司的 HR 都是以最高性價比招到合適的人為目的,所以 HR 壓價是習慣,但這並不意味着,這個薪資就完全不可談,切忌表現得我急於想獲取這份工作,建議至少為自己爭取 1-2 次,這個時候,可以先問下對方公司的薪資結構,比如:
“那對於這個薪資,我想先了解下公司的薪資體系及結構,你剛給我說的這個薪資是單指基本工資,還是怎樣的?”
在 HR 回復說明薪資結構時,盡量問清楚細節,例如
是否加班,周末雙休?加班費?是否任務績效?考核績效的難度?績效獎?項目獎、年終獎等怎么算?對於“五險一金”,公司繳納的比例,個人的繳納比例是多少?試用期怎么算?每年是否都有提薪?提薪比例及范圍是多少?提薪的標准是什么?
這樣綜合確定下是否在自己的期望薪資區間,但注意一個原則,盡量保證固薪是可觀的,畢竟獎金福利補貼等浮動性較大,如果低於期望,則可直接地跟 HR 說明:
“你好,是這樣的,我上家公司基本薪資就達到了 12K,加上績效獎、福利,公積金這些,每月差不多 14k,所以對於這個薪資,希望你這邊幫我往上爭取一下”
如果是在自己的期望區間內,但未達到高期望區間,可多補充到個人能力,自己可為公司做出的價值,盡量為自己爭取到一個高薪資。
另外注意下正規公司的薪酬體系都比較完善,比如 1-3 年工作經歷,提供薪資范圍 9k-15k。那么 15k 是上限,一般不會超過這個上限。這個時候可多關注公司其他福利,發展平台以及個人發展,做綜合考量。
第三,學會騎驢找馬,綜合對比多家 offer
談薪其實不僅僅只面試過程,當期望 HR 給予更高薪資爭取后,接下來的 1-2 天,HR 會告知爭取后的薪資結果,這個時候可判斷是否在於期望區間,來決定接收 offer;如果 HR 沒有主動告知,我們也可在 2 天后主動詢問 HR 爭取的結果。一般的面試時間大概為 2 周,過長的時間會讓應聘者感到疲累,面試周期內,盡早保證先拿到一家 offer,並且可以這份 offer 為基准,作為接下來面試開薪的參考。
另外對於面試沒有很好把握的小伙伴,建議先不要提離職也不要透露離職想法,盡量找到下家再離職,這樣可減少心理和經濟負擔,同時也可增加議價能力。
4、總結
所有談薪的前提都是建立在具備應聘崗位所需技能跟素質。你的薪酬是通過面試過程中的綜合表現評定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備,要大方自信,分析自己對於應聘崗位的優勢,在面試中體現出自己的價值。相信一定可以獲得理想的 offer!
ps:想了解如何進行技術准備,可以查閱我之前寫的文章 https://www.cnblogs.com/tudou-22/p/14528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