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層模型從下往上,分別為:
一、 物理層
1、互聯物理鏈路,物理介質:網線(雙絞線)、光纖、無線電波,形成基本鏈路
2、存在形式為:010101二進制,即電信號:比特流
二、數據鏈路層
1、對比特流進行處理,分組 :8位組形成一個字節,依次按順序發送數據
2、存在形式為:幀
3、表現為:MAC地址 ----網卡(身份證,唯一的),即寄信人地址(源MAC地址)+收信人地址(目標MAC 地址)
三、網絡層
1、怎么知道對方的MAC地址?通過IP地址尋找MAC地址
2、判斷是否在同一個子網?通過IP協議
3、怎樣選擇最優路徑?通過一組協議:路由協議、靜態路由、動態路由(RIP、OSPF、BGP)
四、傳輸層
1、對發送的數據進行封裝 ----TCP協議、UDP協議,一個一個按順序依次發送
2、兩個應用程序(QQ聊天)如何傳輸? ----定義端口的概念,尋找到對應程序,進行數據的處理
五、會話層
1、可以從校驗點繼續恢復數據進行重傳(特別是處理大文件)
2、自動收發,自動尋址的功能
六、表示層
1、翻譯不同系統之間的公共語言,提供一種公共語言,讓不同系統間能夠 通信
2、數據從鏈路層到表示層依舊是字節流的形式
七、應用層
1、定義了各種應用協議,規范數據格式 ----HTTP協議、HTTPS協議、FTP協議、DNS協議等等
數據傳輸過程圖解